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孟威 《新闻战线》2012,(3):84-86
2011年,媒介融合成为产业主旋律:技术与产业的融合,"三网融合"的推进,"物联互联"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等。这一切催生出更多值得关注的网络新媒体理论和实践话题,推动了有  相似文献   

2.
金佳  殷帆 《新闻世界》2012,(5):175-176
本文以2011年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中关于新媒体研究的论文为对象,分别从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等方面对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
近五年,国内媒介融合研究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媒介融合的现状和问题、媒介融合规制、媒介融合的动因、路径以及媒介融合的社会效应等多个方面展开。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对现象的归纳和总结多于对本质的分析和探索;学界普遍对媒介融合的边界进行了大范围地扩张和延伸,媒介融合研究整体呈现"业务化、表象化和现象化"的特征。因此,对媒介融合的探索应重新回归到媒介融合本质的思索上,跳出"产业形态"或"新闻传播形态"的研究,从社会形态变革的角度重新审视媒介融合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4.
以2006—2011年C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164篇中国媒介融合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为双重视角,对目前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的现状,包括论文发表数量、发表的期刊、主要研究机构和作者、高频关键词及研究主题结构、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山布局之年,中国社会经济和媒体广告业将掀开新篇章。2010年初启动的三网融合正式带动我国电视媒体进入产业全面升级时期;与此同时,新兴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更深层次的融合与促进,不断推动着媒体传播的长远发展;高端传播渠道、新兴传播渠道与营销渠道下沉,则进一步强化了目标受众群精确定位并细分的需求。"媒介融合""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媒业的快速演进和发展,中国修辞学研究经过上世纪后20年的过渡,在新世纪明显呈现出与传播学融合的趋势,甚至可以称之为"媒介转向",并已形成媒介学与修辞学相交叉的媒介修辞学的学科雏形。囿于知识系统、教育体制及专业区隔的规约,媒介修辞研究目前还存在一些缺憾和问题。在全球修辞学语境下,中国媒介修辞学将在专业化、综合性研究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理论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改变了传媒生态。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更趋多元与个性化,媒介融合被提上日程。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中央提出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视听新媒体的深层融合,借助广电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视听新媒体的综合实力,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传统广播积极进军新媒体领域,拓展传播渠道,谋求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冉华  李杉 《当代传播》2015,(1):60-64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描绘和分析传媒产业规制研究的文献增长与知识积累现状。分析显示,我国传媒规制研究已有十年的发展,与传媒产业发展现实同步,是我国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热点议题之一,研究成果逐年增长,核心研究队伍日趋显现。传媒规制研究主要围绕传媒产业和政府规制两大中心展开讨论,规制手段与规制目标是研究重点,并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中提出规制改革的需求。我们认为,在现有的研究内容中,有两个核心问题还应予以更为充分的关注,一是对"中国经验"的研究与反思,另一个是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政府制度供给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祖迪 《今传媒》2012,(6):49-50
随着近几年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媒介融合的新优势已经凸显,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主要就媒介融合的现状进行概括,并总结其传播特征和发展优势,对媒介融合的限制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加以预测,旨在为优化其发展进程,促进媒介融合向着更好的方向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10)
传统的媒介组织实行内容采编和广告经营两部分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但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快速发展,媒介内容和广告信息也逐渐发生了融合,从而形成了"广告内容化"和"内容广告化"的媒介新景观。这种融合业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讨论,内容与广告该不该融合?哪些该融合?该怎么融合?融合后将会产生什么影响?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将会对传媒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我国新媒体传播研究在理论和现实的碰撞之中走过了繁荣而喧闹的一年,在些许研究泡沫之下涌现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观点,而新媒体传播领域的融合和治理等问题则成为这年研究者关注的重要主题。本文对我国2010年新媒体传播研究的总体进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认为这年新媒体传播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微博客、三网融合、手机媒体和网络治理等方面,而理论界和业界不同类型研究者所发出的种种相互冲突的声音,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一时期束缚我国新媒体发展的固有观念、局部利益和体制因素依旧存在,与此同时也说明我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正在随着媒介融合和产业融合进程的深入而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是近几年新闻界一个比较前沿的问题,媒介融合产生的一些现象,值得新闻工作者深入探讨。特别是在受众注意力日益分散化、受众市场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媒介融合的研究对于传统媒体的经营和广告运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严功军 《现代传播》2019,(11):23-26
万物互联与全面智能,媒介泛化与技术促逼,使得当前的媒介融合发生了本质变化,也导致了融合实践诸多的现实问题。媒介融合需要从"媒介、技术、社会"三个层面进行认识论转向,才能获取系统理性知识,走出思维困境,制定科学策略。这种认识论反思,因为其宏观、本质的阐释与社会交往革命耦合,不仅有利于大众传媒融合的理性抉择,对于其他社会领域变革,也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丹  张文灿 《新闻前哨》2012,(6):100-101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媒体也不例外。媒介融合成为2011年我国媒介发展的主旋律。本文具体描述了我国报网合并、台网合并以及新媒介品牌的概况,意在通过对我国媒介融合现状的分析,提出我国媒介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对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媒介融合在深刻改变媒介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对当今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挑战。本文重点探讨了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的优化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如何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而又不至于使未来的记者成为媒介融合工具的奴隶,如何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和研究相应的"硬体"建设,如何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的矛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新闻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面临了过去不曾经历过的危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主要因素之一.网络不仅代表着数字化的传播技术,也昭示着全新的传播精神,传统媒体纷纷抛来橄榄枝,希望与此对接,于是拉开了媒介融合时代的大幕.然而,在媒介融合大行其道的同时,我们注意到了一个同等重要的对立面: "媒体"开始了在受众、产品、服务与技术的分化,分众传播也成为了传播显学.是什么造成了媒介的融合与分化?媒介的融合与分化又带了何种新的媒介策略?本文将从以下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3,(7):53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大众生活轨迹的不断变化,单一"屏幕"或者媒介,已经不能满足品牌传播的需求,因此媒介大融合必将成为日后广告传播的趋势。根据CTR媒介智讯研究数据显示,在2012年使用10种以上营销工具的广告主较2011年几乎翻倍,使用5种以上营销工具的广告主在调查之中占到了八成,充分证明了广告主越来越愿意尝试或使用更加多元化的媒介或者营销形式,媒介策略越来越融合,不同媒介充当着不同的角色,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媒介融合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与新媒体进行多方面的融合,以探求新的发展道路。本文在选取近年来国内外媒介融合一些典型案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实现"把关人"角色的转换问题。随着新媒体影响力的逐渐增强,更多的"受众制造"的信息进入大众传媒领域,传统媒体已难以胜任"把关"重任,如何实现传播角色的转换成为媒介融合进程中传统媒体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将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巨大变革。尽管目前融合的产业形势并不十分明朗,但终端业务融合无疑是融合的趋势和重点。而作为其中焦点的"视频"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它将取代"电视"概念而成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收视率作为定量评估媒介产品的重要工具,如何应对融合后受众的媒介接触方式、广告商的媒介诉求和内容的评价体系?在媒介产业重新布局、传播技术全面升级的背景下,收  相似文献   

20.
陈奕 《东南传播》2011,(6):118-120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新闻传播界的重要趋势,反映到新闻教育领域,"媒介融合"专业的设置是对这一现状的积极回应.而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创办"融合新闻"专业的新闻院校,密苏里新闻学院堪称典范.由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院"融合新闻"专业的全面介绍,为我国新闻教育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