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毓春 《大学生》2020,(5):78-79
高校的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在年初陆续发布。因数据量庞大,这里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42所高校为代表进行梳理。每一项中有部分学校数据缺失,不再具体列出。本科生的升学深造有两大类,国内升学和出国(境)升学,近年来,这两类人数均稳中有升。其中,国内升学人数一直大于出国(境)人数。  相似文献   

2.
正时值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旺季,网络招聘机构"智联招聘"发布"2014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研报告,调查涉及求职行为与态度、获得面试的机会、是否成功签约等各个方面。挂网问卷调查对象为全国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有效样本52461个。调研报告显示本届毕业生:●不再"迷信"高学历。2014届大学毕业生对待高学历的态度渐趋理性,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例为76.3%,仅5.4%的人选择毕业后出国继续学习。去年选择就业的比例为68.5%,今年  相似文献   

3.
viwill 《大学生》2014,(22):25-27
2013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高校今后每年发布就业质量报告。2014年4月,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编制的首份《201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在网络发布,数据的内容细化到各校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就业趋势等,希望以此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回应社会关切。2014年就业更难季,就业率的统计方法依然是: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其中的就业类别包括:签约就业、国内升学与出国留学、自主创业、其他就业(包括应征义务兵、参加国家与地方项目、科研项目助理、自由职业等就业形式)。与十年前最大的区别是,在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很多高校已经把"自主创业"单独作为一类就业方式,不再放在"灵活就业"后面的括号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校2012—2015连续四届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探讨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升学影响因素及就业现状.方法:对我校2012-2015连续四届的毕业生整群抽样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我校2012-2015年4届1892名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升学及就业情况.结果 :2012-2015连续四届毕业生的升学率为4.4%,就业率为95.5%,就业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连续4年就业去向选择就业和考研的比率变化不大.在就业意愿的选择方面,大多数护理学本科毕业上更倾向于选择三级及以上医院,占89.1%.结论: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升学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大多选择三级及以上医院就业,就业形势良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等因素叠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本研究收集整理了38所985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基于毕业生规模、结构、学历层次、单位类型、地域分布、行业去向等数据,运用文献分析法、数理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17—2019年、2020—2022年毕业生求职选择变化和当前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新特点,并对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策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校园消息树     
业界动态2007年上海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创近5年来新高最新出炉的《200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200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73%,创近5年来新高。数据显示,2007年全市91所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包括分校)毕业生总数为53060人,其中有58.36%的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和比例均为近5年来最高;而选择升学的人数比例则跌至近5年来最低,占毕业生总数的35.54%。选择就业的学生中,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和财经类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在99%以上。(据《新闻晨报》)  相似文献   

7.
我国6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公布了2017届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就业单位和就业地域特征数据。相比于1995-2008年的博士就业数据,博士后已经成为2017届博士毕业生就业重要去向;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延续了多元化趋势,学术性岗位依然是最主要的就业途径,企业就业比例上升,政府部门就业比例下降;博士毕业生就业呈现属地就业、东部聚集和区域集中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2011,(7):33-33
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11"院校2010届留学比例为2.21%,比2009届(1.64%)上升0.57个百分点,相比其国内读研比例减少的情况,可以看出,"211"院校毕业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5/2016学年度至2019/2020学年度全国学术型博士学位授予数据,分析我国基础研究博士毕业生的去向及趋势。结果显示:基础研究博士毕业生就业比例逐年下降,入博士后流动站和待业的比例逐渐升高,到高校工作的比例增长较快,从事教学与(或)科研岗位的比例持续上升。与普通高校相比,“双一流”建设高校基础研究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比例较低,入博士后流动站和到企业就业的比例相对较高。理学、农学基础研究博士毕业生就业比例较低,农学基础研究博士毕业生待业比例最高,理学、工学基础研究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科。  相似文献   

10.
《教书育人》2011,(21):33
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11"院校2010届留学比例为2.21%,比2009届(1.64%)上升0.57个百分点,相比其国内读研比例减少的情况,可以看出,"211"院校毕业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有明显上升。非"211"本科院校2010届的留学比例为0.65%,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余万人,相比2009年增长了20余万人;四川毕业生人数越过30余万人,我校毕业生达到9000余人,全社会就业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但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目前2010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已达到88.6%,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去向合理。  相似文献   

12.
数据     
正81.8%近日,智联招聘对52461名2014届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研,总结这批大学生的毕业去向、从事的行业及薪资待遇,其中以苏州、南京、杭州等为主华东地区有12906名应届生参与调研。数据显示,今年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占到了81.8%,比2012届的59%增加22.8%。80%日前,"留学行业发展与挑战"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也于当天正式发布。报告指出,留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专业选择。留学生的专业选择过于集中,导致某一专业的就业竞争压力增大。据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2012万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显示,在学科分布上,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和工学最热门,这四个学科的留学回国人数占到总留学回国人数的80%。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上海的初中毕业生人数有较大幅度增长,1997午达到2上万人,比上年增加40%。大幅度增长的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安排,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视。同时,社会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上海市民的教育需求层次,增强了他们的选择意识,也必然影响到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观念。此外,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结构调整、用工制度改革、新增劳动力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向个人自主择业过渡等等,也都对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选择带来深刻的影响。在统筹研究中等教育结构时,既要立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要、注重受教育者个人及家庭对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掌握本届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有关学生初中毕业后的升学与就业意向。为此,我们展开了这次问卷征询。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选择和有关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十分突出,不仅表现在不能就业的人数增多,而且表现在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薪酬水平下降,签约期限变短等多方面。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计民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今年5月,我们对河南省几所高校2006届应届毕业  相似文献   

15.
一、现行就业率 统计办法、统计时间、公布方式 要保证各高校间的就业率存在可比性,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公平原则,首先就要对就业率统计公式、统计办法、统计截止时间、公布方式进行统一。 以 2004 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为例: 1. 毕业生就业率 = 已就业毕业生人数 / 毕业生总人数×100% 其中: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是指已经签订就业协议、有明确接收单位证明及升学、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而不包括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及其他原因不参加就业等的毕业生。 毕业生总人数是指全部毕业生人数(含结业生)…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普遍出现困难之际,位于东海之滨宁波市高教园区的宁波诺丁汉大学,2008年首届本科毕业生实现了100%升学与就业,远远高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所呈现的我国2008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非失业率90%、非211院校就业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某医学院校连续4届男护生升学及就业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医学院校2012-2015连续4届的男性护理学毕业生整群抽样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男性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升学及就业情况.结果:2012-2015连续4届男性护理学毕业生的升学率为9.0%,高于女性护理学毕业生的升学率(3.8%),就业率为91.0%,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较高;连续4年升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持在2.8%-6.2%之间.就业医院多为三甲医院,占94.1%,但仍有少数男护生选择到二甲及以下医院就业.结论男性护理学毕业生升学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高于女性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医院多为三甲医院,就业形势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专业的新增与撤销,其背后原因多样,但也折射出我国行业的发展演变.那么,不同的行业就业情况到底如何?考生应如何正确面对新行业和新职业?行业不同优势有别根据第三方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中对2020届本科毕业生在十大行业类的就业质量进行的数据分析(图1),我们可以看到,从吸纳应届毕业生人数、薪酬待遇两个方面来看,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政府政策支持以外,加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升学和自主创业这三种主要出路方面的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烟台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连续三年达到92%,2005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3%.在2004年山东省组织的全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中获优秀.2005年5月应邀在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