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明一代,帖学盛行,行草书法硕果累累.明人的书法创作"尚态",王铎草书在结字的正奇对比、字间的生动联系、墨法的润千对比等这些特别能表现"尚态"效果的形式手法上都达到了明代的极致,因此,他是明代草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草书大家.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多年老年书法教学经验和自身学习书法的深刻体会,我认为学好书法,应在读帖和临帖上多下功夫。首先,要认真读帖。实践证明,认真读帖是学好书法的前提条件。常言道:"读帖胜于临帖。""字,一半是看会的",由此可见读帖的重要性。唐代书家孙过庭在《书谱》中强  相似文献   

3.
一、临碑帖是入门 临帖,要求先"入帖",然后"出帖"."入"就是把所临碑帖的书法,真正学到手,达到形神兼备;"出"就是从原学碑帖中脱化而出,创立自己的独特风格.作为一个书法家来说,"入帖"并不是目的,这只是一种掌握书法艺术技巧所必经的途径,"出"帖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4.
描红,是儿童练学书法"初级阶段"的招式.通行的方法是用一张薄纸蒙在上面,"亦笔亦趋",待得"知其大概"后,便让他们临摹了,如果想在书法上有点名堂的话,习书者还必须脱离字帖,这样才能逐渐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来.倘若老于"描红",或一味地仿临他人字体,则必"死于前人书下".这其实讲的就是书法界"入帖"与"出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帖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核心体系,自晋唐以来始终作为主流在延续和发展。但是自沈尹默、白蕉之后,很难见到真正能够对"二王"乃至魏晋书法传承得力的书家。陈忠康的出现,使得整个书坛的眼睛为之一亮。他的书法,从风格上讲,古穆沉静;从技法上讲,则是纯粹。"纯粹",是陈忠康最具魅力的地方。这种"纯粹",是他对魏晋书法的深层挖掘所展现出来的,是他心无旁骛地在山阴道上漫步的一种安闲和自信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谈临帖     
正书法学习初始阶段,常有人问"你看我临什么帖好",或问"我学哪一体好",或问"为什么要临帖",更常有人问"我怎么总临不像"……问题很多。据我个人的理解,在此试做探讨。"帖",在这里做样本、范本的代称。临学范本,不是为了和它完全一样,不是要写成自己手边帖上字的复印本,而是以范本为谱子,练熟自己手下的技巧。譬如练钢琴,每天对着名曲的谱  相似文献   

7.
王铎在数十年的书法艺术实践中,从未中断对晋唐古法帖的临摹改制。其中最能代表其雄强豪迈艺术风格的行草立轴临作,就是依托晋唐尺牍手札改制而成的。王铎以“不离古,不泥古”的临创改制实践,将自己的审美理念与传统书法融为一体,以其骨力洞达、奔放博大而又不失帖学韵致的鸿篇巨制卓然屹立于明清书坛,最终形成其“五十自化”个人独特书法风格。其“托古改制”“入古出新”的书法习古思想和艺术实践,对当今书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谈谈临摹     
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学字方法是临摹。要想把字写好,临摹是条必由之路。“木受绳则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园。临摹,就是使中学生循序渐进地、初步掌握书写工具和了解写字规律入门的好方法。临摹,是指“临”和“摹”两个方面。“临”就是一边看着所学字帖范本,一边临写。“摹”有几种方法,通常是说先从字帖范本里双钩,然后填实。现在不少人把“临”和“摹”视为一事,也未尝不可。“临”可分“对帖临”和“背帖临”两种。先说“对帖临”。  相似文献   

9.
周辉 《考试周刊》2014,(49):65-65
<正>描红是儿童练学书法"初级阶段"的招式。通行的方法是用一张薄纸蒙在上面,"亦笔亦趋",待得"知其大概"后,便让他们临摹,如果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那么习书者必须脱离字帖,这样才能逐渐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倘若老是"描红",或一味地仿临他人字体,则必"死于前人书下"。这其实讲的就是书法界"入帖"与"出帖"的问题。由学书中的"描红"、"出入"之法,笔者不禁反思目前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到学校来,诚然是需要接受若干现成  相似文献   

10.
临帖人生     
在假期,计划让儿子学一项特长,于是想到书协的一个朋友。带着儿子登门拜访,对学书法的基本条件和步骤有了点了解。朋友说,学书法,从楷书开始,楷书是基础,然后才是行草隶篆,每一个阶段的关键是临帖,根据自己的喜好,临谁的贴,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一个人将来书法水平的提高。书品如人品。内行的人,能从一个人的书法读懂这个人的性情和修为。这话不假,其实何止是书法呢,一个人从小开始,做人处世也是时时在"临帖",只是这  相似文献   

