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中学校长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呢?经过6年的任职实践,我们感受是: 一、忠诚教育,讲严求实 教师要“为人师表”,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是学生的楷模,是教师的带路人。校长这特殊作用能否显示,取决于校长是否具备忠诚教育、讲严求实、甘当公仆的职业道德。 真正做到甘当人民公仆,我认为必须具备“二心”。 一是事业心。职中校长肩负着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全面发展,又要让学生能掌握一二项实用技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完成此使命,必须热爱职教,这是办好学校的  相似文献   

2.
李岚清同志指出:“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校长受党和人民的委托,担一校之重任,负一校之全责,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人物。而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是校长搞好学校工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要办好学校,校长必须与教师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工作上同干。根据笔者担任基层校长16年的切身体会,做好教师思想工作在做到上述“四同”的基础上,坚持“五个三”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其主要管理对象是教师.没有教师学校就不成其为学校.要办好学校就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教师.因此,对教师的科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好这项任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协调是关键.关系协调好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一顺百顺,反之,就会寸步难行.本文仅就我任校长以来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1)要协调好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就必须严以律己.俗语说:“言行正,无令自行.”校长是教师的带头人.校长的言行处处对教师起着示范作用.校长的“身教”是对教师的无声命令.因此,校长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教师们的尊敬、信赖和拥护,从而提高自己的威信,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校长的能力不单是他本来就有的,还有部分是“借”来的。从哪里“借”来的呢?从自己“手下”“借”来的,从广大教师中“借”来的。力量深藏在广大教师之中,潜伏在广大教师之中,孕育在广大教师之中,教师的拥护就是领导能力和领导力量的根源。一个校长如果学会“借力”,能把深藏在、潜伏在、蕴育在广大教师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办好一所好学校,当一名好校长。相反,一个校长如果不会“借力”,教师消极工作,没有凝聚力,一所学校注定要毁灭。校长怎样才能学会“借力”呢?  相似文献   

5.
校长作为最基层教育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 者,官位不高,权力不大,但位置重要,责任重大。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可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校长。 一校之长,如果不会用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很难把学校办好。校长要办好学校,必须依靠教师,因为教师直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学校的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这就要求校长有顾全大局的谋略,时时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千方百计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知人善用,任人唯贤”,一个优秀的校长,不仅要了解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名校长,如何让自己在任期内带动全体教师不断进步,让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真正使自己成为学校之魂?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四心二意”: 平常心。当上校长仍有一颗平常心,保持教师的本色,就能设身处地站在教师的角度看问题,尊重教师。实际上,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无私心灵的反映,是正直、坦荡心灵的流露。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学校工作中的教育主体,没有教师,学校就不能成其为学校;要办好学校必须依靠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要办好每所学校,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积极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素质,这是根本大计。一、培养提高教师的必要性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的“爆炸性”...  相似文献   

8.
一个学校的领导要想把学校搞好,就必须上靠政策,下靠教师,努力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变为教师的行动。如何能做到这一点?这就需靠校长有“三能”本领,即能出主意,能用人,能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办群众满意的学校,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办社会满意的学校,办学生满意的学校"是许多学校的办学目标。要使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满意,首先要做到教师对自己的学校满意。如果一所学校,连本校的教师都满是厌倦,满腹牢骚,那么这所学校怎能有好的发展?怎么能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教师是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第一资源,让教师对学校满意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校长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人物。“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就能办一所好学校。”作为校长必须以“好校长”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给广大教师创立一个和谐民主、愉悦而又充满竞争、团结向上的优良环境,运用法、德、情于学校管理中,以求得最佳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学校管理本质上是人的管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因此,以人为本,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一、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和谐氛围办好学校,必须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对师生员工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治校之“法”。学校的管理制度及其建设,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在现代教…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归根到底就是人的管理,要办好学校,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研究的教师队伍。一个好校长在管理中必须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努力在“人”的问题上做文章,重点抓好“做好人,用好人,管好人”三个层面,做到三维一体,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亲和力  “亲和力”是与人交往的基本素质。校长的亲和力是指校长与教师交往中大家所感受到的自然流露的亲切感、宽容、豁达、善解人意。具备亲和力的人 ,工作的合作伙伴较多 ,办事易成功。这就是常说的“朋友多了好办事”。校长的职责是办好学校 ,其主要依赖的对象是教师 ,其次为家长、学生和社会力量。如果校长把教师、家长当成办好学校的合作伙伴 ,把学生当成朋友 ,相互理解 ,相互配合 ,就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办学环境 ,学校的工作就会顺利得多。我在校长的位置上 ,始终与教师、学生、家长友好相处 ,注意做到 :在管理中是校长 ,在教师…  相似文献   

14.
李岚清同志指出:“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校长受党和人民的委托,担一校之重任,负一校之全责,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人物。而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是校长搞好学校工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要办好学校,校长必须与教师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工作上同干。  相似文献   

15.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他有七个子女,长大以后个个走上了革命道路,这是陈鹤琴注重教育方法的结果。 陈鹤琴在要求孩子们有礼貌的同时自己先做到对孩子们有礼貌。孩子们帮他做了每一件小事后,他一定要说“谢谢”。他外出办事离家时总要对孩子们说“再见”。孩子们在这样的气氛中长大,待人接物都能做到诚恳和蔼、谦恭有礼。在孩子们刚懂事的时候,陈鹤琴就教育他们:“要想到他人,照顾他人。”兄弟姐妹中谁生了病,陈鹤琴就带头和孩子们一起对其细心照顾,并给他做好吃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培养造就四化建设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搞好学校管理,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关键。在学校管理的许多方面,都必须注意管理有“度”。这个“度”,就是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要注意适度、程度、尺度。如制订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学校规章制度,对教师工作的要求,对教材的学校要求等,都必须提出恰如其分的指标。太低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教育改革的实施,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太高了,超越客观实际的可能性,就会使教师或感到高不可攀而失去信心,或为追求“高标准”而加班加点,不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学校管理主要应掌握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一是掌握好教师管理的“度”。教学“五认真”(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考核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是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提高教学质量,这“五认真”当然是越认真越好。钻研教材,花的时间越多越好,备课教案越详细越好,上课水平越高越好,辅导学生次数越多越好。但学校管理者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向教师提出必须做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经过努力能做到的较高的要求。某小学经过多年实践,在备课上提出:教学内容要具体,教学要求要明确,教学过程程序要清楚,  相似文献   

17.
学校管理归根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因此要做到以教师为本。也就是说,管理的核心是人,要办好学校,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在"人"的问题上做文章,把广大教师凝聚在管理者的周围,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作  相似文献   

18.
“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这是对教师语言的具体要求。“说话通俗化”。就是要把一些不容易懂的道理、概念、定义、定理,说得浅显易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所授的内容有真正透彻的理解。把教材真正“吃透”,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学才能用自己的话深入浅出地讲,才能做到通俗易懂。既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又能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说话要做到通俗易懂,常常离不开比喻。形象生动和恰如其分的比喻,往往能使一个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例如:讲3小时+5小时就直接把2与5相加得8小时。这种方法可…  相似文献   

19.
提高管理水平,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特别是要有一位好校长。实践证明,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做到“不偏”、“不贪”、“率先垂范”,这是校长治校的三件法宝。  相似文献   

20.
刘美云 《江西教育》2006,(10):28-29
要办好教育,人才是关键,要办好学校,教师是根本。俗话说得好:“干金易得,一将难求。”师资问题,是农村教育的重要问题,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办不出“高质量的学校。为此,校长应该把引进师资、留住教师看成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