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从理论上解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原因,以及其形成规律,多方面剖析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然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对青少年不良心理的预防和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田荷梅 《科教文汇》2010,(33):168-169
在青少年中有一种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生活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的现象,即"心理孤儿"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一心理问题的形成,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又有环境的因素。因此,家庭、社会和学校应该予以重视,分析其原因,寻求减少这一现象的对策,使青少年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綦松波 《科教文汇》2013,(23):164-16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观念都在变化。其中青少年的消费观也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并且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正确的消费价值观的形成,也反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青少年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对未来消费文化的构成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当代青少年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并且带来了各种不利的影响,所以对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探析,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消费心态。本文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消费心理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分析了影响我国青少年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并从内外因方面探讨和提出了班主任对中学生正确积极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立 《百科知识》2004,(9):34-35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经常涉及人际交往话题,这是由于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危机都与人际交往问题有联系。在咨询中,他们会谈到各自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而这些问题和困惑许多是由于人际交往的心理误区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廖惠珍 《内江科技》2011,32(9):48-48,40
为了解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心理韧性和总体幸福感的相关关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韧性和总体幸福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青少年运动员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户口所在地的运动员在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是独生子女以及运动等级对他们的心理弹性并没有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总体幸福感在性别、户口所在地、运动等级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青少年运动员总体幸福感和心理弹性的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主旋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国内有关机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存在着某些障碍和疾患及由此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本文针对目前我校学生的现状提出了"预防小学生不良心理及行为形成的对策",并进行了实践尝试,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通过具体措施,落实环节,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改变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构筑了他们的快乐心灵,对预防不良心理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赵国秋  孙建胜  骆宏 《科技通报》2000,16(Z1):144-147
介绍了我国青少年心理卫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青少年发展规律的、维护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对策,明确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任务是心理预防、心理咨询及心理诊断和矫正。并通过杭州的实践来研究对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胡倩 《内江科技》2008,29(3):167-168
文章运用体育心理学知识,分析了运动训练中青少年运动员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其不同态度。依据现代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运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针对运动训练中青少年运动员产生的心理挫折进行相应的控制,为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罗志红 《知识窗》2010,(2X):40-41
目的:探讨成人与青少年患者的口腔正畸心理;方法:将近3年48例年龄7~38岁的正畸患者,对其7种最常见的正畸心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人与青少年患者仅在怕痛一种心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成人与青少年患者大多数正畸心理是相同或相似的,仅在个别的心理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冲击。本文主要从青少年上网的现状及心理原因进行综述,从而提出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对策,以确保青少年在正确、积极的网络信息引导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是青少年心理需求在网络交际中的反映,是社会思潮、网络特点和“青少年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特点表现为:兼容性、不稳定性、简约性、形象性、非规范性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心理归因分析主要有自我意识、性意识、丰富的想象和从众心理等几个方面。规范网络语言的根本在于重视青少年心理需求研究,营造满足正当需求和引导不正当需求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普查了1455名藏族高中生心理适应性水平现状,从家庭结构的角度探讨青少年心理适应性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牧区和农区的藏族青少年在生理适应、情绪适应、社会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心理适应性量表总分的生源地差异边缘显著(P=0.07);(2)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藏族青少年在生理适应、学习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生理适应方面,传统家庭>核心家庭和特殊家庭;学习适应方面,核心家庭>特殊家庭>传统家庭。不同的家庭结构影响着藏族青少年的心理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有力支撑。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害羞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树立自信心、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阐述了青少年克服害羞心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流行音乐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青少年是流行音乐的忠实爱好者和推崇者,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影响起到举足轻重作用。流行音乐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紧紧抓住它有利的一面,使喜爱流行音乐的青少年朋友们从中得到启迪,让流行音乐成为青少年的好朋友伴随他们更加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傅新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191+20-191,20
以现代跨栏跑的技术特点为视角,分析了青少年跨栏跑运动员赛前的一般生理和心理规律,提出了对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特提出青少年受挫后的心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海兰 《科教文汇》2020,(9):169-170,17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青少年犯罪也与网络有较大的相关性,网络导致青少年情感缺失、社交障碍、道德水准下降。由于网络的影响,青少年存在着人的需要、动机、认知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极大的消极作用。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需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建设,完善青少年监管过程中的道德法制建设,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已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只有建立了系统化的预防措施才能使有效预防由于网络原因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人类心理水平的提高与人类不断的实践相联系,技术创新心理通过不断创新实践而不断做出了可塑性的改变.并不断趋向成熟。所以,创新心理的形成不能超过实践决定论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9.
马锐捷  李辉 《科教文汇》2010,(25):175-177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28.9%。2008、2009年10~29岁网民所占比例分别为66.7%和60.4%。2009年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在全国网民学历结构对比中分别占8.8%、26.8%、40.2%。近年来,随着青少年网民人数的迅速增加,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而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这些由于模仿网游故事情节、维持网游消费等原因而导致的诸多治安、刑事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瘾"、"网络沉迷"一时间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本文从网络游戏所具备的特点出发,结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对网游之瘾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心理问题己经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隐患",学生是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这一日益严重的客观现实已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本文在考察学生心理危机日趋严重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并对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内容及策略、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