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期以来,会议新闻太多、太滥,成为人们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的一大顽症。许多会议新闻的写法一般是这样的:××会议于××日在××举行。××在会议上讲了话,××强调指出……会议认为……会议要求……会议号召……参加会议的还有……这种新闻的表现方式的确让人望而生畏,避之惟恐不及。可以说,这种新闻也迫切需要挤水分。正因为如此,《挤“水分”》这篇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录音特写,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我们试从三个层面作出分析: 首先,在政治层面上,《挤“水分”》是对数字出干部、数字出政绩腐败现象的深刻而生…  相似文献   

2.
积本人在报社工作多年之经验,总结出会议报道的“模糊公式”,供借鉴、参考。会议新闻=“×月×日,××××(单位)在××××(地方)举行××××会议(标题)。  相似文献   

3.
套句要不得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不少新闻稿中,字里行间,款式布局常见如下这种套句。××(领导)改变了……受到了群众好评。××(单位)改善了……受到了群众欢迎。××(科技人员)改革了……作出了贡献。大凡性质相同的新闻,皆有类似的开头和结尾。当然不是说这些话就是帮话,而是用的太多、太滥、太俗,成了风,成了套。也许有人会说,写新闻不是要求简短、精练吗?用上这一句可以省不少笔墨。诚然,这些话的“概括性”倒是很强的。它虽然可以使篇章短,却不能使文字精。这样的概括除了使人感觉报道内容空洞之外还能给读者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沈云骏 《新闻知识》2001,(11):25-25
“报纸上大多会议不爱看”,常有读者说这话。笔者只能报之以“苦脑人的笑”,而扪心自问,办报人又何赏满意呢?翻阅全国各党报,几乎无日不会,而已不止三会五会,并普遍占有版面重要位置,拖拉又长,把多少读者需要、感兴趣的新闻挤出一版。多而长且不说,在形式上又呆涩死板,“×时×地召开×会,××××等领导参加会议”一类八股味式的导语,多年来几乎每月都可抓到数条,在内容上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也不多,如此状况,怎能叫人加爱于会议新闻呢?笔者的上面这一番议论似乎是要否定会议新闻。非也,是事实如此,也是笔者议题的由头。…  相似文献   

5.
园地员通讯     
××系统日前召开经验交流会,会上有五位同志介绍了经验。出席会议的有××书记,×××长×××长。××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他……要求……他强调……”. 这是近日在一家报纸上看到的新闻,读后心头不禁发问,究竟谁是这一会议的主角?无疑,经验介绍者应该唱上角。那为什么新闻报道会“喧宾夺主”呢? 记得周总理生前曾对记者说过,不要把镜头对着我们,要面向群众。为什么时至今日,有些会议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新闻媒体在播报新闻、特别是播报突发性事件新闻时, 经常出现不交代具体时间的“×××(书记、市长、领导或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到记者发稿时……”、“截至记者发稿时……”这类语言形式。对这种语言形式,笔者有点武断地认为:大为不妥,不该使用。首先,这类语言形式是模糊语言,表达意义不逼真、不清晰、不精细、不准确。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 模糊语言是新闻报道的一大禁忌,往往会有损新闻价值。其次,运用这类模糊语言形式,有时还会有损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比如:某市油气库发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去看望一对老夫妇,他们正收听某地方电台广播。有则寻物启事说:“不慎将××市×××号房产证丢失……”老妇很惋惜,“哎!‘不慎将’这个人真马虎,好几次广播他丢东西了。”老汉说:“那天××(省)电台广播××市的新闻,不知为什么老说‘该死’(该市)”。对此,我们不能责怪二老的文化和欣赏水平,也无意挑剔这家电台的毛病,而应反思的是:正确运用广播语言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有必要经常谈论和认真研究。早在1946年我国广播电台创建之初的《工作细则》就明确规定:“用字用词要力求念起来一听就懂,对于文言或难懂字句,要加必要的通…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与新闻工作(上)·····~一戴邦1.(l)美国的新闻自由与限制(上)……王春元1.(5)周恩来与新闻工作(下)···“··一戴邦2.(l)美国的新闻自由与限制(下)……王春元2.(4)关于“新闻自由”的三点思考……庞际昌2.(7)新闻舆论战线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思考····································……坦言3.(l)观世界风云鼓中华志气·········……江洪3.(4)中宣部召开座谈会邀请首都主要新闻潍位负责人交流学习贯彻江泽民、李瑞环同急关于新闻工作重要讲话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报9月23日消息:9月18日××区政府领导及该区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带领执法队伍强行拆除××旧菜场附近两旁的违章建筑……笔者所见这些违章简易搭盖都是个体饮食和杂货摊点、该报9月26日又一则新闻是,该市××菜市场秩序整治见效,对原有影响交通,脏乱差的菜场进行了搬迁,新迁的菜场摊点整齐,迅  相似文献   

10.
老档案工作者座谈会专栏中国档案学会在京召开老档案工作者座谈会………………………………………王信功3·3关于加强档案馆建设的几点思考———在老档案工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王明哲3·5积极实现由传统档案工作向信息化档案工作的转变———在老档案工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冯子直3·8当前全国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在老档案工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刘国能3·13中国档案学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专栏中国档案学会五届二次…  相似文献   

