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习语文,需要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需要跟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深入领会其中丰富的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按照语言文字的描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展开想象,把文字转换成为浮现在脑子里的一幅幅画像。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近年来,我在古诗词教学中作了初步尝试。下面,我以《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启示     
明北辰 《辅导员》2014,(13):78-78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砖缝里顽强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童……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生命是人间最宝贵的东西。有一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一只苍蝇飞来飞去,落在我的手臂上,我一巴掌打下去,这只苍蝇灵巧地躲开了,我气愤极了,在旁边静静地等待时机,趁这只苍蝇一不留神一伸手捉住了它。  相似文献   

3.
一张实习照     
2009年1月,当交往多年的刘天赋将他刚出版的诗集《梦歌》送给我和老伴赛琴时,我们都很高兴。这不仅因为《梦歌》中有我为该书写的序言,而且还因为书中精选的12幅照片中,有两幅是与我密切相关的:第一幅是作者其夫人分别站在我的左右的合照,  相似文献   

4.
学画回忆     
小小 《初中生》2007,(11):41-44
那时候我们在私塾中弄画,同在现在社会里抽鸦片一样,是不敢公开的。我好像是一个土贩或私售灯吸的,同学们好像是上了瘾的鸦片鬼,大家在暗头里作勾当。先生在馆的时候,我们把画具和画都藏好,大家一摇一摆地读《幼学》书;等到下午,照例一个大块头来拖先生出去吃茶了,我们便拿出来弄画。我先一幅幅地印出来,然后一幅幅地涂颜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赵庆 《幼儿教育》2003,(4):30-30
美术活动结束了,面对孩子们的一幅幅“精美作品”,我不禁想起了以前我上幼儿园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认识凡高     
美术理论家陈方既先生问我,为什么不写塞尚?我认为,尽管塞尚的绘画成就似乎比凡高大:他改变了传统透视方法,最大可能的按照平衡原理在有限的面积展示了更丰富的物体,成为现代绘画的开山鼻祖。但十九世纪的大师中,凡高较塞尚的知名度广泛得多;一幅《向日葵》,拍卖近八千万美元,一幅《加歇医生像》拍卖八千多万美元,创造现代单幅油画拍卖值的顶峰。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老师教我们做种子粘贴画,做一幅什么好呢?我左思右想,决定做一幅“温馨之家”图,因为拥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95年3月6日,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天,它给我带来了一个永远也不能愈合的伤疤,就在那一天,我的父母离异了。从那以后,妈妈再也没  相似文献   

8.
这节课教学何其芳的《秋天》,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首诗.课堂上我充满激情地朗读诗歌,让学生闭上眼睛尽情地想象诗中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我读书的声音刚停,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了。我还没来得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他们已经叽叽喳喳地说开了。  相似文献   

9.
五月的诗意     
五月,一个风清云淡,生机勃勃的季节。独眼龙我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到处是鸟语花香,到处是姹紫嫣红。也许是受这大好春光的影响,我在最近阅读学生自由来稿时,格外留意了有关描写春景的章,同学们在作中,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之图。首先映人我眼帘的是湖北随州曾都二中冯坤璞同学的《春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记得我第一次走近她是在一个明媚的春天。我带着一群一年级的娃娃去郊游。孩子们满脸兴奋,我问:“孩子,你们看到了什么?”“小花……小草……小牛……小羊……”“那么就用你的小手把它们画出来吧!”孩子们趴在草地上用手中的油画棒在纸上画呀,涂呀。一会儿,一幅幅杰作诞生了:红花、绿草、黄牛、白羊……看着孩子们用胖乎乎的小手举起的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我就对他们说:“请在上面写上2004年3月20日。”就这样,她开始在孩子的心中萌芽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馆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相似文献   

