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成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的价值、类型、方式与产品形态等进行探究。发现成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生存环境恶化、体育文化创新人才极度匮乏、市场开发资金不足、融资能力有限、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品牌效应不强等困境,提出成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策略,为传统体育文化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积淀,使青海高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得博大精深,并承载着更加厚重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和历史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特点、状况、高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若进一步的挖掘和开发利用,其可成为青海省体育产业的有力支柱。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并为开发青海高原体育旅游资源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部开发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 ,与自然物资源一样 ,是西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 ,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应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主动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同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过程中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以及发挥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优势与振兴民族经济等几方面的研究,认为对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振兴与开发应特别注意从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两方面去挖掘,既需要积极抢救即将消失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也需要努力创新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从而实现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经济之间、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归纳法,对广西滨海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依据旅游体验理论,对广西滨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整理,认为海洋性、民俗性、娱乐性是其旅游开发价值所在,并提出了开发的相应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拥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体育资源,开发西部民族体育资源,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西部民族体育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相对滞后;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发展缓慢;民族体育资源开发程度与范围有限。提出发展对策:实现西部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共赢;拓展体育资源开发的方式和途径;深化民族体育精髓,传承民族文化;以传统优势项目促进当地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等。  相似文献   

7.
姚伟华  郭文革 《精武》2013,(24):136-137
本文从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首先,从河南省区域体育文化资源.体育人力资源、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设施资源入手,在系统观理论税角下,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管理理念和开发思路。其次,力图时所在区域内的各类体育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整合,客观认识和评价河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区域体育资源的开发状况,提供适宜的时策措施,为优化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创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校本”特色课程,促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载体,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体育资源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相互融合与借鉴,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8.
青海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构成及分布情况、青海各地区主要传统节日的具体情况以及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利用,其可成为青海省体育产业的支柱.提出依托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黄河抢渡赛、青恰会等国际大赛、大型活动和大型节日展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时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解决项目分散、季节性短等问题;在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建立相应的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村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学、社会学等方法,从体育民俗学、旅游学的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论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两者联动和互动的发展进程,旨在探索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丰富的体育资源,也是文化旅游资源。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旅游的结合,对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以及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体育与旅游是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体育与旅游,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提升其文化内涵,以有利于双方在资源共享下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谢艳 《体育世界》2007,(10):23-24
从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中的缺失;就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所赋予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资源,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又将对振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部开发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演进和现状的分析,认为西部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西部体育要抓住机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加强保护,加快转型,加速开发。西部体育的发展要改变思想,变被动开发为主动开发,顺应时代步伐,推进西部体育文化进步和西部体育产业发展,加速体育文明的进程,与国际现代体育思想接轨。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四川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与四川的自然地理旅游资源相结合,适宜开发具有特色优势的旅游产业。开发四川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应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打造特色、精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现状、产品形态、文化市场及开发策略进行探究.使其符合现代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及大众审美,旨在为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提出发展策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育中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价值与优势,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能体现民族地区高校的办学特色,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建立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库、建立师资培训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极其丰富,是学校体育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文章在系统调研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多维路径,以期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实践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区域分布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重要的体育文化资源,其地域性特征是民族体育形成的重要因素.研究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特征,有助于理清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从而找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共性和差异性,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问法、逻辑分析法,以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项目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有机结合为创新出发点,对高校与地方共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为高校与地方共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提供理论参考。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水平、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资料和归纳整理等研究方法,对格萨尔文化中的体育文化的形成、主要特征以及格萨尔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格萨尔体育文化是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藏区经济的一大特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格萨尔体育文化资源;积极探寻格萨尔体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契合点,实现传统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保护与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更好地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了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问题。对体育法、行政法规、知识产权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保护与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模式进行了探析,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原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立法保护的模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出发,分析了体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资源开发的机遇,并提出了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