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鲁豆10号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和分析测试,研究了安徽五河野生大豆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五河野生大豆生育期长,种子发芽率低,一、二级分枝发生量大,三、四级分枝普遍发生;花期长,结荚率高.百粒重1.71g,显著低于鲁豆10号.五河野生大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40.  相似文献   

2.
豆腐是我国的一种古老传统食品。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叶子奇的《草目子》等著作中,都有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的记载。豆腐是以黄豆、青豆、黑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细、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据营养学分析,大豆的蛋曲质效价可与鱼肉相媲美,其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好,人体所必需的8种氢基酸它都有。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台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另一方面,用大豆直接制成食品,人体对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制成豆腐以后,消化吸收率就可以提高到92%~95%。而且豆腐及其制品只含豆固醇不含胆固醇,不但有益人体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而目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病、肥胖病等常见病发生。可见,豆腐不仅美味,还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中医书籍记载: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  相似文献   

3.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23,(10):94-99
<正>豆腐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营养丰富,尤其是富含谷类蛋白质缺乏的赖氨酸,这与我国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特别契合,因此,千百年来豆腐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食。豆腐是一种历史悠久且营养丰富的食物,深受大家的喜爱,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制作豆腐的原料是大豆(如黄豆、黑豆、青豆等),先将大豆磨制成豆浆,再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随后经过压制成型,就制成了豆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五河野生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为开展优质大豆育种、研究大豆种质资源和开发利用野生大豆油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豆油中的脂肪,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河野生大豆中共检出1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8.81%,以亚油酸、油酸、亚麻酸为主,其含量分别为47.33%、15.66%、15.40%,该油脂中还含有其它植物中很少见的脂肪酸十七烷酸,该油脂具有抗癌功能。该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作用和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合适的饲用大豆品系。方法:以五河野生大豆天然变异株系的F3代变异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变异品系野生大豆的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变异品系的主茎高、主茎粗、主茎节数、一次分枝数、分支荚果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未达到显著水平,二次分枝数、主茎荚果数、蛋白质含量等性状达到显著水平。复叶叶面积、最长分枝长、百粒重等性状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野生大豆变异4号的复叶叶面积、主茎高、主茎粗、主茎节数、最长分枝长以及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等性状表现最好,营养成分丰富,全株饲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3.7万株/hm2、5.2万株/hm2、6.7万株/hm2、8.2万株/hm2、9.7万株/hm2)对五河野生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五河野生大豆的生长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不同处理间株高、有效分枝起点等性状差异不显著,在密度为8.2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1600kg/hm2。  相似文献   

7.
《师道》2008,(9):63-63
传统的豆腐是将水磨大豆加盐卤或石膏作凝固剂制成,前者称为北豆腐,后者称南豆腐。由于制南豆腐所需用的石膏量较少,所以制成的豆腐比较嫩(俗称嫩豆腐),而用盐卤制成的豆腐相对而言是较老的(俗称老豆腐)。内酯豆腐是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用海藻糖和植物胶等作保水剂制成,由于不需压型脱水,所以出品率高,  相似文献   

8.
豆腐     
<正>孙福九十多岁去世,去世时略有不满,不过这不满在孙福的曾孙辈看来是老糊涂了,他老人家要吃豆腐渣。做豆腐是先将黄豆、大豆,或黑豆磨成浆。你如果说,老孙,这黄豆和大豆不是一种豆子吗?孙福就先生一下气,然后不生气,嘟囔着说:懂个什么。豆子磨成浆后,盛在锅  相似文献   

