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写即“写教案”。这是教师备课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备课工作的形式化体现。写好教案是认真备课的佐证,同时也是上好课的保证。怎样才能使教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呢?首先,我们请老教师举办谈教案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使教师们认识到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的重要性;了解教案的内容要求、格式;掌握写教案的方法。然后,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抓好教案检查工作。检查的重点放在教案的格式、项目、课程设计等内容上。检查的程序是:教研组预查,审批签字;教务科组织  相似文献   

2.
陈炜 《江苏教育》2012,(27):55-57
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教案检查是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师们会通过课前认真备课并编写教案,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教学步骤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但部分教师对于"课后反思"疏于认真对待,有的教师一学期课程结束了,教案中"课后反思"项目是一片空白,有的教师草草数语以应付学校检查。作为已从教十多年的教师,在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的过程中,本人深刻地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积累  相似文献   

3.
备课与教学,是学校教务管理中必须认真处理的一对基本矛盾.传统的、目前通行的做法是: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定期标准化检查评比教案,且结果与教师诸多利益挂钩.此做法衍生了诸多怪现象,如写而不用、写用对立、抄摘教案、复印教案、下载教案等.相当部分教师写教案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无奈的检查.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下的备课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而“备课”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现行的教师备课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量”为本,形式主义泛滥。教学管理对教师的备课检查,过分强调“量”化考核,检查方法只是停留在“数教案”这一机械模式,忽视备课的内质,致使许多教师出现了应付检查式的备课、抄教案,甚至是补教案。这种无效劳动,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及精力。以“本”为本,权力至上。以“教学大纲”为纲,以“课本、教参”为本的传统教学观念严重禁锢…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学管理者,所期望的当然是教师演绎出高效课堂,但他们往往却在检查教师备课笔记(而非“备课”,更非“上课”)上耗时费力,大动干戈。将广大教师的兴奋点从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转移至大篇幅书写教案上来,这往往使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与我们的管理目标背道而驰。笔者认为,管理者应引导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决胜课堂。  相似文献   

6.
现行备课方式的弊端 当前,备课工作主要沿用“教师写教案”和“领导检查教案”这种单一的模式。它的弊端表现在:写教案占用了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造成了“以抄代备”、“课后备课”等不良现象,使备课过程难免低效、高耗;条条框框太多,束缚了教师备课的创新意识;备课的功能由“服务于教学”异化为“服务于检查”。 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新课程下教师应利用这一点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老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动态生成。而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在课前一厢情愿地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提前预设,唯恐不细、不精,以细化环节为能事,给教师和学生以无形的束缚,使得教案成了师生表演的剧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目前,仍有某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认真备课,懒于编写教案。偶而写教案的时候,也是为了应付检查,或按别人的,或用自己的旧教案,敷衍了事。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对备课、写教案的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或由于不思进取而明知故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教学工作越来越显得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了。要保证教学工作能有目的、有计划地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备好每节课,写好每篇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教师为每一个45分钟的课堂教学精心设计的具体…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课堂 ,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每天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知识 ,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所以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最重要的环节。那么 ,怎样评价一堂课呢?无非是检查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怎样教”、“效果怎样”。“教什么?”教学督导员课前要检查教师的备课教案 ,看教师是否按照教学大纲选用教材 ,安排教学内容 ,教案书写是否认真、工整、规范?教案必须符合四项基本原则 ,跟上科技发展 ,不能一部教案讲几年。备课内容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规定范围 ,高于、深于或低于、浅于大纲要求的水平 ,过于繁杂或过于简单都不行。凡事预…  相似文献   

11.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备课杂谈     
语文课有语文课的特点,语文教师的备课也与其他教师不同。要全面研究这个问题,不是笔者所能办到的,这里只谈几个具体问题。备课与写教案“备课”与“写教案”都是教学的准备活动,但“备课”包含全部的准备活动,而“写教案”,只是准备活动的最后一个步骤。但是,有的语文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把二者“合而为一”了。这主要是由于领导者在检查教师  相似文献   

13.
我的备课观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教案,即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涉及到教学的目的、要求、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教案凝聚着教师的智慧、才华、心血和经验。教案编写质量的好坏,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责任心,知识水平及教学能力,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教学而言预就是备课,而教案则是备课的结晶。 因此,一个有责任感的称职的教师,在授课前,应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实际,认真备课,认真编写教案。那种认为不备课,不写教案,照样能够将课上精上好,照样能够出教学成果的看法或想法,是不可思议的,也是十分荒谬的。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但应学会尽可能用英语编写教案,而且应讲求教案质量和规范。这一则是出于职业的需要,二则有利于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的进步与提高。那么怎样才能编写出质量较高且又符合规范的英语教案呢? 对此,笔者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一、学校备课管理的误区浅析 1.以偏赅全,缺乏过程管理。备课是由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计划、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编制教案、教后反思等多个环节组成的系统过程。一些学校将备课简单地理解为写教案。将备课管理等同于教案检查.教案中字写得端正、抄的量多的被认定为备课认真、到位,对备课的实效性却缺乏关注,备课中其他环节的了解和检查也少有作为。现实的教学生活中,不少教师将备课和教案的抄写扯成了两张皮。先上后抄,或者先抄后上。书面教案仅作敷衍搪塞、应付检查之用。备课,这种教学生活中最具创造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变备课检查为教师间智慧的交流我们改变以往“教师备课是应付检查,领导看备课是衡量教师工作态度的好坏”的无效劳动,变备课检查为教师间互动生成的学习交流活动,即教师互看备课,找同事教案中的特点、优点及改革亮点,做好摘录与点评,一学期后写一份“观备课一得”,使备课检查成为一种主体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学校领导对备课检查则“重心后移”,即从关注教师工作态度、设计规范、完整转为注重对“随笔、反思”的检查,看教师记录的“教学闪光点、问题分析、理性反思及改进措施”等,看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敏感性、对教学过程的自我修正、自我控制能…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各环节连续活动的整体,师生课堂上的活动只有依照精心设计的教案的思路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容易引起教学上的随意性,出现思路混乱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做到课前既备大纲、教材,又备学生,精心设计、认真编写教案,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应该首先肯定的。当然也有少数教师因没有认真备课,草率走进教室而陷于窘境,这里且不谈这类问题,就是认真备课的教师课堂上也会经常遇到“冷不丁”的问题而感到棘手。特别是在外出听评课中,也常遇到这种情况,弄得上课教师大不自在,影响讲课效果。要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备课时要有进行课堂“随机教学”的准备,并且善于“随机处理”。这与我们所倡导的认真备课,认真编写教案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20.
所谓“写备”,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研究课程标准要求,不顾及学生学情实际,一味抄袭现成的备课笔记以图完成任务的现象。这种怪事,本不应该存在于教师的教学准备活动中,然而,笔者在全县的教学常规检查中,通过对近千名农村小学教师备课情况进行全面详实的了解后,非常惊讶地发现:“写备”现象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有相当大的市场,占据着较大比例。一、“写备”的几种表现1.“照抄照搬”型。这类教师备课不是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要点,不是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而是舍本逐末,通过购买什么《优秀教案选》或《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