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包括以大学教师为主、中小学教师为辅的理论研究和以中小学教师为主、大学教师为辅的应用研究。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包含咨询合作方式、一对一的合作方式和中介合作方式。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应建立以校为本的合作研究机制,克服中小学教师层面、大学教师层面、中小学校长层面、资金、时间、信息和制度层面等问题,使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更加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具有丰富的教学情境资源,是培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基地,所以教师教育需要大学(University)与中小学(School)合作(简称U-S合作)。但在U-S合作中,中小学的路径依赖、评价机制以及组织边界等制约着U-S合作实效,使中小学陷入合作困境。要想走出困境,需要突破中小学"应试教育"之路径依赖,消减其参与U-S合作的取向性障碍;完善中小学的绩效工资制度,激励中小学教师参与U-S合作;拓展和规范中小学组织边界,赋予中小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发生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教育中的大学与中小学(U-S)合作本质上是一种协商性交易,合作需要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才能实现共生。教师教育大学化、一体化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教师教育范式转变,都要求大学谋求中小学的支持;同时,中小学组织更新、教师改变以及学生学习成就提升也需要大学支持;这种相互需求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提供必要性。此外,大学与中小学各自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则为双方合作提供可能。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共同构成了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U-S合作)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U-S合作虽然较为普遍与多样,但是只有为数甚少的合作达到了一定深度,尚存在诸多问题。建立共同愿景、加强文化融合、健全运行机制、践行驻校教师模式对有效推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需要大学与中小学(U—S)共生性合作。U-S共生性合作是教师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其动力机制是共同的合作目标与愿景,共生互依,共同的组织文化。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困境表现在大学与中小学的场域文化冲突,合作的组织管理制度的难以落实或缺失,合作中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大学与中小学不同的内部评价考核制度影响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大学教师教育自身存在的缺陷。解决的对策包括促进U-S合作中的文化融合,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大学的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6.
比较教育视野下着眼于学校改进的中小学校本教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教研是一种"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和为了学校"的教育研究,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学校改进为目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积极推行校本教研,重视中小学校本教研的政策与制度建设,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研能力的养成,注重教育科研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与中小学(U-S)合作是当前教师教育的一条有效出路。但目前我国教师教育U-S合作过程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合作中的异质性资源依赖感不强,合作主体的合法性认同严重不足,合作协调机制缺位。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U-S合作中的异质性资源,增强双方异质性资源依赖程度;赋予中小学教师教育义务并提升合作双方的利益共识,增强合作主体的合法性认同;构建政府统筹的U-S合作管理体制,规范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8.
U-S教师教育共同体:目标、机制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教师教育共同体(大学—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是由大学和中小学组成的,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教育资源共享为条件,基于外部制度安排和内部环境所建构的教师共同体。其目标是实现大学与中小学的共同发展。建立U-S教师教育共同体需要宏观安排、中观制度设计和微观制度创新,形成专业导向、特色发展、课堂中心、项目驱动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取决于高师院校教师的素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校本教研活动中的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伙伴合作研究备受关注。实践说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一条促进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高师院校在发挥为中小学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在一定的意义上促进了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取决于高师院校教师的素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校本教研活动中的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伙伴合作研究备受关注。实践说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一条促进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高师院校在发挥为中小学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在一定的意义上促进了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教师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主动加强学校与外界、教师个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教育专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一般教师等的有效整合,才能创新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现状,我们根据教育科学原理、理论和方法,为农村中小学开展开放型校本教研提出了"主题研讨式"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校本教研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既可调整和改进现行教学研究机制,调动和保护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教学创新积极性,又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我校从本世纪初即开始了对校本教学制度的探索与研究. 二、校本教研的研究原则 (一)形成特色 校本教研应贯穿于学校教学、管理等各个层面,逐渐形成学校工作的一个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一、U-S合作教研兴起的背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行政手段强力推进的。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在师范生培养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以大学为主导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无法满足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4.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已成必然趋势,U—S合作下的高师教师发展能够增进高师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提升高师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提升高师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但目前U—S合作成效不容乐观.处于U-S初级合作状态的高师院校,需要在合作文化、平台建立、制度机制建立、资源保障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发展需要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它不仅有利于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校本课程的不断改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政策基础,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但大学与中小学合作进行校本课程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行动研究的论著虽然时有发行,但是由于缺乏深入基层对中小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进行扎实研究,基础教育领域的广大教师在实施校本教研中仍然面临大量困惑。基于此,我们试图分析并解决中小学教师在校本教研中面临的问题,进而从根本上推进校本教研  相似文献   

17.
英国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各大学在U-S模式下开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注重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不断适应合格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并制订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统一的"平衡性"课程计划。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一是大学应与中小学校紧密合作;二是应适应中小学教师补给的实际需求;三是应体现职前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四是应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8.
如何确立中小学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性,是校本教研应当思考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从历史分析来看,校本教研源于行动研究,具有主体性、合作性和实践性特点.建立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是本文的基本观点.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是指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着眼教师真确性改变,在学校情境影响下形成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教师研究.可以从实践层面、组织层面和制度层面展开对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将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制度化,既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内在需要。那么,中小学应该建立怎样的校本教研制度呢?建立校本教研组织制度1.参与教研的人员的工作制度。包括校长、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和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2.教研组织工作制度。包括收集和编写学校教研专题指导信息的制度,调查本校教师教研需求的制度,确定本校(一学期或一学年)教研的重点方向、为本校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提供方法指导和专题指导的制度,定期组织教研交流…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本质上是理论促进实践变革的研究活动。依据理论在合作实践中的来源,可以把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应用模式,即基于专家成熟的理论变革实践;另一类是理论创生模式。理论创生模式是指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既是学校变革的过程,同时又是基于中小学实践中的问题优化,生成变革学校实践的理论的过程。合作双方以中小学校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者“浸入”中小学实践中,以归纳法,生成解决问题,变革学校发展的理念、思路与措施,既实现了中小学校的变革,又实现了理论的创生。模式的各要素在“理论创生”的实践运作中呈现出不同于理论应用模式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