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钰 《考试周刊》2007,(32):31-32
在诗歌教学中,欣赏诗歌思想内容时应注重诗歌本身的内容、诗歌所处的时代的风貌、诗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风格、诗歌前面的"序"、诗歌作品思想感情的多样性及诗人创作风格个别性等等。  相似文献   

2.
牛靖超 《成才之路》2013,(20):78-78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真实生动反映生活,因此诗歌具有表情性。诗歌是诗作者对客观现实的形象的反映,因此诗歌具有反映生活的形象性。诗歌是铿锵悦耳和谐动听的韵歌,因此诗歌具有音乐性。诗歌是高度浓缩的精炼的语言艺术的精华,因此诗歌具有语言的精炼,生动,形象性。诗歌的外在形式是分行排列的,因此诗歌具有结构美、层次美、图画美、建筑美。结合诗歌的这些特点,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努力创设情  相似文献   

3.
诗歌的多义性是诗歌教学的重、难点。诗歌的多义性可分为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底蕴义和言外义。在诗歌多义性的教学中,要善于比较揣摩,弄清诗歌的多义性;从修辞手法切入,把握诗歌的双关义、象征义、比喻义;探索源流,把握诗歌的情韵义;联想补充,把握诗歌的言外义;剖析创作技巧与背景,把握诗歌的底蕴义。  相似文献   

4.
王芳 《考试周刊》2012,(35):19-20
中国诗歌批评理论中的诗言志、诗言情及意境说,既可解读中国诗歌作品,又可赏析英文诗歌。美国乡村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简洁的语言风格、质朴的诗歌主题恰好契合了中国诗歌道法自然、诗言情的美学思想。本文运用中国传统诗歌批评理论解读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从中国诗歌美学的角度欣赏西方诗作,从中体会中国诗歌美学框架中英文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学形式,简单的诗歌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人们往往通过诗歌来抒情,言志。诗歌中最为重要的是意象和韵律的处理。但在翻译时,读者是否能够顺利的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怎么进行诗歌翻译。诗歌翻译与别的文学体裁不同处是,诗歌不仅仅讲究内涵更多的是诗歌的韵律、诗歌中的各种修辞以及意象的如何处理。本文从诗歌意象、诗歌内涵、以及诗歌的修辞等方面入手来谈谈诗歌翻译的相关策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观点对于诗歌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轻叩诗歌的大门”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古代诗歌教学,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读懂诗歌大意、赏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歌表达技巧五方面,阐述了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总结了古代诗歌阅读和鉴赏的要领.  相似文献   

8.
刘启英 《考试周刊》2011,(66):10-1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诗歌语言往往精炼传神、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因此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针对诗歌语言的特点和鉴赏要求.作者结合几个例子,试从诗歌语言鉴赏的考查形式和解题技巧等方面加以阐述,以突破鉴赏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鉴赏要素: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境美、诗歌的象征手法。教师通过对这几个因素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海报--把诗劲铆足 "轻叩诗歌的大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转型期,中国当下诗歌有许多问题值得进行深人的学术思考,比如诗歌形式、诗歌交流、诗与生活、诗歌传统、诗歌流派、诗歌市场、涛人悟性、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创作自由、诗人自我、诗歌功能等,都是这方面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古至今,中国诗坛创造了许多奇迹: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奇迹,它们高耸于文学的高原之上;白话进入诗歌是奇迹,它拓展了诗歌的空间,开始了诗歌的新纪元;朦胧诗是奇迹,它打破了诗歌的封闭状态,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手法;口语进入诗歌也是奇迹,它解构了诗歌的传统主张,开启了诗歌的新生之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诗歌形态与诗歌精神发生了很  相似文献   

13.
诗歌的多义性是诗歌教学的重、难点。诗歌的多义性可分为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底蕴义和言外义。在诗歌多义性的教学中 ,要善于比较揣摩 ,弄清诗歌的多义性 ;从修辞手法切入 ,把握诗歌的双关义、象征义、比喻义 ;探索源流 ,把握诗歌的情韵义 ;联想补充 ,把握诗歌的言外义 ;剖析创作技巧与背景 ,把握诗歌的底蕴义  相似文献   

14.
诗歌翻译是有难度的.很多因素造成了诗歌的可译性限度,但对此限度有一些调节机制.从诗歌翻译者和诗歌这两个方面分析了诗歌可译性限度的调节机制.为了做好诗歌翻译工作,诗歌翻译者可以阅读大量的诗歌作品,充分认识中西诗歌的差异,可以认真地学习诗歌翻译理论,可以不断地在诗歌翻译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技巧,还可以向国内外同行借鉴和学习.诗歌中的典故、陌生意象在异域读者头脑中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渐被认知的过程.一些优秀的诗歌要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也离不开诗歌翻译工作.诗歌的可译性限度受到这些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西晋文学家夏侯湛的诗歌多数亡佚,结合夏侯湛现存的十首诗歌及史料中关于其亡佚作品的论述,全面考证和评述夏侯湛的三言体诗歌、四言体诗歌、五言体诗歌及楚辞体诗歌。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诗歌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诗歌鉴赏中,对诗歌特定意象中深厚意蕴的充分了解和分析,决定着我们对诗歌的抒情脉络、主题甚至言外之旨的把握.无论是解读诗歌还是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教师都应注重结合意象的蕴涵来进入诗歌、探究诗歌.  相似文献   

17.
诗歌的赏析     
诗歌赏析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诗歌赏析的要领,提高诗歌赏析效率。一、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诗的情意都是凭借诗歌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诗歌的形象包括人、事、物、景等。叙事诗,例如:白居易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古代诗歌教学一体化的教改实践,将诗歌欣赏理论、诗歌作品解析和中学诗歌教学法三方面的教学内容融为了一体,对各种教学策略、各种教学方法、各种诗歌理念和诗歌教学模式做到了兼收并蓄,灵活运用,基本改变了古代诗歌教学内容分散化和教学效果低成效的状态,达到了使学生具备诗歌这一特殊文学体裁的诗学理论知识、作品鉴赏能力和相关艺术素养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是一个诗歌单元,这是初中阶段第二个诗歌单元。学生们在初二时已经学习过一个单元的诗歌,并学习了知识短文《谈谈诗歌》,了解了诗歌的一些基本常识,如诗歌用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诗歌的语言精练、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等等。但是本单元较之于  相似文献   

20.
旅游英语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其中的诗歌翻译更是特殊中的特殊.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以传播中国诗歌文化为目的,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社会属性、诗歌的情感以及诗歌中的典故四个方面对旅游英语翻译中诗歌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