9.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资源的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以及作为肥料、饲料的应用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我国野生大豆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根据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将来野生大豆的利用与开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14,(10):78-79
据科学网2014年5月6日援引报道,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王印政团队首次报道了栽培大豆果实不裂的分子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上发表。 据介绍,野生大豆果实自然开裂,会使种子过早散落,不利于收获,这是造成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我国先民在漫长的选择和驯化等农业活动中改变了这一性状,获得了果实不裂的栽培大豆。王印政团队针对栽培大豆果实裂荚抗性这一关键驯化性状的研究发现,野生大豆果实腹缝线处的纤维帽细胞具有关键作用,果实成熟时,这些细胞随之破裂,使两个果瓣裂开;而在栽培大豆中,纤维帽细胞多达6~8层,且细胞壁大大加厚。果实成熟时,酶的分解和机械张力都很难使这些细胞破裂,两个果瓣也就不会在自然状况下裂开。  相似文献   

11.
"五河民歌"是淮河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和其他民间艺术一起,世代伴随着五河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映射着五河人民的独有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希冀。千百年来,它一直流传于淮河两岸,经久不衰。它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独特的韵味反映出了五河人民生产与生活方式,折射出他们的风土人情与智慧。从民歌的地理环境、民歌的历史概况、民歌的音乐特征和民歌的歌词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该民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五河民歌是五河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是一部反映五河人民生存繁衍的鲜活社会民俗史。通过对五河民歌的生产民俗、生活民俗和语言民俗的剖析,可以揭示蕴含其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3.
五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通过对五河方言中"问事物"类疑问代词的形式和语法功能进行客观描写和归纳,总结了"问事物"类疑问代词基本使用情况,为五河方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了增加汤圆的感官性状和营养价值,以糯米粉为主料,黑豆粉为辅料经过磨粉、过筛、混匀、制皮、包馅、速冻等,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制开发一种速冻黑豆汤圆。结果表明,黑豆粉最适粒度为80目、黑豆粉添加量为10%、速冻温度为-35℃、速冻时间为25min时,黑豆速冻汤圆具有最优的感官品质和较低的冻裂率。黑豆速冻汤圆的感官品质好,营养价值较普通汤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安徽五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县内方言又分为三个子片区。分析浍南片区新集镇方言的音系情况,概括其声韵调的特点,并配以声韵拼合表,指出新集镇方言与五河县方言的差异性,为五河方言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16.
五河县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五河民歌在载体和风格上都和其他地方的民歌有很大的区别。题材上有号子和小调,没有山歌。旋法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外来文化和原居民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之下,五河民歌呈现出既有一枝独秀又有百花齐放的特点。本文以几首民歌为代表性,分析其在旋法、调式调性、结构的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桐柏野生大豆幼苗对酸碱度的耐受程度,采用不同酸碱度(pH=3.0、4.0、5.0、6.0、7.0、8.0、9.0、10.0)处理野生大豆幼苗,观察处理后野生大豆幼苗生理及形态的变化,测定其平均株高、总湿重和干重,判断其对酸碱的耐受程度.结果显示:在8个pH梯度中,pH5.0、6.0、7.0、8.0、9.0条件下,野生大豆幼苗生长良好,pH为3.0、4.0和10.0的条件下,各项指标与其他pH条件下存在极显著差异;pH为3.0与4.0之间差异不显著;pH5.0、6.0、7.0、8.0、9.0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显示出桐柏野生大豆有较宽的酸碱耐受性,进一步说明野生大豆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Categorizations of multiracial individual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racial concepts. Children's (4–13 years) and adults', both White (Study 1) and Black (Study 2; = 387), categorizations of multiracial individuals were examined. White children (unlike Black children) more often categorized multiracial individuals as Black than as White in the absence of parentage information. White and Black adults (unlike children) more often categorized multiracial individuals as Black than as White, even when knowing the individuals' parentage. Children's rates of in‐group contact predicted their categorization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a tendency to categorize multiracial individuals as Black relative to White emerges early in development and results from perceptual biases in White children but ideological motives in White and Black adults.  相似文献   

19.
本土民歌与民族声乐教学是根和叶的关系,民歌是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五河民歌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一朵奇葩,其种类丰富,艺术手法多样,地方风格鲜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利用五河民歌资源,在声乐教学中开展特色教育,对于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和培养具有个性的声乐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