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中学生物学》2005,21(4):31-31
自然式探究(naturalistic inquiry)评价模式是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及符号互动等理论之基础上的。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认为,科学(严格意义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仅是人类许多种求知方法中的一种,评价的最佳方式是在自然背景下对社会行动进行现场研究并作出描述。它不主张采用固定的研究方法,它的主要特征包括:注重自然情境的研究;注重定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的产生滞后于教育、艺术和科学,其内涵和外延不能涵盖,排斥文化中教育,艺术和科学的内容,所以它不能作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朝代的标志,科学的产生早于文字,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革命性改造或突破,科学融贯于物质财富创造过程,共概念涵盖了精神财富中教育,艺术和文字诸方面,所以它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进代的标志,陶作为远古人类最早创造的非自然状态物质组成的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它的出现成为人类进入科学时代的显著座标,同时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范围内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这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理想和科学模式,这个理论函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产业,它的持续发展是最为紧迫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育与高等教育本质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教育与高等教育本质的讨论文辅相作为教育科学,它的基本理论问题有二:一是什么是教育?二是如何进行教育?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正是前者要回答的。尽管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要说清它的本质,却仍然是见...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学理论建构的科学主义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主义(Scientism,又译唯科学主义)作为一种科学观,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观,它在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的鼓舞下,试图在所有的知识领域里都贯彻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认为既然科学对自然的解释是成功的,那么它必定适合于人类社会,适合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为此极力主张将已经建立起的科学概念和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并以此作为其科学化的标志。在这种思潮影响下,教育学理论建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科学主义倾向。为此,揭示这一倾向的来源、基础和表现,并指出一条超越之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大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大与可持续发展赵克林一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也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角度首先提出来的,它对教育的发展同样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观相适应,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文明活动的日益昌盛,创造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着,而且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创造发明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活动中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活动,而创造学正是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创造学将提供和指导人类在各个实践领域内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它也将为进一步开发人类的创造能力,促使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科学的功能郭淑新,双伍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成果;它作为通过理论和实践而沉淀下来的、符合逻辑的系统方法,成为人们通向未知领域的桥梁。科学不仅仅指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社...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全新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不能等同于自然科学;技术和科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科学产生技术;生产力中的科技含量是以作为劳动者的单个的人和作为劳动资料的物为载体的,科技力量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自然的力,人类只有建立健全的社会制度,才能保证科技为人类服务,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本质在于认识自然.科学的目的是为人类社会造福,科学的境界是对美的不懈追求,科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科学必将走进一个求真、臻善、崇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现代艺术设计,是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审美创造活动,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构思和计划,是科学、艺术和经济有机统一的创造性活动。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时代的标志。在当今国际社会激烈竞争中,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其设计是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经济效益。经济、实用、美观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科研》2002,(Z1):108-118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数学科学本身就来自人类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活动的认识.人类再用它来理解自然与社会,用它来解决自然与社会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科学指南──读马恩论宗教问题札记茆永福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古老而又普遍,至今依然存在,并在社会和人生的各方面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宗教哲学认为最高的真理是上帝的存在;对于自然宗教则认为神灵是自然的主宰;宗教道德的最...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科学在自然观、科学观、思维方式和终极意义上展示了对现代科学的超越,它开辟的新视野对当今人类处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科技与社会的困境和寻求科学新的发展道路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人和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探讨了人和自然关系演进的历史过翟,指出在早期社会,原始人屈从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原始的统一;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对自然的认识逐渐深化,并从自然的压迫和束缚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放,表现为一种迂回的统一;科学的发展加速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产生了人是自然的主人的观念,出现了人和自然的思辨的辩证统一,研究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教育词典     
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自然式探究(naturalisticinquiry)评价模式是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及符号互动等理论之基础上的。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认为,科学(严格意义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仅是人类许多种求知方法中的一种,评价的最佳方式是在自然背景下对社会行动进行现场研究并作出描述。它不主张采用固定的研究方法,它的主要特征包括:注重自然情境的研究;注重定性的研究方法;注重从事实归纳中获取理论;注重个案分析;注重缄默的或不言而喻的知识;研究设计是逐渐形成的等。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可以分为…  相似文献   

17.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科学含义 艰苦奋斗精神,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其本质意义上讲,是一种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它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艰苦奋斗的物化成果。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主要是指人们为了理想和事业英勇拼搏的精神品格。其价值意义,最根本的是要求  相似文献   

18.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它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在古代社会,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于自然界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包括生命现象难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说明.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物学知识有了更多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是人类面向21世纪必然作出的战略选择。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反思文明发展历程的理论成就。从实质上看,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它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观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20.
美是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一种自由形式,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存在于社会、自然等各个领域。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它深深地蕴含了科学美。下面笔者就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作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