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开头一句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其中的“河”怎么解释,许多注书都不置一词。人们都认为:在上古,“河”是专指黄河的。比如《左传·僖公四年》“东至于海,西至于河”中的“河”就是专指黄河的。据此,有人认定此处的“河”也毫无疑问是专指黄河的。  相似文献   

2.
在陕西关中东府合阳县黄河边,因为三门峡大坝拦河截流,造成一带湿地。湿地现出一眼涌泉,于是有舆论认为此即为《诗经》首篇之"河之洲"。本文即从周、召分地起论,再细说关雎鸟和荇菜的产地,明辨了此处并非《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河之洲"。  相似文献   

3.
在陕西关中东府合阳县黄河边,因为三门峡大坝拦河截流,造成一带湿地.湿地现出一眼涌泉,于是有舆论认为此即为《诗经》首篇之“河之洲”.本文即从周、召分地起论,再细说关雎鸟和荇菜的产地,明辨了此处并非《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河之洲”.  相似文献   

4.
对于《九歌·河伯》一篇所祀是否为黄河之神 ,楚辞学界尚有争议。这一问题关系到对《九歌》神灵身份及性质的认识。本文从“河伯”在先秦典籍的记载及《九歌·河伯》篇本文的内证证明 ,《河伯》一篇所祭确为黄河之神 ,而非南楚水神。文中对“楚不祀河”而《九歌》却祭黄河之神的矛盾也结合研究界的探讨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开头一句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其中的“河”怎么解释,许多注书都不置一词。人们都认为:在上古,“河”字是一个专名,是专指黄河的。比如,《左传·僖公四年》中:”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其中的“河”字就是专指黄河的。据此,有人认定此处的“河”也毫无疑问是专指黄河的。(见《名作欣赏》中  相似文献   

6.
女生形象     
“悦”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摘自《诗经》。雎鸠是黄河岸边的一种候鸟,“关关”是它那深情的呼唤。  相似文献   

7.
《治黄科技信息》2006,(2):14-14
3月9—10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重点支流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初步设计》和《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沙动态监测初步设计》通过黄委审查,从而使得如何动态监测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重点支流的降雨量、径流量、水土流失量和淤地坝淤积量等工作的方案和布局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8.
楚人祭河考     
楚人祭祀不在其境内的黄河之神河伯,与“祭不越望”的祭祀原则矛盾。然考其源流,楚族先祖源出于黄河之源昆仑,后辗转迁徙于黄河中下游达九辈近三百年,祭河乃其份内之举,至熊绎始离开黄河流域而南迁汉水,但其俗遗存。《河伯》经屈原润饰而重现光彩。  相似文献   

9.
北宋时期,见于史料记载的黄河"河清"现象约21次。从时空分布和发生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了北宋时期的"河清"现象。经过分析,发现北宋时期"河清"现象的发生时段集中于北宋初期和末期;发生季节上,中游集中于冬季,下游集中于夏季和秋季;多发地段集中于龙门口—陕州—同州、澶州—滑州—冀州一带。影响黄河"河清"现象发生的因素非常复杂,而且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黄河特殊河段的地质地貌基础、干旱、决口与"河溢"、宋金对峙下的军事屯垦这四项因素极有可能与北宋"河清"现象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
正发源或流经青海东北部的湟水河、大通河、黄河史称"三河"。三条大河天然一域,先人早有高见。现今,"三河"一说很少用到,皆曰"河湟",就远不及古人眼光口吻大气了。诚然",河湟"亦是古称谓(见《后汉书·西羌传》),专指黄河与湟水。那"河湟"的"河"也应含大通河了?想来这个可以有。有时,我们也会听到当问及何谓"河湟"却分不清即是黄河、湟水者仍大有人在,可见此概念似清楚实又有些含混,如仍沿用"三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1.
山西电视台从《黄河儿女情》起步,文艺节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五彩缤纷》长盛不衰,表现了三晋大地多彩的艺术形象。21世纪以来,在《立秋》、《一把酸枣》等剧目的推动下,山西电视文艺呈现出繁荣局面,《走进大戏台》、"晋蒙陕冀"四省二人台大赛等成为我省电视文艺史上亮丽的风景线。互联网时代的《歌从黄河来》以现代化技术手段表现传统文化之美,展示民族艺术之魂的节目宗旨。  相似文献   

