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民办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北京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资源利用情况与民办普通高校情况是有差别的,在物力、人力、财力资源利用效率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民办高校为保证教育资源的供给,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柘宽经费筹措渠道,寻求更多可利用资源;另一方面要有效、合理地使用现有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论高等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战略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既是一项事业性活动,也是一项产业性活动.产业的经营需要运用各种资源,而资源有赖于通过优化配置形成合力,才能充分得以运用,发挥其效能.在我国社会与经济飞速发展、高等教育资源匮乏、教育需求膨胀的现实情况下,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是发展高等教育、弥补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与经济进步的需要.本文论述了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内涵及意义,并提出了高等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3.
日本社会变迁中的高等教育及其入学选拔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及其大学入学选拔制度不是孤立的教育问题,它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与职业结构、人口、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日本高等教育及其入学选拔制度的变迁显示,高等教育和入学选拔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注意与相应的社会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对教育资源的竞争规律有科学的认识,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并与高中教育相衔接。  相似文献   

4.
从高校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入手,利用聚类分析法研究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规律表明:西部高校教育资源与全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西部地区中,四川、陕西教育资源分布较多,西藏、青海、宁夏三省教育资源分布较少,短时期内西部各省市教育资源分布将保持现状。以四川省为例,其高校分布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川西北地区高教资源匮乏。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校资源分布评估模型,可将四川省各市州按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分为四类地区,其中成都为一类地区,绵阳、南充、雅安为二类地区等。为此建议:中央要加大西部高等教育资源开发的扶持力度,中东部要主动参与西部的教育资源开发,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创新西部高校的分配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互相促进。新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有共同利益和互促反哺思维,要推动质量提升,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消除政策壁垒、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布局,要以区域教育现代化为抓手,通过机制改革、资源配置、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育,促进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体系建设。构建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要强化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和成效要求,注重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协同要素和共荣效益,同时实现技术手段、资源统筹、人本核心与发展目标的评价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高等教育无形资源的整合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形资源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不可或缺的办学资源。高等教育资源紧缺与利用效率低下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要加强对教育资源特别是无形资源整合与创新:从理念、制度和市场三个层面,充分认识、保护、利用和挖掘高校无形资源潜力,提高教育资源整体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必要组成部分,既是公共物品,又是稀缺资源。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取决于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回顾高等教育的历史,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资源的配置方式无外乎就是行政计划分配与市场机制两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分配上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要实现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即每个人效用最大化,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实施弱势补偿原则,使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处于公平与效率均衡追求的社会最优化位置。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超常规发展,导致教育资源不足,又缺乏与之配套的保证教育质量机制,从而引发教育质量相对下降.要保证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与之配套的行政监控体系.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阐释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估的其运行机制及其建构.  相似文献   

9.
在“后大众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作为基本保障条件的高等教育资源变得更为稀缺,各国因为国情的差异而在分配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美国:大众化承担机构——公立高校教育资源有基本保障;日本:大众化承担机构——私立高校教育资源缺乏保障.两国都通过新的办学力量的参与,进一步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即将跨入“后大众阶段”,高等教育必须实行多元筹资,并多方给力,切好高教资源这块蛋糕.  相似文献   

10.
数字教育资源已成为现代教育公共服务的基础组成要素,国家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明确提出要将数字教育资源新基建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梳理了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和现实挑战,结合教育新基建政策的战略布局,解读与阐释了新型资源和工具、资源供给体系与资源监管系统三大建设方向,描绘了智能时代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未来图景.文章最后论述了多模态学习分析、学科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支撑数字教育资源新基建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推进数字教育资源新基建发展的具体路径:运用互联网思维革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技术创新与资源建设创新融合发展;提升资源组织管理的智能化精准性水平;深化基于资源的教学改革与常态化应用;发展人机结合的动态实时资源监管体系.期望为推动新时期数字教育资源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最后一场雪纷纷扬扬时,我们的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理论读书班,正春意盎然地进行着。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轻轻地抚摩,爱不释手,因为它有一种积淀了丰富教育思想的厚重感;翻开施良方先生的《教学理论》、《学习论》, 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也曾让我望而生畏;《新课程标  相似文献   

12.
探讨学习的两种性质:天性学习和规定性学习为研究起点,分析两种学习认识的异同和产生的作用,试图从二者的集合相生作用中找出对教育异化现象的解释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爱好成就事业 耿成群站在监视器前,对着新郎喊:"踢球的时候不要看新娘,你是第一次见到她,怎么能老看她.眼神运用不对!你这样看不怕人家当你是流氓啊!"然后他走到新郎面前,拿起足球边踢边跑边示范,这样,很自然地跑过,让足球自然地滚到她脚边.一队人马在郑州市人民公园忙碌着,摄像、灯光、化妆……  相似文献   

14.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视为自我调整顺利度过每个阶段的"危机",实现每个阶段的"平衡"。后悔往往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与内部"不平衡"状态联系紧密,是人格发展需要处理的任务。接受后悔的程度、自我调整以及年龄差异影响个体的生活状态。适应和接受人生后悔经历对人最终实现人格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赫尔巴特主张在教学中和教学外都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又反对教育者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他力图保持“压制”与“约束”、“自由”与“放任”间的平衡,这对当今教育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正成为网络用户中的一支不容忽视的群体.网络的"双刃剑"作用明显,特别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加强网络管理,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推进网络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免疫力.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让网络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分析哲学家赖尔批判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否认了独立的心的存在,将心灵还原为行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但同时也面临方法论和本体论上的困难。由于其包含了物理主义的本体论,故成为一种"无头脑"的心理学。行为主义如何对待精神存在的事实?这也正是唯物主义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重建教师评价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评价工作既复杂又重要.反思教师评价工作现状,积弊甚多,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建教师评价工作.重建,是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教育生产力是教师评价工作的根本目的.评价工作应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群众性和法制性等基本原则.要用多元化的标准评价教师工作.构建强调了指导和权重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是开展教师评价工作的关键.师德、课堂教学、教科研、身心健康、继续教育、学科成绩、学生测评等是特别要加强研究的教师工作评价子指标.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综合语文学科的各种能力 ,培养思考 ,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 ,是由感知到内部语言(加工酝酿)再到外部语言的心理过程 ,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而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 ,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多年以来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研究探索的着力点 ,许多有识之士为改变作文教学停步不前、学生作文水平没有真正提高的局面 ,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 ,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使得作文教学研究领域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 ,在诸多研究中 ,人们更多地着眼于作文教学的过程研究和方…  相似文献   

20.
考试作弊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屡禁不止。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对考试作弊进行了一次考查,内容涉及作弊原因和防止作弊的措施等。通过统计分析,我们认为,恰当的方法和得力的措施还是能减少作弊的发生,但要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还需要尽可能取消作弊有利的考试,提高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