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障碍新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于丽凤  高波 《图书馆杂志》2002,21(10):12-14
指出了阻碍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6种因素,即管理体制障碍、资金障碍、书目信息获取障碍、文献传递手段障碍、规则障碍和网络化障碍。提出了克服这些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CALIS文献传递系统中接收读者申请的情况,找到网络环境下高校读者一站式获取文献的障碍所在,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提高文献获取率的对策建议,包括图书馆创建一个功能强大、异构资源广泛的统一检索平台,与国内外相关文献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创建人性化的文献传递系统,以便广大读者全面、快捷地获取文献,对改进图书馆读者服务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校教师文献需求与服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了教师读者来图书馆的目的、利用文献类型、常用文献语种、利用文献年代、获取文献的途径和障碍,并对两种外文期刊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整个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网络信息的发展和读者获取全文文献的需求,在本馆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依托协作网络获取和传递全文文献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Internet上的灰色文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静 《图书馆杂志》2002,21(10):27-30
Internet的发展带来了灰色文献的数量和类型的增加,网上的灰色文献正在成为发展并得到高度重视的情报源。本文分析了网上的灰色文献的发展特征、文献类型、获取模式及几个灰色文献主要专业网站,简述了获取灰色文献的一般方式和搜索策略。  相似文献   

6.
严萍 《出版科学》2006,(5):46-51
本文以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网上科技文献利用情况"调查成果为依据,抽取部分样本,对教师群体利用网络科技文献的基本情况、获取和使用文献的主要途径、网上资源的用途和利用程度、使用者利用障碍和满意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对教师群体网上科技文献工作在内容供应、文献营销和读者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网上科技文献利用情况”调查成果为依据,对当中科研人员的问卷做了专门的分析。主要从科研人员获取和使用文献的主要途径、网上资源的用途和利用程度、科研人员的利用障碍和满意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开展营销活动;利用个性化服务提高用户忠实度;通过信息使用培训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馆际互借的业务流程,指出其发展中的文献传递障碍。接着阐述了电子文献传递的产生及特点,并从与文献传递的传统模式的比较中指出了其发展前景,最后明确了电子文献传递对馆际互借的影响,以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文献资源共享障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我国文献资源共享建设中所存在的思想、体制、经费、文献资源方面的障碍,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障碍的对策,即端正思想、健全共享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及数据库建设,使我国的文献资源共享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标准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印刷型标准文献的收藏利用,以及网络标准资源获取的有关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图书馆对残疾人的援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残疾人对图书馆信息的需求以及国外图书馆对残疾人服务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图书馆对残疾人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最终目的,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需认真研究图书馆人文氛围对读者的影响,努力改善图书馆外部、内部环境,在服务和管理上创新,注重读者的心理效应,建构图书馆人文氛围,为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创造优良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凸显出“以人为本”的时代已经到来,在“以人为本”从理念到现实跨越的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服务读者、服务教学、服务科研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职能。文章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对高校图书馆党员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通过高校图书馆的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等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图书馆员工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读者服务质量,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6.
Changes presented by cloud computing—shared computing services, applications, and storage available to end users via the Internet—have the potential to seriously alter how libraries provide services, not only remotely, but also within the physical library, specifically concerning challenges facing the typical desktop computing experience. Libraries have invested time and money in establishing an infrastructure to support a particular kind of computing experience, and advances in cloud computing may make this type of experience obsolete. One of the ways libraries have added value to their services has been by implementing library commons. A key component to these commons has been desktop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offers applications via a Web browser, meaning that the applications can run independently of the local hardware and operating system, calling into question the necessity of traditional desktop computing. As libraries have shown in the past, they have the capability to assess challenging situations and adapt to provide users a beneficial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欢 《晋图学刊》2008,(5):93-95
独立学院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馆模式的创新,突破了原有的概念和管理制度,与高校图书馆模式有融合,有改革。本文介绍了在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一些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专业"的概念分析入手,分别阐述了专业素质在从事图书馆职业、完成图书馆使命、履行图书馆内部管理职责和提高图书馆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加强图书馆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目前馆员队伍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实现馆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医药行业正在面临一场巨大的转折:大量药物陆续失去专利保护,进入仿制药行业;同时新的治疗作用的化合物实体发现的脚步在放缓,以生物标志物为前提的下一代医疗技术——个性化医疗已初露端倪。在这场转折中,行业面临着如何预警新的仿制药品种,如何提高新药研发效率,以及如何及时洞察个性化医疗中出现的新技术。信息的有效利用是顺利解决以上问题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在2008年我国启动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医药情报,提高专项经费的利用效率与成功率,也将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文章试图通过探讨如何利用信息的可视化分析技术,有效地将零散的信息,转化成有意义的情报,用以指导研发与政策策略的制定,更好地应对当前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动画角色的符号传达进行研究,力图挖掘动画角色的表现潜力,以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拓宽动画角色的审美研究。本文以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的互动关系模式作为理论的构架,将动画角色进行符号上的能指与所指划分,并综合消费社会理论,构建动画角色符号认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