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理念在较长时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积累、沉淀、凝结和提炼,是一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所在。学校文化的打造就是要形成一种凝聚学校成员的核心理念,并将这一核心理念体现在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中,辐射到教育教学活动、师生行为和学校管理中,实现"内化于心,外显于形,取效于行,固化于制"。可以说,核心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统领全校成员的精神动力,是落实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核心理念是一所学校核心的价值追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嘉兴市秀城教育集团的核心理念是培养有智慧的人。秀城教育集团学校核心理念建设的思路包括核心理念的概念化建设和具体化建设两个方面。秀城教育集团学校核心理念建设和文化管理不仅重视培育基于本学校核心理念的共同的价值观,而且重视让文化管理中的文化来规范学校的制度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如果将文化的浸润比作是特色学校的地基和环境,那么,核心理念就是依托这地基并在特定的环境中拔地而起的高塔之塔尖。能够对师生起到浸润心田,熏陶涵养的文化是一个结构异常严密的系统,该系统"顶层设计"是以核心理念为引领,结合教育基本规律,融合学校诉求整合而成的理念系统。它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校风。一所学校的理念系统和制度系统是隐性的"纲",隶属于学校的精神文化系统,借助时间的力量沉淀为学校的隐性文化;环境文化系统、视觉文化系统是显性的"目",隶属于学校的物质文化系统,随着岁月的推移、各方面力量的汇聚,外露为学校的显性文化。一所学校能成为特色学校甚或是特色品牌学校,必然会纲举而目张。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在理念引领和文化浸润下的特色学校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自创办以来,就以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使命感为动力,确:立了较高的办学目标,致力于学校的兴盛和发展。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提炼,创建了以“博”为核心的文化战略工程,将办学的核心理念归结为一个“博”字。  相似文献   

5.
新型优质学校是一个能够自我生长的生命系统,具有改革自身的主动意识、相对独立而稳定的自我变革系统、支持学校自主发展的配套机制。学校办学主张将校长的教育智慧灌注其中,是学校成长系统的导航器和主要内驱力。提炼、论证和落实学校办学主张是建设新型优质学校的重要途径。建立制度、现实调研、确定方向、提出草案、教育试验、重复验证是提炼和论证办学主张的基本步骤。以办学主张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统摄学校文化建设,引导课堂革新,改进学校管理模式,是落实学校办学主张、推进新型优质学校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体育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推动体育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首都体育学院根据其特征,挖掘、培养学校精神,树立办学核心理念,打造了一批校园文化精品。  相似文献   

7.
刘献君  周进 《教育研究》2012,(11):50-55
中国大学发展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明确的核心理念。建构大学核心理念有利于大学提高办学理性认识,改善大学同质化现象,适应社会整合诉求,保障大学基业长青和思想独立。大学核心理念体现了大学活动的基础性法则与深层信念,每所大学都应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理解,把握核心文化、核心价值、核心目标、大学使命与共同愿景等五个维度,创建各具特色的大学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8.
如何塑造优秀企业文化:提炼核心理念并扩展为理念体系加以宣讲;把经过提炼的理念体系转化为相应的制度;进行宣传导入,让员工接受文化理念。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本企业经营特点和发展进行;塑造企业文化应该是一把手工程;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应从点滴做起;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师生认同群体价值观与核心理念,生动地反映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现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提升学校品味、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优秀的学校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视野,成为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师生认同群体价值观与核心理念,生动地反映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现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提升学校品味、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优秀的学校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视野,成为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要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能否实现如上目标,作为幼儿园内部来说,关键是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能否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否从关注文本转化到关注儿童。所谓关注文本,是指教师只重视参阅,选用已有的教学参考、教师用书、课程方案等资料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并按预先的计划来检查教的效果。所谓关注儿童,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时期、空间时间均能了解儿童的原有基础、兴趣爱好、特点、智慧策略等,追求科学…  相似文献   

12.
劝返作为引渡的替代性措施之一,早在2007年的胡星案中就成功使用过。劝返较引渡和引渡的其他替代性措施,确实存在一系列优势,但它的困境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前提性条件的具备何其艰难;其是否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应认定为自首;为何杨湘洪至今未被劝返。总之,充分比较劝返的利弊之后,我们是否继续不遗余力地对劝返措施进行提倡,如果提倡的话,如何提倡,则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A while ago,I was treated to a couple of pampering weeks in the beautiful mountains of Santa Barbara,California.I had asked my friends if I could stay in their guest house for the time I was finishing a book I was working on.  相似文献   

14.
Why are so many teachers reluctant to make talking to parents a priority? In the Warnock Report, the 1981 Education Act and, more recently, the Fish Report teachers were urged to form 'partnerships' with parents. Yet very litt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is direction with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Neil Dawson and Brenda McHugh are two ILEA teachers who have been using a family systems approach in the Marlborongh Family Service Education Unit for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in north west London. In this article they explore the question, 'Why is it so difficult?' and share their ideas and experiences of possibl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5.
16.
谁能够想到在中学时代学业并不出色的Killy能够最终有一天踏上海外求学的旅途.在与《英语沙龙》杂志外籍专家Brad的邮件往来六年后,Killy终于来到了相距一个太平洋的加拿大. 对于Killy来说,踏上这全新的求学之路有些突然.因为不久前她还是一名有着三年教学经验的英语老师.虽然深爱她的职业,但有时候对未知渴望和对自身的要求,让她时常关注与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曾说过"回也非助我者也"的话,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与孔、颜同时代的人也不这样认为。颜回在道德修养、传道、守道、弘道,团结门人及思想方法等方面对孔子多所助益。孔子也曾说过颜回在"仁"、"信"方面要强于自己,又径直称之为"圣人",这些都说明"回也非助我者也"这一句并不能概括孔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使得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观的冲击下,学校德育面临许多困境。只有变“强迫服从”为“教会选择”才能使学校德育摆脱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唱歌活动中存在的发声问题,就如何指导学生应用“头声发声法”而获得优美、动听且富有光泽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录取新生不报到,严重影响了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扰乱了普通高校正常的招生工作秩序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侵害了部分求学心切的落榜生的升学权益,为冒名顶替、弄虚作假者提供了便利条件。该文认真了分析这些新生不报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