12.
“我为你的收获而高兴”课例“我喜欢老师让我自己讲。”“我喜欢,因为我发了言。”“我喜欢,因为我很高兴”……这是成都市实验小学一年级2班的孩子们学了《乌鸦喝水》一课后的感受。执教的陆枋老师一改过去“按顺序看图——说图——学文”的老套路。课伊始,孩子们便围成了六个小组,陆老师发给了每个小组3幅图(①乌鸦找水喝;②乌鸦找到了水,但喝不着;③乌鸦喝着水了)和1张白纸,让孩子们看图、思考、贴图、写话。“请每个小组的孩子仔细看图,想一想,这3幅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议一议,这个故事应当有几幅图比较好,再按顺序…  相似文献   

13.
神游俄罗斯     
张奉连 《留学生》2014,(22):50-50
也许是因为曾留学苏联的外祖父的生动描述打动了我的心扉,从幼年起,我就一直梦想着去苏联一游。几十年后,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尽管苏联早已解体,变成了俄罗斯。 从海参崴到圣彼得堡,从贝加尔湖到伏尔加河,从西伯利亚原始森林到乌拉尔山脉……置身于俄罗斯广袤的绿色原野,只见那低垂的天际纯净如洗,悬挂在上面的白云仿佛伸手可及,变幻出一幅幅令人炫目的美丽图案,我不禁有些飘飘然。幸亏脚边晶亮蜿蜒的小溪、远处起伏的山脉,为我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勾勒出了空间感。然而,当我想着赶紧钻进一个村落寻找人间的感觉时,才发现广阔的原野上绝少屋影和人迹。我只能从远处悠闲吃草的牛群,推想着白云深处的人家了。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现代的称谓,过去则称为教书先生。其实,我倒觉得“教书先生”更能直逼“教师”职业的本义。“教师”这个职业,天然地和“书”有着撕扯不断的联系,语言教师尤其如此。就我而言,一生似乎注定了要和“书”结缘,读书、教书、写书,构成了我生命的三原色,描绘了我生命历程的一幅又一幅图画。回首过  相似文献   

15.
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如同在赏一幅幅画。教学中,我和学生一同走进江南的冬景,欣赏江南的美景,感受江南的悠闲。本就学生所鉴赏的课第七段做了课堂实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唐娟 《四川教育》2005,(11):42-42
“唐老师,我画了一幅画,送给您!”我从成堆的作本中抬起头来,一看,又是我班那个聪明活泼的小郑坤。我接过这幅充满童趣的画,连声说:“谢谢!”他抿嘴一笑,跑开了。  相似文献   

17.
我的梦     
2017号太阳,当你走过了很远很远的路程的时候,我也已经做了一个长长的很美很美的梦。我梦到南极,一个透明的世界,那里,皑皑的白雪绵延到世界的尽头。企鹅们住在一座冰筑的城堡里,它们邀请我进去,参观城堡雄伟的大厅,一条环形的滑梯通向二楼、三楼、四楼……长长的走廊里挂着一幅幅凹凸有致的冰画,当我走过它们面前的时候,冰画里的小...  相似文献   

18.
徐海贝 《辅导员》2010,(9):54-54
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我曾画过一幅画,它被我称为另类艺术。  相似文献   

19.
父爱如禅     
我感到一只手轻轻地却又深深地一下一下地推着我。睁开眼,朦朦胧胧中,父亲如冬晨河岸的枯树桩般正站在我的床边。我懵懂着爬起来,周围的鼾声起伏如小河的波浪,别的新生还在甜美地睡着,远大而美好的前程为他们的梦乡舒展开怎样一幅幅海阔天空的画卷哪!  相似文献   

20.
七、八年前,我初次走进周璟女士的画室,便被一幅幅清丽婉约、晶莹剔透的古代仕女工笔画所吸引,惊艳之余,曾以《红妆一顾一回新》为题作过报道。新颖别致的“双面画”从此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周璟。认识她的双面画,今年中秋节刚过,我再次采访了济南画院女画家周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