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是一种以大道形上学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美学的本源性即它的大道性。生态美学的大道本源性首先表现在它超越主客二分对立,回到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圆融共舞的浑然一体性。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主体论美学不能保证人与自然万物的本源一体性,因而遮蔽了生态美。生态美学的大道本源性还表现于超越本质与现象的二元对立,回到本质与现象未分、源泉涌动的大化流行,以保证生态美的样态性,即美在时间中的涌动和变化之特质。  相似文献   

2.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带来生态美学的诞生,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美学原理和实践运用,并以主体问性美学为其哲学基础,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定位探索中走过三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生态美学,从广义方面说,即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应从大历史观着眼,从经济与社会、哲学与美学转型的视角认识这种转型的必然性;从狭义方面说,生态美学是当代的自然生态美学,不同于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共生之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为“生生美学”。  相似文献   

4.
生态美学审美经验的本质是一种家园意识。生态美学的家园意识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类与自我和解的方式。它来源于现象学对人的有限性研究。生态美学将自然视为人的有限性的原因。对话将这一原因内化为此在的意识。对话的基础是对自然构成人类限制性条件的理解。在生态美学的对话中,对话的过程可分为人与人、人与他人及人与自然的对话。对话是解决生态美学困境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围绕生态美学开展翻译一直是翻译工作者关注的课题,文章以生态美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印第安文学史翻译中展现出的语言结构形态美和文化意象美,揭示美国印第安人敬畏土地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思想,期望能为生态美学的研究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6.
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使得人们重新思考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观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的美学观,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它以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本文结合对温州生态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现状的阐述,通过温州政府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作为,具体分析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的来临 ,已经为多种文化表征的出现所决定 ,也由此呈现出深刻而又丰富的问题性。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型态 ,生态美学的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 ,它是从一种新的存在观的高度思考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 ;生态美学所显示的问题性 ,还体现了从本体构成方面对美学学科的深刻改造与整合 ,有利于维护美学的完整性 ;另外 ,生态美学是从“尊重”、“爱护”与“亲和”的立场上去建构人类多种关系状态 ,这对重建美学的存在论根基及诗性智慧、促进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等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语境和生态文化、生态美有密切的关系 ,生态文化对民族文化的繁荣有直接的作用 ,生态美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用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观点 ,可以解析兄弟民族地区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生活现象。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生态宇宙观和生态审美观 ,在当前应该得到珍视和发扬光大。生态美学的提倡和推广生态文化 ,呵护和创造生态美 ,将起到弱化全球化进程对民族文化负面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态美学是近年国内美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热点。它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热潮背后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基本概念、范畴被混淆、滥用;对古典的阐释停留于浅层化的解读,甚至还有曲解;缺乏扎实的个案研究;缺少对哲学品位的追求。这些问题彼此交错,互相强化,造成生态美学研究的潜在危机。要保证生态美学的健康发展,须从基本理论、批判理论和应用问题三个方面展开科学而严谨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生态美学及其哲学基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美的提出,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绝对性、必然性的一个回应。生态美具有生命性、宜人性、全人类性的性质。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为生态哲学。生态哲学在主客体关系上不承认人的绝对主体性,反对主客两分,在价值观上既承认人的价值,又承认自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23年4月7日至9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高峰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和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共同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承办,美育学刊杂志社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天人合一"生态美学思想兼具荒野美学和环境美学的审美目标,以情感和感知为审美途径,以实现精神和现实上的人与自然主客统一的完善审美境界。这种东方式生态美学思想对中越文学的影响深远,如在《金云翘传》中,青心才人与阮攸巧妙地将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自然书写结合起来,通过以自然之美比貌、以自然之造化示命、以自然之景寄情、以自然之灵性喻神魂、以自然之理明志,创造了一个骨肉丰满的传奇女子王翠翘,还营造出一个个人与自然相合的美学意象。  相似文献   

13.
生态美学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理论借鉴;坚持以生态美学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我们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一定意义上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塑造未来的生态社会,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新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也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对于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生态素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加强大学生的生态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世界观教育、环境教育以及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等措施,使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态度、敏锐的经济触觉,还要有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阵地,承担着弘扬与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一般做法、创新做法及对其科学性和持续性、时效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领域,团学活动作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应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与团学活动的同时得到思想教育。本文从当前团学活动中重形式轻效果的现状出发,探究了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认为应有导向性、针对性、分层次的开展活动,并打造学生干部的传导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的团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教育强则国家强,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儒家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能,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必要举措,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创新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自我教育为主体,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加强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发挥生态合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高等学校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概述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从三个方面逻辑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合力”,以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需要,也是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现实要求。为此,必须探寻切实有效的途径,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观以及生态责任观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