12.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合拉达合泽山东麓的约古宗列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摇篮 ,人称母亲河。“黄河”之名称是因该河流经黄土高原 ,携带大量泥沙 ,水色尚黄而得名。在历史文献中 ,黄河有多种不同名称的记载 ,它们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人们对黄河的理解和认识。春秋以前 ,并无“黄河”这一名称 ,说明黄河并非天然是黄色 ,而是因其流域植被被不断破坏所致。文献记载此前的黄河 ,多以“河”或“河水”名之。古文献《山海经》中记载 :“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未至 ,道渴而…  相似文献   

13.
《黄河颂》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歌词三首》其中之一。歌词节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章,作者光未然。讲授本课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地理教科书上说黄河注入渤海,可是为什么歌词是‘从昆仑山上奔向黄海之边’。是不是作者写错了?”我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图书馆,翻找资料时又发现作者在《黄河大合唱》第三章《黄河之水天上来》中描述黄河“注人浩浩的东海”。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中"黄河的治理"这部分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对黄河的整体评价、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案的研讨而展开。其中,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对下游的影响),是本部分教材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通  相似文献   

15.
略论黄河史研究:——关于黄河文化生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即是一条自然的河,又是一条文化的河,一部黄河史,不只应当记述黄河的自然变迁,还应当阐明黄河的文化内涵,黄河在漫长的岁月中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黄河人,而黄河人同样在漫长的岁月中为黄河贯注了精气与灵魂,黄河与黄河流域的人类,将决定着黄河与黄河人的命运,已经流淌了百万年的黄河还将在地球的东方流淌下去,我们期待在新的世纪中,人类与黄河一道用更加协调的笔调,谱写出后续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地理教材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安排在《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一章中,是自然环境中河流部分的一个个案。从人地关系上看,本节自始至终贯穿一条主线——黄河和人类的关系,探索黄河的水文特征及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从内容选材上看,本节是在了解了我国河流的基础上按照"不求系统、突出个案"的设计思路,重点讲述了黄河,做到了点面结合。【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黄河大合唱》歌曲视频,朗读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环节一:寻找黄河——黄河在哪儿首先指导学生读图找出黄河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黄河的水文特征。其次指导学  相似文献   

17.
河边的爱情     
今天读来,《诗经》真正活下来的诗是那些爱情诗;而阅读《诗经》中的爱情诗我发现了一个动人的情节:这些爱情大都发生在河边,爱的歌咏有很多都同河流与河水有关。那首开宗明义且家喻户晓的《周南·关雎》写的就是河边的爱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当然你可以说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黄河大合唱》作为艺术创作的原型,为《黄河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可不断参考、不断演变的艺术源头。本文分析了《黄河大合唱》对《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影响,认为《黄河钢琴协奏曲》作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钢琴协奏曲,它的成功离不开《黄河大合唱》的。  相似文献   

19.
初次在阿络上与《黄河之声》接触,心里就有一种亲切感,这也许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缘故吧,她(《黄河之声》)是中华民旗的心灵呼声.确切说她通过世间最动听的语言音乐述说着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中的涉鸟句以鸟起兴,以鸟喻人,这在《诗经》《楚辞》中早已有之。《诗经》首篇《关雎》即是以"在河之洲"的鸠鸟和鸣,引出淑女是君子好配偶的话题;而屈原则在《涉江》中用"鸾鸟凤凰"比喻贤良忠臣,以"燕雀乌鹊"比喻奸佞小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