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伦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经济伦理学的产生都是非常必要的,是对时代发展要求的应和。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和道德制度化建构的结合,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规范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的根本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工业产品设计伦理学问题的研究范畴,认为工业产品设计与其他人类活动一样,它既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道德观点,尤其在当今社会"金钱至上"观点的诱惑下,伦理道德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我国应用伦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步于80年代中期的应用伦理学研究已取得喜人的进展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应用伦理学在我国的兴起,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趋势,它的迅速发展又是和应用伦理学所具有的综合性、现实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分不开的。为了推进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既要重视理论的指导,更要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既要借鉴和吸取国外研究的积极成果,更要具有中国特色;既要着力于主要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更要重视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翻译活动的跨文化性和交际性决定了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需要伦理学的指导。首先阐述了翻译研究和伦理学的关系,然后梳理了翻译伦理研究现有的成果,指出伦理学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翻译研究可以借鉴伦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最终建立翻译伦理学。  相似文献   

5.
文艺伦理学是文艺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与美学、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均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关于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开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在体育课题的很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体育伦理学,并且进一步将其与心理学、行为学等挂钩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体育伦理学对于体育教学无疑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伦理学的视角对体育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旨在为体育伦理学的促进提供能及之力。  相似文献   

7.
本命题基于这样的分置纯粹伦理学(或理论伦理学)、规范伦理学(或实用、实践伦理学).纯粹伦理学是理想的、概念的,它关注终极合理性,并不要求直接的现实性.纯粹伦理学由个体的、"身体性"的人出发,也在终点上回到这个"身体性"的个人,"身体"构成它的逻辑起点.纯粹伦理学是一种反对传统的身心二分法的以身心一体为基础的新的伦理学--自体中心的伦理学它呼唤一种崭新的自体中心的道德,这种道德将依持"人"的感觉而不依靠神的意志,依靠"人"的自我意识而不是依靠外在超越主体的威权;它坚持身体的人作为唯一道德主体的地位,坚信善就存在于我们的身体性存在之中;人不仅是身体的人,还是个体的人,自体中心的伦理学的中心基点是,人类的道德实体是个人.纯粹伦理学要求建构一个后上帝、后圣人的道德精神,强调人在规范伦理学道德教条面前的主体地位;强调个人对于公共信念的否定权与认同权的一致;它不否定道德的共通与共同,但对于规范伦理学的保守性甚至反人道性具有更强烈的主体自觉和更主动的叛逆意识.  相似文献   

8.
美德伦理学是一个当代伦理学概念,它具有当代伦理学的结构.在强意义的"现代假设"(modern assumption)下,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不是美德伦理学,在弱意义的现代假设下,它可以是美德伦理学.依据当代伦理学结构来考察古代伦理学是不合理的.当代伦理学结构导致了伦理学理论之间的对立.当代伦理学理论应当互补和融合,以实现在解释道德生活方面的协同.  相似文献   

9.
质疑应用伦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伦理学还不是一门真正的学科,它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与体系,它只是一个松散、缺乏严密逻辑结构的“应用问题群”,只是便于对实践问题的解释、阐明、陈述和对职业规范的探究,运用伦理学的部分理论与研究方法,与社会和人类对话;它只是一种机会主义的研究概念、教育概念和体制化传达语式.并为说教或俗世伦理学的传播而进行的相对主义修补,其运用直觉主义或境遇主义的后现代手段,移植或制造一系列“不证自明的”后经典原则,实用主义地、分裂地、常常孤立地对具体问题予以说明。应用伦理学是急躁和浮躁的学术心绪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简单、粗暴的行动测量工具,反映了“忧、畏、烦”的“后现代”人的一种懒惰、急于求成、躲避深刻的心态与情感。应用伦理学是一个过渡,可以作为一种对研究群体召集的理由;当它已经成为一种习称和流行语时,我们可以就势建立一个单独的学术舞台,把“伦理学理论应用”或“应用伦理”作为交流语式,引导其对一系列悬而不决的问题进行充分研究;在我们的社会中把伦理学理论化成进行社会抉择的理智力量;使道德哲学家重新在公共生活、立法与决策中占有地位。  相似文献   

