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活动背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探索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思想教育的方法,强化"活动式德育"的渗透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初二生活无疑是繁忙和紧张的,但初中生毕竟年龄还小,让他们尚显稚嫩的心灵和尚带孩子气的天性整天埋没在书山题海中,没有交流、没有关爱、  相似文献   

2.
激励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多种激励手段,以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为核心,促进学生人格主动发展的教育模式。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共同家园。在实践探索中,我把"激励教育"和"班级建设"结合起来,以激励教育思想为指导,从激发群体动力入手,在班级建设中,通过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通过集体活动的体验、班  相似文献   

3.
赵臻 《中国教师》2020,(4):111-112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初中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总舵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班级活动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陶冶情操、培养品德、丰富知识、扩大视野的重要平台,好的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健康的思想情操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形成认真、负责、诚实、勤奋等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如何为学生搭建好班级活动这个平台,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班级活动中健康成长,班主任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春霞 《考试周刊》2010,(12):232-233
班级活动是班级教育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是班集体形成和巩固的条件。班级活动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关爱、理解、信任和合作。有效的班级活动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关爱、理解、信任和合作:有效的班级活动还可以增强班级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5.
要培养孩子学会关爱、宽容、以和为上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应该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和谐班级活动。以下是我们实施和谐班级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只有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不断创新,用心管理,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桥铺路。从以关爱为基础,用宽容辅之;培养责任感,涤荡孩童心;借班级活动,树师生情谊三个方面研究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自信、关爱、责任、创造"品质的新时代中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主要从班级文化中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个层面来建设,为每个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与活动氛围,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锻炼空间和平台。  相似文献   

8.
"用心去呵护学生,用心去关爱学生,用心去读懂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生命的脉搏,和学生一起快乐成长。"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情绪的感染力、发挥班级活动的渗透力、发挥师生赏识的激发力,让学生在和谐的集体里,健康活泼;让学生在老师赏识的激励下,积极进取。  相似文献   

9.
正在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1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东升二中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了学雷锋教育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学校以"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为主题,组织全校86个班级开展班级道德讲堂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10.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是现代教育的起点,它既有助于个体成长,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以学生为本的温馨和谐的班级教育教学环境,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爱学生是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前提关爱学生是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前提。渴望认同、渴望赏识,是每一个学生深层的精神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关爱学生,表现为班级活动要善于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精神环境,要以关怀、理解、宽容、支持的态度鼓励学生进步,让每一…  相似文献   

11.
爱学生既是班主任一种职业高尚品质的表现,也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用爱,才能凝聚起班集体,体现出班级管理的魅力。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教师学无止境,是师爱来源;为人师表,是师爱基础;宽容博爱,是师爱的关键;要因人施爱,对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分别给以"偏爱"、关爱和严爱。  相似文献   

12.
班级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它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补充。班级活动无论是依据学校德育工作开展,还是结合本班特色实际,都应该"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  相似文献   

13.
"和谐自主、活动体验"型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和谐自主"和"活动体验"为依托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而进行传授知识,最后达到育人的目的。通过自主管理更好的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独立分析、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创造知识,借助在教学班级管理中上运用比较成熟的"自主管理"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式教学和表达形式引用在学生班级管理上,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实现教育意义;发挥由"教师管"变"学生管","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自助管理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德育案例来分析学生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自主管理、活动体验的生成效果,进而达到以德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情感能力是小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养成优良个性、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性品质,是学校情感教育的必然诉求。班级活动是学校生活的一种常规性活动,其自主性、实践性、灵活性为小学生情感能力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教育者应当重视班级活动的情感能力培养价值,通过改善班级活动为小学生情感能力的发展提供一条实效性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新泽 《考试周刊》2014,(25):188-189
一个优秀中学班级的形成,取决于班主任的领导力、班干部的凝聚力和班级自身的内生力。因此,要提高中学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培育骨干,发挥班干部的示范作用;抓住重点,培育优良班风和学风。  相似文献   

16.
班级的管理取决于对班级中特殊群体的管理。分析特殊群体的形成原因,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功能,以关爱、宽容、欣赏、发展、耐心来温暖、尊重、发掘、期待、转化班级中的特殊群体,做到善待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7.
朱春林 《家教世界》2013,(8):155-156
新基础教育认为:"班级建设是学生和老师在学校合作进行的、为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健康主动发展而开展的学校实践",其中"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和综合性工作,也是学生班级日常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方面。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形象的建立和群体个性的追求。""温馨教室"建设所形成的温馨的环境,会使班级呈现出积极进取、尊重关爱、真诚互信、宽松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本班学生的情绪情感、思想  相似文献   

18.
杜治姣 《海南教育》2014,(10):95-96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群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而班干部则是从学生群体中挑选出来的学生骨干,由他们组成班委会;为了达到班级成员共同的目的,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而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群体,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班干部是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事务的带头人,也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19.
学生应该是班级活动的主角,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又应扮演什么角色呢?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由于在班级活动中承担着多重责任,因而也需要交叉扮演好几个角色,主要包括:一是要当好班级活动的发起者和引路人,即导演的角色;二是要做班级活动进行中的协调者和管理者,即交警的角色;三是要做好班级活动的欣赏者,即"粉丝"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从而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都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都将得到关注。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