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体备课的内容与范围 集体备课的内容大可到某一章、某一节,小到某一课或某一个环节.无论是一章一节或一课,都要备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目标:要明确目标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完成目标的措施和途径. 2.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什么?哪些地方要突出重点?难点有哪些?如何实破难点?采取哪些措施效果会更好? 3.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主要物理规律、主要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教师需要备课,要在上课前完成教学设计呢?道理很简单,教师需要清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但是我们常常发现许多教师在确定  相似文献   

3.
梁广交 《西藏教育》2010,(11):39-40
说课就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某一节课,向有关教师和其他听众述说其教学设想、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对其评说。即说者不仅要说出这节课教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教,而且要说出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理论依据。实际上,说课就是上课前的一种演习,就是教师将备课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置于集体的评讲中,把隐性思维显性化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继续教育活动。通过说课,让听者指出其在理论、教法、语言等各方面的不足,然后改进,适用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学科集体备课是将区域范围内某一学科相同年级的教师组织起来,开展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制订教学计划和目标、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法、编制作业练习和考查内容,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系列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  相似文献   

5.
小学音乐的反思性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反思。从成功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会成功?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学的设计与过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锦上  相似文献   

6.
<正>当下课铃声响后,刚刚结束的一节课是否成功,如何评价呢?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主要看这节课在备课时所设计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是否一一实现。如果课前设置的所有教学都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这节课基本上算成功。如果有一两个教学目标没有实现,这节课就是不成功的。如果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互不相干,这节课就是完全失败的课。当一节课的所有教学目标都实现之后,再讨论: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学方法选用得是否恰当?教  相似文献   

7.
<正> 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口头表述对某节课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说教什么,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是教师用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的一种述说,是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置于集体的监督之下,把隐性思维过程变为显性,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研活动,是集体备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加强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是适应当前历史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仅就改革历史教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功夫要下在备课上改进历史教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率如何 ,课前备课非常重要。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是多方面的 ,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备学生 ,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 ;二备目标 ,即明确教学目标 ;三备教材 ,即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 ;四备教法 ,即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课型…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技能目标: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情感目标:品读诗文,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重点、难点]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2.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主线“送别”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李白是怎样送别好朋友孟浩然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来细细体味。二、学习1、2自然段,品味“不去触动…  相似文献   

10.
因为要上对外展示课 ,学校组织语文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 ,内容是老舍先生的《草原》。讨论时 ,对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定位产生了分歧 ,并进行了争论。一方的观点认为情感态度目标应该定位为“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感受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理由是“蒙汉情深”应该是文本的价值取向 :“……不管说的是什么 ,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会心的是什么?“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课文的结尾引以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另一方的观点认为 ,本课情感态度目标应该定位为“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族人特有的…  相似文献   

11.
正怎样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活动结束后我这样回答:其实,每个老师上完了课问自己四个问题,就知道这堂课效率是否高.这就是"高效课堂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第一个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不是说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走到哪算哪,目标一定要明确.国家的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是最低标准,不论发达地区还是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某一或某几种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不是指如某些论者所认为的宽泛的语文教育目标.也不是着眼于语文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长远目标.更不是某本教材某一个具体模块的学习目标.而是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到底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什么.达到什么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开展典型教材研究构建反思型备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首轮课改实验校的经验启示我们、现代教学管理理论昭示我们: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把握课标、驾驭教材能力的有效手段;是课改实验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而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组织教师开展典型教材研究,则是保证集体备课质量,达到集体备课目的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程改革实验伊始,我们结合西丰县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了典型教材研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抓住了期初集体备课这一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一、典型教材研究的流程1.前瞻式学课。即组织备课教师观看一节课堂教学实况,或向教师提供一节类型、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备课就是"预",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英语教师尤其需要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以前大多是孤军奋战,教师自己备课,而现在很多学校都推行集体备课,由同年级的教师一起研讨教学方法和过程,效果十分不错。本文具体分析初中英语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一、集体备课的优势1.减轻教师负担,实现备课的高效性举例来说,对于某节课的备课,如果个体备课,单兵作战,则  相似文献   

15.
<正>1.充分备课1.1备课要关注从大方向到小细节大方向一是要研读课标,深刻理解新课标,特别是明确有的知识点要教还是不要教,教到什么程度等,一是要熟悉把握;二是要吃透教材,通读教材内容,熟悉教材中知识内容与前后知识上的联系,弄清教材内容是不是实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还有补充什么?哪些内容要渗透及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三是要紧紧抓住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把握好大的方向仅仅是不够的,还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节漂亮的“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课”。作者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等各方面,进行了充分分析和思考。精心设计了一堂学生爱上,教师“好”上,既达到教学目标,又有很好教学效果的课。作者还对备课、教学实施及学习资源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目前信息技术课中,如果没有确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讲授部分内容时会陷于这样的尴尬:如要求学生完成有关“鲁迅”的电子作品, 到底是语文课还是信息技术课?在这点的处理上, 作者的教学设计尤为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弟新 《考试周刊》2014,(44):145-145
<正>复习课是对已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并从中找出重点和规律的过程,也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掌握知识的核心和精华的过程。它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所以,复习课的好坏,直接关系教学目标完成的好坏。高三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国策。在进行最后的系统复习时,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应是针对某一课或某一节,而应该着眼于整本书,让目标贯穿整个复习过程。那么,高三政治课的复习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应该围绕"明确中心、突出重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学会审视自我。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指导书写"松"。)2.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朗读了课文,谁还记得这两棵松树分别住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9.
说课是近几年来在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教研活动中日渐兴盛的一种较好的教研活动形式,是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业务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是教师就某一具体教学课题,在充分、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向专家和同行说明本节课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  相似文献   

20.
集体备课是备好课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是实施新课程的呼唤,也是教师成长的要求。一方面,可以以集体备课为主,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备课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以课例研究为主,从而发挥教学建模优势,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一、集体备课更重于求异传统的集体备课思维指向求同,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五统一,即内容、目标、重难点、进度、练习统一,这确实能通过老教师的经验来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