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老师今天刻意地打扮了一下,平时的淡妆今天稍微浓了一些,她最喜欢的那套西装也仔仔细细地熨了一遍。因为一个现场教学观摩课要在她班里进行,而且听课的不仅有外校教师,还有市里的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丁零零……”随着铃声,王老师快步走上讲台。“同学们好!”“老师好!”由于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听课,教室里比平时安静了许多,教学双方也很快进入了角色。“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肺’字。‘肺’的左右结构是,左边一个‘月’字,右边一个‘市’字。张雯同学,请你说说为什么‘肺’用‘月’字旁?”“因为‘肺’是…  相似文献   

2.
一次语文课,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知所措,便责怪他们:“我经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如果用心去读,去感悟,怎么解答不出来呢?多简单的问题中医!”教室里更静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可我读了不止三次了,还是不能理解。‘阅读’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3.
王老师今天刻意地打扮了一下,平时的淡妆今天稍微浓了一些,她最喜欢的那套西装也仔仔细细地熨了一遍。因为一个现场教学观摩课要在她班里进行,而且听课的不仅有外校教师,还有市里的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丁零零……”随着铃声,王老师快步走上讲台。 “同学们好!”“老师好!”由于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听课,教室里比平时安静了许多,教学双方也很快进入了角色。“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肺’字。‘肺’的左右结构是左边一个‘月’字,右边一个‘市’字。张雯同学,请你说说为什么‘肺’用‘月’字旁?”“因为‘肺’是我们人体上的一…  相似文献   

4.
微格情境学习完了《分数的意义》,徐老师说:“现在我们大家总结一下,我们都学到了什么?”学生们一个个把手举起来。一生:“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就是分数的意义。”师:“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你能具体地说说吗?”一生:“老师,我来说。分数的意义,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一生:“我来补充。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是用来表示单位‘1’平均分以后得到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师:“还有谁来说?”一生:“我们还学到了单位‘1’的概念,知道了单位‘1’和自然数‘1’不同。”师:“还有吗?”学生们都皱起了眉头,再没有举手的。师:“想想…  相似文献   

5.
教师正在给学生讲解“纷纷扬扬”一词。教师首先请学生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一个学生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飘洒得多而杂乱”。教师点头赞许,之后对大家说:“对这个词语的意思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它的要点有三个:一是多,二是乱,三是飘洒。符合这三个要点的事物,就可用‘纷纷扬扬’来形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纷纷扬扬’作口头造句。要求是:第一,要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想一想描写哪些事物可以使用‘纷纷扬扬’,说得越多越好;第二,造句的内容前后不得重复,就是说后造句的同学不得再用先造句的同学已经说过的事物进行造句。”教室里…  相似文献   

6.
有位学生向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卖炭翁’中的‘翁’字是什么意思?”“老头呀。”古代人称多大年纪为‘翁’?”“六十岁以上吧。”“六十岁以上男子只能称‘翁’吗?”“不,还有‘叟’,‘父(甫)’,‘花甲’,‘古稀’,等等。”“不能称‘公’吗?”“不能,‘公’是对中年男子的敬称。青少年男子一般敬称为‘郎’,老年男子一般敬称为‘翁’。”  相似文献   

7.
呵护童心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堂语文课上,教学《乡戏》这篇课文(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一位学生提问:“‘逢年过节’的‘逢’是什么意思?”一位女生兴致勃勃地答道:“是‘每逢佳节’……”见她说不下去了,我提议“将它代进去——‘每逢佳节’年过节。”“哈哈哈……”一阵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8.
红色蝴蝶结     
陆利芳 《作文》2023,(6):54-57
<正>席文静刚从食堂回到教室,坐在前排的余同学就转过头来对她说:“小席子,你的同桌被方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啊?”席文静诧异地问,“方老师叫郝晓翠去干啥?好事还是坏事?”“大概率是坏事。”余同学回答,“我听方老师的意思,似乎是嫌郝晓翠戴的头花太鲜艳了,用她的话说,那叫‘花里胡哨’。”席文静蒙了,戴朵头花就花里胡哨了?好吧,她承认,她送给郝晓翠的蝴蝶结发饰确实走夸张路线,但也不至于不让戴吧?席文静“噌”地站起来,说:“我去看看!”话音未落,人已经冲到了教室门口。  相似文献   

9.
解詞的教訓     
教师说:“‘似乎’是很象的意思。”学生抄下来了。他日造句曰:“我似乎我的媽媽。”教师說:“‘永垂不朽’是精神永存的意思”。学生抄下来了。他日写信給在部队里的哥哥说:“祝你永垂不朽,”教师說:“‘波澜壮闊’是大規模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朱华贤 《师道》2005,(9):43-44
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在分析完课内容之后,她说:“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学生们有的木然,有的互相看看,有的埋头不语,无一人举手。见无人响应,老师又重复了一遍。停了一会儿,一个平时很爱举手的虎头虎脑的男生终于站了起来问:“老师,课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五小节义说‘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前面说必须‘纹丝不动’,后面怎么能‘扭转头一看’?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相似文献   

11.
去年春夏之交的一天,女儿喜滋滋地告诉我,她被老师封为“古诗词形象大使”了。 “上《浙江之潮》的时候,老师问有谁知道哪些诗句的‘之’和‘浙江之潮’的‘之’意思一样的?我举手说,‘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之’和它的意思一样的。老师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说我会背《将进酒》。老师让我背了一遍,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眼神。于是,老师高兴地叫我为‘古诗词形象大使’。”  相似文献   

