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侧重从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从多层面理解事理,为学生发挥想象提供机会,让学生驰聘想象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启动创新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促成学生大胆说心声,坚持不懈,并最终取得创新收获。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才会更加活跃,学生才敢质疑,会质疑,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学生的视野才会更宽阔,求知欲更强烈,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学生的丰富想象才能转化为能力,不断迸射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罗秋云 《考试周刊》2011,(26):103-104
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动探索的起点。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通过具体例子探讨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引入激趣手法,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方面要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质疑与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要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挖掘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各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品德课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在课上敢于质疑,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健康心理品质.只有让学生不断体验这样的成功,学生才能体验到创新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营造好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诱导质疑;挖掘创新潜能,鼓励猜想,培养创新思维和素养。  相似文献   

6.
杨永丽 《考试周刊》2011,(91):49-50
本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从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侧重从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从多层面理解事理,为学生发挥想象提供机会,让学生驰骋想象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启动创新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促成学生大胆说心声,坚持不懈,并最终取得创新收获。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才会更加活跃,学生才敢质疑、会质疑。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学生的视野才会更宽阔,求知欲更强烈。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学生的丰富想象才能转化为能力,不断迸射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对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设想和发表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9.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的创新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放弃权威思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的各种努力。没有鼓励就没有创新,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里,学生的创新意识被唤起,就会释放创新激情,一个伟大的猜想就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程永雪 《成才之路》2014,(29):104-104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营造质疑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设计充满情趣的导语,创设质疑情景。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在预习中、课堂上及课后大胆质疑。引导质疑的方法,提示质疑范围和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争辩,提高其民主参与意识,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不乏精妙的思维火花的闪现,在教与学的  相似文献   

13.
张跃彩 《林区教学》2010,(10):13-14
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教学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谓创新就是革新,创造出与以前不一样的新知识、新理论。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只有这样,创新型人才才会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富于创造性的情境和氛围中才能顺利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教育情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点应抓好以下几点:(1)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创造动机;(2)广开思路,培养创造个性;(3)诱导学生运用联想和类比,学会创新;(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5)消除消极心理因素,培养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营造自然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二、确立发散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扩散;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批判。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个性的发展。基于此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也必须创新,使语文教学充满学术氛围,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笔者尝试为学生营造自由研读的环境,搭建质疑平台,在质疑中强化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一、营造情境,鼓励质疑引领学生自主质疑的前提,是教师敢于跨越权威观点和先行认知,不盲从不迷信。用教师自我质疑,给学生以质疑勇气,培养学生树立质疑意识,大胆解读。《西地平线上》课堂实例:师:文章第三段为表现落日之"大",作者描述为"像勒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新课题,首先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要培养学生爱国、爱美的品格,在追求美中产生创新意识。要创造良好创新氛围,要鼓励学生质疑,通过解疑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张焕孪 《云南教育》2002,(13):29-30
小学数学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提出了“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氛围,为学生提供创造契机,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质疑、争辩,最终统一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  相似文献   

19.
一、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发现,培养创新动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地思考、观察、质疑,鼓励他们在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下点功夫思考。平凡的事件中,可能会得出惊人的发现。教师应注重教育方式的启发性和多样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推动创新动机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只有这样去解放学生的头脑、嘴、手脚、时间、空间,把灵活性和自主意识还给学生,才有可能培养其创新精神,诱发其创新动机。二、鼓励学生不要畏惧错误,大胆发问与尝试。学生在提问时会有错误,这很正常。甚…  相似文献   

20.
邬海平 《考试周刊》2010,(10):46-4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师要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正确评估,激励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