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人们通常都说小孩要锻炼独立能力,不少家长让孩子四五年级时就自己乘车上学,我班的同学就多数自己乘车上学的,然而我的爸爸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执意要每天送我上学。我曾多次要自己上学,都被他断然拒绝了。今天,我跑到爸爸房间,和往常一样。  相似文献   

2.
我在一所高职院校上学,为了供我读书,家里欠了一屁股债。所以,对我来说上学不仅意味着学知识,而且还要学会生存——不再靠父母的血汗钱上学。暑假期间,我到武汉打工。  相似文献   

3.
都是千里马     
王淑霞 《宁夏教育》2002,(10):58-58
时间倒回到上个世纪60年代,11岁的我还没有被送去上学。父母亲没有打算送我去上学,我也压根儿不想上学。还是奶奶说得对:“女娃上学有什么用?”再说我去上学弟弟妹妹们谁领?再说我已经11岁虚岁都12了,过两年我就跟大人一样挣大人工分了。再说村里的夜校每天晚上上课,欢迎不识字的人都去,不收钱。母亲也说了:“想念书自个儿去。”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吗?看过《蓝猫淘气3000问》的小朋友一定还能记起,呵呵,我就是蓝猫啊,这几天,有小朋友问我: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老是问别人,太没有学问啦,应该去上学啊。于是我决定也去上学,嘿嘿,这就是我上学的一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女儿5岁半时,我曾努力让她提前上学,那时总以为早上学,早点智力开发,尤其是女孩,能让她早日成才。我托人找关系和附近小学校长见了一面,这位校长力劝我别让女儿提前上学。她说学校里有一个孩子提前上学,却跟不上,几年后还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当然如果我一定要坚持,她  相似文献   

6.
还没到上学的年龄,我就常常背着个破书包跟在哥哥姐姐们身后,人模人样地“上学”去了。小学的老师们对我的“好学”精神颇为感动并大加赞赏,见了我常常摸着我的头说:“谁家的孩子,将来上学肯定是块料。”  相似文献   

7.
《神州学人》2001,(10):16-17
我出生在川东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在一个小煤窑上班。我那时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小小的我实在忍受不了没完没了的农活,天天盼着上学的日子,5岁多我终于上学了,上学的日子家里就更困难了,为了给我买一个算盘,母亲背了几筐菜走了十几里山路才换来。艰难中,我终于还是完成了初中学业。十二三岁开始,周末和假期我随生产队的妇女下地干活,每天可以挣4分。  相似文献   

8.
尚立富 《教书育人》2004,(12):62-63
10月1日,我来到治多县唯一的一所中学——治多中学。虽然正值国庆节,大多数地方学校正在放长假,可他们仍然在进行正常的教学计划,学校里有位叫仁青多杰的老师对我说:“我们这儿牧民孩子上学大多数是不自愿的,有些学生上学甚至可以说是被逼的。假如今年这个村有10个适龄儿童上学,就开始抓阄,必须保证有5个要上学,谁家小孩不上学就罚款,一般都在5000元左右。即使这样,有些家长宁肯交罚款,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上学,关键是他们从上学的路上看不到太多希望.对孩子上学寄予的希望不大。  相似文献   

9.
我上学前,已能背诵几十首唐诗。上学之后,还保持着读诗、背诗的好习惯,这不仅使我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而且从中获得作文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一直抱怨上苍,让我摊上世上最讨厌的妈妈。 从小她就强迫我吃早餐,上学之前必须喝牛奶。妈妈在我上学前给我做好三明治或给我一个水果,而人家的孩子却可以在上学路上买汉堡、热狗或其他可日的早点。最烦人的是妈妈的唠叨:“快吃!~快走!”“好好做!”“必须做完!……”  相似文献   

11.
妈妈,我去上学……欣斌妈妈,我去上学,心里止不住地要笑。感谢全国各地不知姓名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用爱心筑成的希望桥梁,为草原上的小卓玛和央金找回了失去的理想。妈妈,我去上学,眼泪忍不住的流淌。这不是咋天那无奈的失望与无言的哽咽,是激动的心跳,涌...  相似文献   

