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开双翼才能腾飞——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状况和思考刘国正去年春天,我看到关于宜昌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一些材料,有柳暗花明之感,很想来一次走马观花。今年春天如愿以偿。在宜昌市各级领导的热情支持和安排下,调查研究非常顺利。十二天,走访了十所...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文老师,五年来我积极投身于宜昌市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实验,兹结合我的探索,将这一课题的特点及实验收获简述如下: 一、“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精髓:“打通由课内向课外的训练渠道”。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实验课题已经历了五个春秋的实践,受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及全国中语会的极大关注和支持。五年来,宜昌市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和教研员做了大量工作,课题实验已遍及城乡,初具规模,的确很不容易。但是,该项课题实  相似文献   

4.
1998年4月13日下午,刘国正先生在宜昌市六中会议室挥毫写下了唐诗人王维的一行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以赠宜昌六中。国正先生用王维诗句,盛赞了目前在宜昌市方兴未艾的“初中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实验,对这项实验寄予了无限希望。此前,刘国正...  相似文献   

5.
一、课题创意: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语文特级教师余蕾二、课题名称:“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①三、实验假说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刘国正先生“生活语文观”的指导下,通过“课内外有机衔接”的方式,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把师生拉出“苦海”让教学进入“化境”——特级教师余蕾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实验评介●湖北省秭归县教研室何启贤霍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之所以有前进的动力,靠的是有人不安于现状;至于满足的人,总是局囿于旧框框之内。”宜昌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  相似文献   

7.
一、课题提出 吕叔湘先生曾说:“每逢在某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考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问题的途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课题实验的提出正是这“退一步”的结果。该课题的总设计者——宜昌市特级教师余蕾老帅曾这样说:“面对语  相似文献   

8.
1998年4月17日至4月20日,全国中语会会长、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及人民教育出版社顾振彪、张德平、王本华,以及湖北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雷秋山、史绍典,在“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课题实验负责人、特级教师余蕾的陪同下,对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开展的“课内外衔接”课题实验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近十年,但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尽如人意,有很多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异议或批评。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是不容置疑的,"少讲多练"也是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十多年前宜昌市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余蕾先生倡导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是语文教改课题,它得到了全国中语会会长刘国正先生及语文教育界其他一些权威人士的肯定和支持,并且在实践中经受了风雨的洗礼,因而有其鲜活的生命力。然而,如果对这一教改课题的理解失之偏颇,具体操作中就难免会偏离正常轨道,步入误区。这样,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极有可能形成比传统语文教学更难堪的局面。因此,极有步出这些误区的必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几个误区加以剖析,以期走出误区,步入正常轨道。请初中语文教学同仁和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改革通过课内与课外衔接的方式进行,目的是通过讲求课内外衔接,有效地促进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形成,推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教改实验中,本着“立足课内,经营课外,由课内辐射课外,由课外扩展课内”的“大语文”实验宗旨,在课堂教学中既突出了训练主线,拓宽了教学内容,还重视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训练。以阅读教学为例,我们由“例子”展开,成倍、成几倍地增加阅读量,并在一篇“例子”教学完之后.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循着“例子”的相关内容和人物线索精心设计好“结尾”,将学生的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扩展到课外,使之成为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组成部分的文学社团活动,宜昌市在特级教师余蕾先生的指导下起步较早。近几年来,他们把文学社团活动纳入了“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研究的范畴,在“四大支柱”(刘国正先生语)的行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一九九八年始,我校作为福建省课改实验校之一,率先大胆学习和推广湖北省宜昌市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模式。我们从大量的实验案例中探索、总结出了“四层八步”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模式:所谓“四层”,是指施教一篇课文的四大环节,所谓“八步”是指贯穿在上述四大环节中的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加强语文"课内外衔接"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把课内教学的"一滴水"放在课外生活的"海洋"里才不会干涸。那么怎样加强语文"课内外衔接"能力训练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为"找点——架线——铺板——过桥"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八年始 ,我校作为福建省课改实验校之一 ,率先大胆学习和推广湖北省宜昌市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模式。我们从大量的实验案例中探索、总结出了“四层八步”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模式 :所谓“四层” ,是指施教一篇课文的四大环节 ,所谓“八步”是指贯穿在上述四大环节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四层八步”指“课前感知———课前听说———训练展示目标———例证目标———学生指导———迁移运用———创造提高———课外延伸。”几年的课改实验有序、稳步地推进 ,实验也初见成效 ,语文教学呈现出崭新的局面。我们深感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实现小学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呢?以教材信息为基点,促进课内外衔接迁移;以单元主题为触点,深化课内外衔接迁移;以教学内容为拐点,延伸课内外衔接迁移;以文章作者为原点,衍化课内外衔接迁移;以学生兴趣为散点,优化课内外衔接迁移。引领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宜昌市语文中考实行开卷考试三年来,引起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几年的探索,使我们对开卷考试从形式到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实践的收获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说:我们的探索是有价值的。2001年,宜昌市正式实施中考开卷。这是十年课内外衔接实验的结晶,是厚积而薄发。试卷明确分为书写、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废止标准化试题;大幅度压缩客观题,充分突出读写地位。在命题理念上充分体现课内外衔接思想。2002年,《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更坚定了我们进一步探索开放式评价规律的信念。明确提出“变考试为展示”的命题主张,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  相似文献   

18.
11月的宜昌,红日高照,暖如初春。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暨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研讨会于11月24日至26日在宜昌举行。这是一次语文教学的盛会。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部分成员、教育部基教司课程处的领导同志、全国中语会的主要负责同志、人教社中语室的主要负责同志、湖北省教研室、中语会的负责同志以及部分语文教学杂志社的负责同志、部分省市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在评价湖北宜昌"课内外街接语文能力训练"教学改革课题时指出:"教室的四壁,应是多孔的海绵,不应是水泥的隔离层。我一向认为,语文教学一  相似文献   

20.
新的教学大纲、新的教材呼唤富有创新性的语文课堂教学 ,同时根据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通过课内外衔接 ,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 ,提高学生健全素质的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