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新时期审美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诗教”、“乐教”的文化教育传统 ,但作为现代意义的“美育”则是 2 0世纪初叶由王国维、蔡元培等人从西方传入的。这种崭新的理论形态引起中国文化界与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曾担任南京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和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 ,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美育在中国的真正发展还是近 5 0年 ,特别是近 2 0年审美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新时期 2 0多年美育的发展经历了曲折 ,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78年彻底否定十年“文…  相似文献   
2.
生态美学的基本范畴是生态存在论审美观,而其所遵循的方法则是生态现象学方法.以上两者通过"此在与世界"的在世关系解构了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关系与人类中心主义原则,为存在观、生态观与审美观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现象学与生态美学都是通过"直观"悬搁了工具理性的各种观念,产生了生态美学的崭新的"家园意识",是对"无家可归性"、"无机性"与"疏离性"的否弃,走向人与自然统一的"家园性"、"亲密性"、"有机性"与"生命性"等新型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3.
4.
当前的生态美学研究基本上使用的是西方环境美学的话语,与中国文化有着某些不兼容的弊端,所以紧迫的问题是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探索。中国古代是一种"生生"为其核心、以"天人之和"、阴阳相生"为其背景的"中和论生态与生命美学,几乎渗透于儒释道等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也渗透于绘画、音乐、诗学、建筑与民间艺术的各个方面,构成相异于西方古代实体论哲学与形式论美学的理论风貌,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有着更强的文化自觉,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宝贵的中和论生态与生命美学,并在与西方生态文化的对话交流中建设新的生态哲学与美学形态,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美育与脑科学的结合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它们的结合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大脑两侧功能研究与美育特有的“开发右脑”的作用;二是大脑皮质调节包括杏仁核在内的边缘系统机制对美育的启示;三是脑内吗啡肽的研究对美育作用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美育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一个历史概念,它的意义应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赋予其新的意义。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当人类刚刚迈入农耕社会之时,我们的古代圣贤就提出了“艺术教育”的问题。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提出以音乐教育培养“城邦保卫者”,而我国的孔子也提出“诗教”、“乐教”的问题。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时,在1793年,德国著名诗人席勒提出“美育”的概念。席勒明确地将“美育”的本质界定为“情感教育”,目的在于克服人性的分裂和兽欲的横流。他说:“想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再没有其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态美学,从广义方面说,即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应从大历史观着眼,从经济与社会、哲学与美学转型的视角认识这种转型的必然性;从狭义方面说,生态美学是当代的自然生态美学,不同于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共生之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为“生生美学”。  相似文献   
8.
9.
学术评价体系应该从重数量转到重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我国各高校逐步建立了学术评价体系。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建立这种学者与学术成果的评价体系是完全必要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学术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与正规化的标志之一。事实证明,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必将对学者和学术工作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对于学术的发展与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学术评价体系带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