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互联网+模式下开放共享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5):143-146
分析了建立互联网+模式下开放共享实验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开放共享平台的架构、关键业务的处理、硬件仪器的控制流程、开放共享平台的实施等方面探讨了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的流程,并针对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交流协作机制等方面提出建立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对策建议,并根据仪器的特点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开放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使用效益评价问题,结合贵重仪器设备全过程互联网+管理模式,基于"全面开放,共享共用"的思路,建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促进其有效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益;此外对贵重仪器设备标准化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从加大日常宣传、调整测试费分配比例、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员纳入设备管理员体系、扩大共享基金来源、建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进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投资数量虽少金额却很巨大,提高其投资效益是提高仪器设备整体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下,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促进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理工大学在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构建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按照明晰的建设目标和思路,采取了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建设举措,并取得了较显著的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目前高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建设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架构,通过对高校建立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思考,提出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准时化、精益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没有一流的实验室,就没有一流的学科,而一流的实验室,必须有一流的仪器设备。近年来,随着重点学科和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各高校相继添置了大量先进贵重仪器设备,但在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共享机制不够和使用效益不高。本文分析阐述了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共享机制、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运行管理措施和保障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与研究,旨在促进高校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实验室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高校资源共享提高设备使用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共建共享机制,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资源进行重组和建设,构建开放、共享、高效、体系完备的物质和信息服务系统,改变高校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格局,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综合集成,优化配置,减少重复购置,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做到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8.
该文结合厦门大学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情况,讨论高校贵重仪器开放共享的管理体制,并重点介绍厦门大学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重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为不具备条件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提供便利,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探寻如何构建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已成为高校设备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问题展开探索性的研究,以期为建立设备共享机制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哈尔滨工业大学构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历程,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系统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各项机制的必要性,根据自身现状,构建高效运行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体系,选择合理的建设发展模式、建立合适的规章制度是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优化、整合与共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教师认知和语言教育:研究与实践》是近期教师教育领域的一部力作,也是英国外语教学研究领域语言教师认知的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书旨在回答教师认知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的问题。它系统地回顾了近30年的教师认知的主要成果,并对研究方法的种类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提出自己的理论研究框架.本文从研究背景入手,全面介绍本书的主要理论体系,同时对本书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加以点评。  相似文献   

16.
17.
This chapter provides a brief account of some of the this book, ending with our quit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 suicide. First, the most salient risk factors are noted. Second,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concerns are summarized. Third, we emphasize the need for a caring campus community as the foundation for our recommenda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Men in our society, including college student men, both need and fear personal psychological services more than women. For example, twice as many women as men seek counseling an psychotherapy but young men commit suicide at a rate nearly four times that of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Man are also more severely destructive in other ways, including most self-imposed illnesses and injuries, drug abuse, murder and other crimes, though women are now more destructive in "macho ways" than they were fifteen years ago. The thesis is advanced that when emotional needs and asking for help are severly stigmatized by the machismo orientation, unbalanced by 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insight, the macho dynamic is inherently morbid in the sense that it is destructive both to the self and others. This thesis is documented by statistics, highly expressive and influential literary portrayals, movies and sports phenomena.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sychotherapists are noted, and basic re-educative "outreach" approaches are suggested both to make psychotherapy more accessible and to foster more constructive role models for men.  相似文献   

20.
《学校用计算机》2013,30(2):53-62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