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考点浅析] “新课标”对我们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加强古诗文的背诵;二是学习文言文,重在理解其基本内容,不要过多地关注文言词法、句法, 即要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学,而不能仅当“文言”来学;三是明确评估考查的重点, 强调对诗文的整体理解,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文章。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对我们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加强古诗文的背育;二是学习文言文,重在理解其基本内容,不要过多地关注文言词法、句法,即要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学,而不能仅当“文言”来学;三明确评估考查的重点,强调对诗文的整体理解,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文章。  相似文献   

3.
《考试大纲》规定,文言文阅读涉及七个考点,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中高频考点为文言实词的含义、筛选文中的信息、文意理解题以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和《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初步理解古代诗文的内容、情感和语言形式,并对其作简要的鉴赏评析;能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不同的文言句式,准确翻译其中重要的文言句段;能够理解并初步评析简单文言文的内容、情感和语言形式,并对其作简要的鉴赏评析。”在毕业班的文言文复习中,要紧紧抓住“标准”和“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在积累  相似文献   

5.
在文言文板块,“分析综合”是必考的一个点。所谓“分析综合”是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对于文言文,高考定位在“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上。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6.
也谈文言实词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对文言实词的学习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对文言实词的正确理解和翻译也是历年各地中考检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尽管很多生命力不强  相似文献   

7.
戴静 《现代语文》2009,(2):152-152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的考查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要求有以下三点:1.理解。能力层级B级。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用法;理解并能翻译。2.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筛选提取信息;归纳内容,提炼中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考点导航文言文的整体阅读,除了要有较扎实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武特点等基础知识,能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翻译文中句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外,最重要的是要有整体阅读意识,即从全文整体意思的高度来观照某个实词,或者虚词,或者某个文句,乃至内容要点,中心意思,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反之,就词论词等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意识,一定不能准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诗文的考查提出了如下要求: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10.
【课标考点透视】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2.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篇。【锁定考查热点】 1.知道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材中的精品,文言诗文凝聚了华夏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髓,沉淀出礼仪之邦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因其丰厚的人文知识,极强的辐射功能,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自有无法估量的作用,理应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然而,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文言诗文的教学不容乐观,表现在虽然学生从小就接触文言诗文,学习的时间并不少,但面对一篇哪怕是浅显的诗歌或是文言文,却还是一片茫然。以致到了初中,很多学生还是难以理解文言诗文的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僵化:遵循介绍作者——时代背景——逐词逐句串讲——内容分析"的固定程式;笔者在细致思考文言诗文的独特性之后,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改革创新,初探一下教学形式的多样对助力学生理解文言诗文内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古代诗文阅读是最新高考语文试题的重点内容之一。《考试大纲》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浅易文言文和古代诗歌鉴赏两方面内容。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是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实词的考查以中学学过的为主,虚词的考查范围为《考试大纲》列出的虚词。二是侧重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以考查考  相似文献   

13.
张勇 《考试》2001,(Z2)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的测试要求是:“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它分为两个能力层级:1、理解B,2、分析综合C。理解B包括四项具体要求,主要着眼于阅读语言和内容理解方面的要求。分析综合C包括三项具体要求,主要着眼于对整篇文言文深层的、本质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全面地把握文意。下面就七项具体要求结合例题进行考点分析,从中发现高考文言文复习的规律、方法和思路。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在文言文试题中占的比例非常大,而且年年必考,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掌握实词首先重在积累,对从高中课本里  相似文献   

14.
罗仁礼 《高中生》2010,(12):6-7
文言文阅读的难点之一是正确理解文言虚词.而考纲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要求,因此,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的必考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介绍 1.课标分析 根据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要强调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教学还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这篇文句浅显,内涵深刻的短文的教学中,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主性、探究性,让他们在理解内容、积累文言词语的同时,深入探究、领会短文的积极意义和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16.
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文言虚词的用法、意义掌握得不好,就会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产生负面影响。高考考纲要求考生掌握的虚词不多,但由于虚词用法灵活,要弄透弄懂也不容易,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一、考点解读《考试大纲》在“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总体要求下,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前提。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的虚词,即2005年《考试大纲》明确划定的18个。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伟明先生在其《语文高考和教学改革》一文中指…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文言文,要求“能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所谓“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对于笔试试卷来说,包括注音、断句、节奏、重读轻读、默写填空、判断诗文句子正误、调整诗文句序等。在这些考试内容中,尤以背诵性质的默写题最为常见,它在文言文知识试题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必考题。随着命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古诗文默写题在考查形式上正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8.
曾春晖 《成才之路》2009,(31):I0017-I0017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是必考内容,而文言语句翻译,文言句式是重要考点,掌握“文言句式”,文言翻译才能“信”“达”“雅”。  相似文献   

19.
【内容解读】“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按高考语文能力层级的要求 ,它包括“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项。理解主要落实在文句 ,分析综合主要落实在文意上。“理解B”项中包括四条具体要求 :一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二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三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四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前三条着眼于文言文阅读语言方面的要求 ,后一条着眼于文言文阅读内容理解方面的要求。“分析综合C”项中包括三条具体要求 :一是“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二是“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20.
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首先着眼于“言”,表现在试题中,“言”即考查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句式和翻译等;然后是对“文”的考查,即内容的分析综合,通常包括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既然是阅读题,对文的把握理应是第一位的,对语言的考查理应遵从并服务于对文意理解的考查。综观近四年来江苏省自主命制的四道文言试题,也的确体现了这一考查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