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是中国人,我要用汉语发表演说1936年1月27日,一个大头的男孩在美国密执安州安亚柏市一所医院里降生了。他便是第3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丁肇中在谈及他自己的身世时曾十分诙谐地描述了他诞生在异国他乡的由来,他说:“我在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闻周刊》披露了一条举世瞩目的消息: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实验组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个消息震撼了沉寂十年的高能物理学界。它成为粒子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座巍峨的里程碑。 丁肇中的祖籍是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2月4日,丁肇中诞生在美国。他的青少年时代受到来自家庭的爱国主义和崇尚民主科学的思想教育,对于他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丁肇中出生不久,就被父母带回中国。当时正值抗日战争,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有受到完整的小学教育。1948年冬天,举家迁居台湾,他在台湾读完中学。他的一位中学…  相似文献   

3.
1976年,40岁的丁肇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他赴瑞典领奖之前,却因为坚持用中文书写演讲稿出现了一点意外。丁肇中年轻时就到美国留学,英语水平毋庸置疑。那他为什么一定要用中文书写演讲稿呢?原来,他曾经仔细翻阅过以往诺贝尔奖的有关资料,发现在众多获奖者答词中,竟然没有一份是用中文书写的。这使他的心情很不平静,所以他决定用中文书写。他的这一举动却遭到了来自许多方面的非议。首先出来反对的是美国有关部门的一位官员。他对丁肇中说:“你已经加入了美国籍,成了美国公民,所以用英文书写是理所当然的。”丁肇中却说:“我领奖是在瑞…  相似文献   

4.
丁肇中的祖籍是山东,母亲随父亲去美国留学期间生下了他。在中国故乡长大的丁肇中20岁时,又单身去美国求学,6年后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由于早产出生在美国,成了美国公民。但在心里,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1976年丁肇中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把获奖的研究成果——第4种夸克命名为“J粒子”,因为他觉得英文的“J”很像中文的“丁”。当他得知每一位诺贝尔  相似文献   

6.
我要用中文     
丁关海是丁肇中的父亲,1934 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王隽英是丁肇中的母亲,当年也在美国留学。他们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一心想把丁肇中生在中国,但是因为早产这个意外,丁肇中成了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 在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物理学界一直认为物质的最小结构是由 3 种夸克组成,但是丁肇中却不相信只有三种。他通过长期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组成物质的第 4 种最小结构。因为中文的“丁”与英文的“J”很相像,所以丁肇中便把这个新发现的粒子命名为“J粒子”。 1976 年 10 月 18 日,丁肇…  相似文献   

7.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由于母亲意外早产而出生在美国, 成了美国公民。但在心里,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1976年丁肇中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把获奖的研究成 果--第四种夸克命为"J粒子",因为他觉得英文的"J"很像中文 的"丁"。当得知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要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他便决定在那极其庄严而神圣的时刻自己要用中文发言,让中国 人和能听懂中文的人分享自己的自豪、幸福和快乐。 他把自己的决定郑重地通知给瑞典皇家科学院,通知写得十  相似文献   

8.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由于母亲意外早产出生在美国,成了美国公民.但在心里,他一直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丁关海是丁肇中的父亲,1934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王隽英是丁肇中的母亲,当年也在美国留学。他们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一心想把丁肇中生在中国,但是因为早产这个意外,丁肇中成了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  相似文献   

10.
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由于母亲意外早产出生在美国,成了美国公民。但在心里,他一直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1.
丁肇中先生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市。1936年出生在美国,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1977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他的最杰出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讲述的正是丁肇中中学时代的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2.
我要用中文     
蒋光宇 《下一代》2014,(10):6-7
丁观海是丁肇中的父亲,1934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王隽英是丁肇中的母亲,当年也在美国留学。他们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一心想把丁肇中生在中国。但是,因为早产,丁肇中成了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物理学界一直认为物质的最小结构是由3种夸克组成,但是丁肇中却不相信。  相似文献   

13.
蒋光宇 《小读者》2011,(10):38-39
丁观海是丁肇中的父亲.1934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王隽英是丁肇中的母亲,当年也在美国留学。他们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一心想把丁肇中生在中国。但是因为意外早产,丁肇中成了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物理学界一直认为物质的最小结构是由3种夸克组成.  相似文献   

14.
丁肇中出身于革命志士和知识分子家庭,他的外祖父王以成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土木建筑专业,受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中牺牲,母亲王隽英是丁肇中最敬爱的人,1960年病逝于美国,她临终前留下遗言:“爱祖国、爱科学,双爱双荣”。  相似文献   

15.
英涛 《高中生之友》2012,(22):37-38
丁肇中是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父亲丁观海、母亲王隽英皆任教于大学。丁观海1934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而王隽英当年也是在美国留学。他们本想把丁肇中生在中国,但是因为王隽英意外早产,丁肇中成了美国公民。  相似文献   

16.
丁肇中先生是华裔著名物理学家,他早在197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个华裔诺贝尔奖得主,那年他40岁。很多人认为丁肇中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来看看丁肇中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丁肇中先生是知名华裔物理学家,他早在197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个华裔诺贝尔得主,那年他年仅40岁。很多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那是因为他是个天才。真的是这样吗?丁肇中先生访问其故乡的山东大学时,有学生问他,他取  相似文献   

18.
丁肇中出生在地灵人杰的山东半岛日照县城涛雒镇的一个书香之家。这个书香之家的长辈是那么擅长教育,尤其是丁肇中的当教授的父亲丁观海。虽然他回答人们问他如何培养得诺贝尔奖的儿子时只有一句话:“不管他!”但我们只要沿着丁肇中成长的足迹,就可以知道他对儿子的引导、放手、信任和朋友式的尊重,对于丁肇中成长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编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出生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以后严谨治学和缜密地从事研究实验的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美国工作期间,他说:“在汉堡,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他没有任何不良的生活习惯,他十分敬佩法拉第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其所走过的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20.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出生2个月后,父母就把他带回到中国。他12岁时,随全家迁往台湾。1956年他20岁时只身赴美,进密执安大学,于1962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了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