12.
时下网络上流行故意写错别字或歪曲字词本意的风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一本五年级学生的作文本上,有一段描写流浪狗的句子:“这个小狗浑身都是泥巴,身上有几处已经掉光了毛,头上长着脓疮,真是可爱啊!”老师无奈地解释说:“这个‘可爱’就是可怜没人爱的意思。”一段描写菜贩和中年大婶吵架的文字更是令人看得莫名其妙:“她把手抱在已经发福的肚子上,仰着一张如花似玉的脸唾沫四溅地骂着克扣斤两的菜贩。”老师苦笑:“我问这孩子‘如花似玉’是什么意思时,学生竟然说:‘就是形容人很丑,如花椒,似芋头的意思。’”还有一道改…  相似文献   

13.
幽默小故事     
“妈妈,今天老师问我,我还有没有兄弟姐妹会来这所学校上学。”“你的老师人真好,那你告诉她你是独生子了吧,她后来怎么说的?”“她说‘谢天谢地!’。”  相似文献   

14.
名言     
教师在课堂里提问:“‘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这句话谁说的?知道的请举手。”隔了一会儿,才有人用不熟练的英语答道:“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对,同学们,刚才回答的是日本学生。你们生在美国回答不出,而来自遥远的日本的学生却能回答,多么可怜哟!”“把日本人干掉!”教室里传来一声怪叫,教师气得脸通红。“谁?这是谁说的?”沉默了一会,教室里的一角有人回答道:“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名言@连诗诗$广东省大埔县古镇赤坑村赤坑小学!514259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该学习生字“掰”了。认读字音、识记字形、分析字义,我正按部就班地边引导边讲解,学生马小华忽然站起来问:“老师,‘掰’有反义词吗?”是啊,“掰”有反义词吗?说实在的,我还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为避免尴尬,我稳了稳情绪,又把皮球踢给了马小华:“你说呢?”“我想‘掰’应该有反义词。”马小华扑闪着眼睛说。“哦?说来听听。”此时我已无力控制课堂,只能任其发展了。“‘掰’的反义词与‘掰’的结构相似,两边各有一个‘手’字,中间应该是‘分’的反义词‘合’字,它表示双手合拢的意思。”马小华边说边做了一个两手并…  相似文献   

16.
黄荣华 《上海教育》2010,(20):37-37
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报告会”上,81岁高龄的于老师花了不少时间谈自己从教59年来的失误与遗憾。她又一次谈到了“骂学生”事件:“虽然我骂他骂得很有‘艺术’,用的也是反诘句式,但没想到有好几位同学在周记里对我提出了批评。有位同学写道:‘我们都听得出,你是在骂那个学生,你还像不像个教师?还配不配做教师?”’对这件事情,于老师在79岁时写的回忆录《岁月如歌》中这样说:“我记了一辈子,教训深刻,不断叩问自己的灵魂,要努力提升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问道:“‘相’和‘将’分别指谁?”学生顺利作答:“‘蔺相如’和‘廉颇”’。我刚想顺势板书,可脑瓜像卡了壳似的,“蔺相如”的“蔺”字,想不起来怎么写了。心想:“瞎写吧,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招来学生的嘲笑。翻书吧,又怕耽误时间,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板书,看老师写的‘蔺’字正确吗?”我刚一写完,教室里就沸腾了。“老师,写错了!”“那谁来教教老师?”“上边是个‘艹’,下边是‘门’。‘门’里面是个‘住’多一横。”同学们争着发言,一笔一画教得甚是认真,好像生怕教不会我这个老师似的。我认真地写着,很快,一个大大的、工工整整的“蔺”字就诞生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连声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可以当我的老师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微笑。我看大家意犹未尽。又使出一招:“‘廉颇’这两个字更不好写。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教教大家呀?”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急匆匆地打开课本找“廉颇”去了。很快,一只只小手就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一(四)班有个小朋友叫“罗兰”,我想:世界上发明第一枚邮票的人不是叫罗兰·希尔吗?我把这告诉了她。我还问她:“你觉得是‘罗兰’好听,还是‘希尔’好听呢?”罗兰想了一下,说:“还是‘罗兰’好听一点,因为是我妈妈给我取的。”我说:“我叫你罗兰·希尔好吗?”她笑了。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搞错了。英国人的姓名和我们中国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把姓放在后面,名字放在前面。‘罗兰’是他的名字,‘希尔’是他的姓。不过,台湾有个女作家也叫‘罗兰’。”哇,一下子冒出了三个“罗兰”,真有意思。我的名…  相似文献   

19.
地名的简称     
放假了,小布布想去上海。在上海的姑妈听说小布布要来,于是,给她发来了这样一条短信:“何时抵沪?” “咦?”看到短信,小布布蒙了,“什么意思?‘沪’是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20.
今天连续两节语文课。上课铃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这时,还有几个同学在走道上打闹。我走上讲台,教室里安静下来,那几个学生听到没声音了,也迅速跑回自己的座位。怎样调动学生情绪上好这两节课呢?我灵机一动,脑子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梦”。于是,我故作神秘地说:“同学们,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美梦’,你们猜,我梦见谁了?”果然,大家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人人都在心里嘀咕:“老师到底梦见谁了?”谁也愿意老师梦到他(她)啊。我接着自豪地说:“我梦到咱们全班同学了。在梦里,同学们上课坐得端端正正的,听讲非常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