10.
普通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转变,根源于科学技术和人们普遍价值观的转变.传统以“善”为指导原则伦理标准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而应用伦理学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方式正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绍平教授所著的《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一书,对于传统伦理学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开辟了应用伦理学在中国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伦理学研究在取得令人关注的成果的同时,在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尤其是在理论体系的建构方面却难以突破,伦理学教科书从理论体系到具体内容,基本上还是“几十年一贯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伦理学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倾向及其缺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克服以往伦理学研究中以哲学的一般原则取代具体的伦理分析,以阶级分析代替对现实生活的考察,以及理论研究脱离实际,局限于某种既定的理论框架和模式,满足于对现行方针政策的道德诠释等倾向,摒弃伦理学研究中保守、僵化、封闭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思路,鼓励理论探索和学术创新一这是伦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现实生活对伦理学提出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领导伦理学是研究领导活动中的道德现象的学说。它以领导科学为理论基础,属于伦理学的应用学科。它不同于侧重企业管理层面的管理伦理学,也不同于侧重阶级和集团活动层面的政治伦理学,以及侧重普通行政管理层面的行政伦理学。它面向领导实践,关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道德情怀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道德互动,主要以领导道德为研究对象。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先后十多次提及有关领导道德建设问题,因此领导伦理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伦理学是一门关于道德的价值哲学与人生、社会哲学学说。它是科学理论(历史主义)、哲学观点与价值学说(人本主义)的内在统一。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是:探讨人生、社会、道德现象的状态、规律;反思构建人生、社会、道德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探讨确立人和社会实践的行为法则;研究道德实践的机制和广泛运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是指它是科学学科还是具体的社会科学,在这个问题上尚有争论,我们认为,它仍然是哲学性质的,这是因为:第一,这是由其研究对象-道德观象的抽象性与广泛联系性所决定的。第二,道德作为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本身具有世界观意义。第三,在哲学史上,伦理问题一直是哲学思考与研究的中心问题。伦理学不仅是哲学,而且它还是一种价值哲学而非认识哲学,是人生与社会哲学,而非自然哲学。  相似文献   

14.
发展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对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综合评述我国发展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发展伦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哲学基础、价值理念、伦理原则及实践形态,这些理论对发展伦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翻译研究已经经历了“三大阶段”和“两大飞跃”,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在这其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所以有必要为翻译研究探寻新的出路。从伦理学与翻译的学科本质,伦理学与翻译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及翻译伦理的理论基础等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了伦理学能够为翻译研究找到新的出路,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
略析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伦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洛姆把人作为自己伦理学的本体基础.对人性、人的性格结构、伦理学规范进行了独到的研究。这一研究为我国的伦理学建设提供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吸纳。但也不容否认,这一研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为马克思所批评的抽象、思辨、直观.就是它的根本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文艺伦理学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本文运用系统论等新方法,对文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求为这门新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科技发展尤其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人们对应用伦理学的再思考,机器人伦理的出现进一步深化了这一问题。它以其交叉性的学科特点扩展了应用伦理学的研究视野,同时,机器人伦理的现实应用也有利于技术的协调发展与和谐人机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当代伦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应用伦理学是势头最猛、取得成就最为显著的领域。在作为一个学科群的应用伦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就笔者了解的我国情况而言,环境(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一门起步最早、队伍最为齐整、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从取得的成果来看,不仅确定了环境(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定义,阐发了中西思想史中的相关资料,而且结合各门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提出了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环境(生态)伦理原则的建议。而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我国当代环境(生态)伦理学的这种发展,对于这一学科的研究者既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已有了良好的基础,但更是一种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环境伦理学这门“绿色学科”逐渐兴起,但因其自身存在的理论缺陷而陷入了实践困境。美德伦理学的复兴为环境伦理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用美德伦理的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而形成的环境美德伦理学,对环境伦理学脱离困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