11.
一、个别上级领导的“名位心理”。新闻媒介要报道会议,要看会议质量及其新闻价值。但是有少数领导同志关心的是“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银屏上有影”。有位县领导,不论大会小会、业务会,工作会,只要他到会讲话,即使插话,县广播电台也必须冠之“重要讲话”放在“头条”作“重头报道”。有一次,县广播电台只在新闻最后提了一句“×××也在会上讲了话”,就很不高兴。第二天一上班,便把宣传部长、广播电视局长、电台台长找去,追查原因。有这种心理的领导同志,要跳出“个人”圈子,从会议目的、社会效益、群众心理、群众利益出发,支持和理解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新闻特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写作体裁.它的基本特点是,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进行集中的描绘,生动而形象地“再现”现实生活中某些场面和人物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的作用,是一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报道体裁所代替不了的. 所以,捷克斯洛伐克的杰出新闻记者尤利乌斯·伏契克在一篇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的不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 ,常被以下两类舆论监督的报道所困惑 :“去年 ,我市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 ,共查处县处级领导干部5人 ,科局级干部26人。某镇主要负责同志受贿12万元 ,被依法立案查处……”“××县××乡×村×组村民×××、××、×××、×××因赌博 ,昨天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并被收缴赌资720元……”孤立地看这两则曝光新闻 ,是客观公正、无可非议的 ;但对照起来看 ,其不公正性就一目了然了 :31个贪官 ,连一个单位、一个姓名都未点到 ,举了一个受贿12万元的事例 ,也只是点到“某镇”为止 ,而且还称之为“同志” ;而四…  相似文献   

14.
通杨 《新闻界》2003,(5):48-48
7月10日,南方一家报纸披露,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利用职务之便和手中之权买官卖官,疯狂敛财2385万元,涉及领导干部260多人,属举国罕见:某局副局长A奉献100万元;某县级市市委副书记B进贡50万元;某县县长C送上30万元……同月底,另一家媒体报道,昨天下雨歇工,安徽籍民工×××、××、×××、×××4人(恕笔者实在不忍心再点他们的名),在本市怡园建筑工地聚众赌博,被市公安机关当场抓获,收缴赌资720元……孤立地看这两则曝光新闻,似乎是客观公正、无可非议的,但对照起来看,其不公正性就一目了然了:一大串贪官“神龙见首不见尾”,连…  相似文献   

15.
作为县(市)级广播台,对于县(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其它部委办局召开的各种会议,是需要及时报道的。但现在不少会议新闻无新意、少内容,不能吸引听众。许多听众一针见血地批评:会议新闻所占的比例大,写作笔法老一套。笔者长期从事机关会议采访,积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会议新闻的笔法:  相似文献   

16.
全国档案学会秘书长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霍力华5·2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推进改革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在全国档案学会秘书长座谈会上的讲话………………………………………王信功5·3档案理论与历史文件与档案关系研究分歧探源……………谭培1·2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修正与发展…………………………………………黄霄羽1·6档案价值定义述论………………………张贵华1·10档案管理伦理剖析………………………傅登舟1·14从文化的观念层面看我国档案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天津是我国北方近代报纸发展较早的城市。周恩来同志的早期新闻活动是从天津开始的,刘少奇同志曾在天津领导过革命斗争和文化斗争。天津的新闻事业在我国新闻业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近年以来,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在开展征集新闻史料的工作中,作出了努力,取得了成果。为了向天津的同志们学习,我们于六月中旬去了一次天津,走访了几位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并同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共同召开了一次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参加的座谈会。这次座谈会开得畅所欲言,很有收获。  相似文献   

18.
读报拾零     
预告新闻要控制报纸上常见一些预告新闻。例如,某报今年初发表一篇新闻《×处商品房建设顺利》称:“到年底24幢……住宅楼可全部竣工。……配套的中、小学、幼儿园、粮店、煤店等工程也将在三月份全面动工。”这条新闻大部分内容是预告。新闻应是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只有特别重大、而且确有把握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单位、部门召开的新闻报道工作总结会、评比会上,看到那里的领导同志重视宣传报道工作,笔者感到欣喜,同时,又听说给通讯员下达用稿指标,不由得产生一点隐忧。“新年,要求在市级报刊、广播中用稿××篇,在省以上报刊、广播中用稿××篇”,听了那个指标数,我为他们那里的通讯员发愁,“哪有那么多的报道线索、新闻题材呢?”任何工作,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总归不行。通讯报道工作指明任务,给点压力,这也有好处,可促使通讯员经常开动脑筋,提高通讯员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起点上谱写新的篇章……………………………01·04开创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本刊评论员06·06依法治档的重要举措……………………本刊评论员07·062005年十大档案新闻……………………本刊编辑部01·18流动档案馆等02·0403·0404·0405·0406·0407·0408·0409·0410·046911·0412·04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京召开………………陆杰01·05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报告…毛福民01·06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视察省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