11.
正3.欧体结构对楷书的贡献围绕着"尚风骨""求骨力",欧阳询的楷书结构也有着考究而深厚的内涵。自东汉有文字讨论书法的记载以来,意象批评在一千多年的书法历史上始终占据评析书法的统治地位。人们习惯以精妙的词藻,含蓄的意旨来欣赏、评析书者及其作品,书者也莫不刻意揣摹、总结意象批评的奥秘,发扬所得,修正所失,直至指导自己的构思,激发创造的灵感。魏晋的人物品藻与欧楷之间,隐隐乎有着某种玄机和联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艺术美品评领域的品藻是继承最初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12.
正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创始于汉末魏初,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是由汉代隶书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产生的一种书体。"楷"的本意,是"楷模""法度""标准""样板"。今天,我们通常讲的"楷书",主要是指魏碑及唐楷两大体系。楷书,是中国书法史上出现最晚的书体,同时也是自魏晋以来流行的主要实用书体之一。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是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宋代大书法家苏轼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通过辨析2013年某海外拍卖行拍出的苏轼《功甫帖》、苏轼现存书法及苏轼在湖州留下的书法遗迹,认为:《功甫帖》是用苏轼晚年书法摹写中期书法,字体脱离苏轼特定时期的书风特点;笔墨不精,与苏轼真迹差距甚远;结体呆板,整帖格式不合规矩;墨迹人为搽磨做旧,有摹、填结合加涂改嫌疑,个别笔划非自然书写;印章有作伪嫌疑。因此,现在的《功甫帖》与苏轼同时期的书风格格不入,属于用晚年书风特征仿中年书法,非自然书写,是一个摹填结合再加涂改的仿品。  相似文献   

14.
正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用来比喻书法,也是再贴切不过的。退休前,我学书已有几年,工作之余临过不少帖,但往往是依样画葫芦,工夫下得不少,就是"进不去",哪一个帖也写不像。退休后,我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书法面授学习,通过老师的授课和作品点评,我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学好书法,不但要有热情和股钻劲,更重要的是多读一些书法理论知识,提高对书法艺术美的欣赏能力,探索书法的规律,多掌握一些临帖的方法,把  相似文献   

15.
一、临帖一般初学写字的人都要经过临帖这个过程,所谓临帖,即是照着选定好的范本进行临写,有的也称临摹。但严格的说,临与摹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摹是把透明的白纸蒙在范本字帖上,进行一笔一画,一个字一个字的描写。初学写字时都要采用先摹后临的习字方法,因为先摹后临是练好基本功,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手段,这个过程尤如婴儿学步,欲想会走,必先学爬,而后再学跑。这对初学书法的少年儿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怀素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所书自叙帖堪称唐代草书中的顶峰,也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当前书坛隆重推出的书法教学光盘中的怀素自叙帖 部分提出一些看法,进而分析草书在诸多书体当中的特质,阐述应对之心临为佳的观点,对“眼摹手追”的临帖方法提出疑议。无疑笔者所提的观点是基于深入理解传统法帖内在精神的基础之上,以独特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书法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旨在与书法教育工作者讨论学习草书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书法与诗歌,是南北朝两朵瑰丽的奇葩,二者关系甚密.南北朝书法兴起于秦汉魏晋书法的基础上,其创作,北朝尚碑,故碑书尤兴;南朝禁碑,文人习书,仅在尺素之间,故隶草盛行.其书法之美趣为"力"、"韵"、"意",这既是他们书法创作的追求,也是他们用来衡量书法优劣的标准.南北朝诗人得此美趣之后,致力于诗歌理论的研究和艺术美的创造,并灵活处理了三者之关系,打通了书法同诗歌之关节.  相似文献   

18.
品读     
<正>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宋·姜夔《续书谱》自古以来,学习书法第一步自然是临摹,书法技法的精进更需遍临诸家,如王铎的临作就占据了其存世可靠作品总量的四分之一。姜白石则一语道破临与摹的奥  相似文献   

19.
正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工具和媒介,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传达书写者的个性、情感、观念、思想的造型艺术。在参加一些儿童书法展赛的评审中,我们能够看到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经典碑帖的全力模仿,从气象万千的秦汉碑碣到法度森严的"欧颜柳赵",从方俊奇出的北魏书法到潇洒遒美的文人行草,简直就是一个微缩的成人书法世界。儿童最可宝贵、鲜活的童真童趣在其中几不可见。那么,当我们在谈论"儿童书法"的时候,究竟是在谈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谈书法意临     
现代书法发展迅速,各种关于书法论述和技法也层出不穷,但是书法千古不变的学习方式还是被大家沿用下来,其中最根本就是书法临摹到创造的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讨.在书法临摹的方式研究,一般分对临和摹,摹属于初学加法部分,我们着重讲述临的探讨.书法临摹分:对临、背临和意临.其中意临境界最高,需要一定书法基础和素养,而且需要对书法的领悟能力.所以探讨意临对书法研究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