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斗》是丁玲主编的左联机关刊物.作为左翼文学的阵地,它在严酷的文化专制下巧妙运用各种斗争策略,指引左翼文学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下争取发展空间并广泛扩大影响;同时,它努力繁荣创作,指导左翼文学创作逐步走向繁荣;《北斗》还积极指导左翼文艺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左翼文学的发展.它犹如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坛上的北斗星,为繁荣和发展左翼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兴起。郁达夫作为当时享誉中国文坛的知名作家,不仅在社会活动方面与左联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其文学思想、创作实践也呈现出明显的左翼文学特征,可以说,郁达夫在当时是一个具有浓郁的左翼倾向的作家。他真诚地接受了代表时代潮流的左翼文学的影响,努力从各个方面突破自我,表现“生的苦闷”和时代苦闷,成为忠实的“时代表现者”。同时,由于个人的文化心态的制约,郁达夫并非纯粹的左翼,其文学创作又呈现出多元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与左翼文学和右翼文学鼎足而三的自由主义文学也在夹缝中发展,其代表作家沈从文以其特立独行的姿态在文坛上独树一帜。文章以沈从文“退返民间”的文学策略作为突破口,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自由主义文学之旅:以两大文化形态的融合来争文学自由;人性母题中双重情感纠葛的审美开拓;曲线策略与保守色彩的迭合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17,(1):56-59
后期创造社以《文化批判》为平台大力提倡革命文学,并与鲁迅等人展开了革命文学论争。通过夺得象征资本、借用权力资本等策略,后期创造社在论争中实现了重新划分文学场域的愿望,并巩固了自己在文坛上的地位。《文化批判》对左翼文艺理论和作品的译介,在为其树立革命文学旗帜的同时推动了整个左翼文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蓬勃兴起,固然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宣传召唤的结果,也自有其酝酿发酵的现实土壤,其中灾荒与饥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发,许多左翼作家的人生轨迹都与自然灾害相交织。左翼作家对自然灾害的书写形式多样,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无所不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内容,体现了左翼文学关怀社会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左翼文学与自然灾害紧密相连,一方面强化了左翼文学与乡土中国的联结,形成了一种灾难书写的现代性叙事模式,发挥了强大的社会批判功能,唤醒了农民的觉醒与反抗,加速了中国左翼革命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自然灾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左翼文学的多维发展,使得左翼文学囿于乡土中国的经验描述而忽视了自身的现代品质与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的生产、传播和消费,都受到社会制度的限制。在文学和社会的关系中,社会制度通过文化政策来制约文学生产,其中书报检查制度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激烈的矛盾冲突反映到文学中,出现了丰富多元的思潮和题材,左翼文学,即其中发展得最为迅速的一脉。但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元化的宣传方针,通过文学查禁试图阻碍左翼文学的发展,在文学出版领域,国民党文化机关通过《宣传品审查条例》、《出版法》等对左翼文学出版进行控制。上海作为当时左翼文学的重要阵地,依然涌现了大批的刊物、作家、作品。面对文学查禁,当时上海左翼文学采取了各种策略,突破文网实现文学出版,赢得必要的生存空间,扩大了文学影响。  相似文献   

7.
1928年以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中国文坛逐渐盛行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左翼文学界强调“文艺宣传论”,基本上实现了对左翼文学本质的界定,同时也促进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泛化。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坛为一大批有志于文学的青年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场所,创造了成家立派的条件。大致相同的生态环境,究竟谁能彪炳青史,则看个人的贡献。文学反映人生,文学又顽强地表现自我。脱离时代,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漠不关心,不配当大作家;没有自己,缺乏个性,对文坛未曾提供独特的色彩,成不了伟人。张天翼体现了左翼文坛的共性,但首先是他自我主体的显现。相辅相成,和谐同一。一时代为张天翼的切入文坛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创作的主体———作家方向来谈论左翼文学的独到之处,左翼作家的精神品格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应该被严肃对待,认真思考。他们显然促进了文学及社会的发展,而左翼作家融注心血于其中的作品,以其风格的独特,意蕴的深刻及体悟的真切也促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托洛茨基与中国现代左翼文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洛茨基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的理论,影响了鲁迅为首的一部分左翼作家及其在左翼运动中采取的姿态;他的“同路人”理论成为鲁迅等人对抗和修正左联初期关门主义倾向的话语策略;他的关于革命语境中艺术独特性的论述被以鲁迅为代表的若干左翼理论家认同;在左翼文学中引起共鸣或反对的还有他的对无产阶级文艺的取消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左翼文学的研究呈现出客观化、理性化的特点,出现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新世纪以来,"新左翼文学"思潮兴起,对它的研究因其当下性、时代感强而备受关注,但也存在不少分歧,主要表现在中国目前有没有新左翼文学、新左翼文学的外延与内涵、底层文学与新左翼文学的关系等三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12.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作为20世纪20年代最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以客居的身份初登文坛,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如此边缘化的处境,寻求自身生存发展的谋略,笔者探究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共同显露出的以名人效应、依附报刊取得阵地和策略化文学论争的手段由边缘向中心动态移动的形态,阐释了"子辈"社团对"父辈"社团的超越以取得文坛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报刊发表成为岭南近代小说的一种主要传播方式。是一种改变传统文学传播方式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深刻转换。这种历史转换促进了岭南近代小说创作,带来了这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学重要文体的迅速兴盛。中国近代文学诸文体的变革与兴盛,也与报刊传播有着密切关联。报刊传播与岭南近代小说兴起的密切关系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学的近代变迁。  相似文献   

14.
《春光》在20世纪30年代进步出版物非常寂寥的时期出现,它虽并非左联机关刊物,却以相对灵活的编辑方针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繁荣了左翼文学。它发起了"中国目前为什么没有伟大作品"的讨论,引发很多作家的思考;推出了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及其他左翼青年作家的创作,丰富了左翼文学,为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活力。它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却为当时的文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一 中国新时期文学,主要指"文革"结束后在中国文坛迅速兴起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对此三种文学,评论者很多.我认为,新时期文学不仅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繁荣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国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新时期文学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要比它的文学意义高得多.  相似文献   

16.
王艳蕾 《文教资料》2007,(20):89-91
瞿秋白1931年到1933年一直参与中国左翼文学活动,对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文学阶级性、思想性的强调,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都成为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重要内容。但是,他过分强调作家的世界观影响作品价值、忽视文学的艺术性也成为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理论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7.
"私小说"是日本近代文坛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它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其产生背景、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力,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日本近代文学,进而更好的了解日本民族和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跨入20世纪,虽然不久便建立了民国,但内忧外患仍有增无已。在瞬息万变的环境里,文学如何自处,越来越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时代宠儿”的左翼作家,坚持文学必须是宣传,是武器,是“留声机”,是“齿轮和螺丝钉”。反之,即被视为游戏主义、艺术至上主义、自由主义追而打之。后者也确有疏离时代、厌弃政治、漠视现实的种种表现而授人以柄。幸而左翼在1930年代只是文坛的一派,还不具备“武器的批判”的能耐,因此,被批判者仍可继续通过他们所掌握的报刊我行我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