12.
我家离学校很远,从上学的第一天起,爸爸就每天骑自行车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勤务兵一样,天天陪伴着我。可今天早上,爸爸推着自行车边往外走,边对我说:“小雨,你长大了,从今天开始,你就自己去上学吧。”“什么?让我自己去上学?”我大吃一惊,以为爸爸在开玩笑,眼睛瞪得像两个乒乓球,要知道,从我家到学校要穿过几条马路,汽车多得不得了呀!我噘着嘴,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嘛,不嘛,我就要你送。”我知道爸爸平时最疼我,于是拿出了撒手锏———撒娇。“不行也得行!”爸爸绷着脸,皱着眉头,一副生气的样子,看上去挺可怕的…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张特殊的照片,是河南电视台播放我的专访时从电视屏幕上拍摄的。看到这张照片,便勾起了我对姐姐的无尽思念,想起了当年姐姐带我上学的那段难忘的岁月。1947年春天,在党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领导下,我的家乡———地处太行山区的一个偏僻山村创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学校———安家坡小学。那时我6岁,姐姐11岁。照理姐姐该上学了,可那时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很强,一般是不供女孩子上学的。因此尽管姐姐很想上学,但无论如何是列不上奶奶和父母的议事日程的。我因为是家中第一个男孩子,自然各方面都受优待,他们很想供我上…  相似文献   

14.
永恒的温暖     
记得小时候家乡很穷,父亲辛苦劳作一天,所挣工分仅值几分钱而已。大约我十岁那年,母亲患病,家境犹如雪上加霜,穷困之惨状实难尽述。家里给我买不起纸和笔,我只好带着从河滩上端来的沙子和削好的树枝去上学。临近期末考试了,家中仍分文难筹。为此,我赌气不去上学。面对父亲的规劝、催促,以至打骂,我仍固执己见:如果没有纸笔,就坚决不去上学。邻居大婶听到我的哭声来到我家,她将我搂在怀里一边替我擦眼泪,一边对父亲说:“这孩子又勤快又聪明,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哪能不去上学呢。”听到大婶的话,父亲惟有一脸的无奈、惆怅,似…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我利用一堂体育课把两位学生留在教室里辅导他俩做作业,冯东明同学积极思考,认真进行计算,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我请教,在老师的耐心辅导下,他学得很好。而另一位李大强同学,脸上露出一副无奈的样子,他做作业一片糊涂,有时写错字。当晚,我将其学习情况告诉了他父亲。第二天.不见李大强同学上学,我急忙到他家里问个究竟?刚进门口,他父亲对我说:“老师不用来了。”“为什么”?“他无心上学,只记住打球,上学是没有用的。”他爸爸回答我。站在旁边的李大强眼泪横流,一边哭一边对我说:“老师.都是你害了我,爸爸不准我上学都是因为你。”我听后感到很愕然,难道我为他辅导功课有错吗?  相似文献   

16.
我的滑板车     
我的邻居小肥仔买了一辆滑板车,整天在我家门前耀武扬威地骑来骑去,弄得我心里痒痒的。上学的路上,我经常看见许多小朋友骑着滑板车,有说有笑地去上学。在公园里,每到傍晚,也有许多小朋友聚集在那儿,进行滑板车比赛。我多么想有一辆滑板车啊!  相似文献   

17.
张毓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从小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过分呵护下,性格胆怯羞涩。上学前,就对学校的一切充满怯意。为此家长十分担心。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刚上学两天,就对妈妈说:“妈妈,我真愿意上学 !”  钱翔宇是一个腼腆的小女孩,上学的第一天她妈妈就告诉我,小翔宇从小就想当老师,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后,经常召集邻居熟悉的小朋友来听她“讲课”。但她特别害怕和生人说话。妈妈正是担心她上学后太拘谨而影响正常发展,特意找到我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实践证明,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胆怯羞涩心理消除了,勇敢地走上讲台当起了小…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六八年我上小学的时候,正是林彪鼓吹“读书无用论”、“天才论”最起劲的时候,在此反动谬论的影响下,我对学习也马马虎虎,有时玩起来就不想上学了,甚至把书包藏起来,老师找到家里来教育我,我仍然不愿去上学,这样,学习  相似文献   

19.
妈妈,我不是傻子越勍如今,已成为一个高中生的我仍不得不承认,我害怕与人交往,更害怕上学。是的,我性格很孤僻,不合群儿,又是一个脑子里总爱充满幻想的人。但是,在我上小学以前,我也和别的孩子一样,很渴望去上学,去了解那个更新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却并不像...  相似文献   

20.
我长大了     
我家住在农村,由于我是聋哑人的缘故,上学在城区。从一年级起,我都由爸爸妈妈送着上学。 七年级开学了,爸爸妈妈问我:“你能一个人自己回家吗?”我连忙点点头说:“行”。2月28日下午放月假了,走出学校,穿马路时,我看见来来往往的行人,川流不息的车辆,我的心怦怦直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