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教学分析本课与《可以一模一样吗》一课组成《生命现象综合探究活动》单元。表达与交流是本节课探究能力训练的要点,引导学生观察与交流、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是探究活动的难点。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学生  相似文献   

2.
教学分析 本课与《可以一模一样吗》一课组成《生命现象综合探究活动》单元。表达与交流是本节课探究能力训练的要点,引导学生观察与交流、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是探究活动的难点。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学生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又有许多的困惑和好奇。  相似文献   

3.
花万帮 《贵州教育》2011,(23):43-4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教学内容是两大点:一是探究一种变异现象;二是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本节内容需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只能安排"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这个内容。  相似文献   

4.
林秀云 《广西教育》2012,(10):79-79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贯彻落实课程理念,设计并安排好生物实验探究活动,能使生物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5.
生物课程改革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性学习为突破口的改革。而生物探究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设计并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是生物教师贯彻和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探究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1.1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节是"植物种子的萌发".该节要求描述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学习本节需要前四章中的知识、技能、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等作为基础.本节以及本章的学习也为后两章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食物的来源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人教版的高中政治生活准确地把握了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设计的探究活动具有鲜明的特色。该课程的探究活动设计部分以仿宋体字呈现,运用生动的材料承载教学信息;探究活动设计具有生活化气息,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经验,生动的材料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政治生活中的探究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强了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可教性。政治生活探究活动设计符合新课程"以生为本、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探究活动的呈现方式看,可分  相似文献   

8.
本节课以"人教版"的实验教材第七册(上)中的"植株的生长"一课为平台和依据,教师和学生一起创设与该课题相关的探究情境,师生在探究活动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生成的来龙去脉,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如何在课外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来践行新课程理念?本文尝试数学"好题"的"征集—评选—共享"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岚 《中学生物学》2005,21(3):24-26
1 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相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比较抽象,是初二生物的一个教学难点.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选用了大量生物照片和录像资料,让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列举丰富的实例、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科学知识变得亲切易懂;设计探究实验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生物学概念.  相似文献   

11.
匡锋 《中学生物学》2003,19(5):60-61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七年级、八年级教材中每一节都安排了探究活动内容,以游戏、探究、讨论、观察、实验等不同形式出现,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大理念。但要使探究活动真正落实,教师必需在开学前通读教材,对全学期的探究活动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应列一个学期计划,如果临时抱佛脚,则很多探究活动会成为一纸空文。例如“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  相似文献   

12.
聶爽 《快乐阅读》2011,(1):111-111
纵观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课改教材,与以往教材明显不同的是,其中探究活动大大增加了。仅七年级下册就有探究活动51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进一步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调查"、"设计"、"拟定计划"、"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  相似文献   

13.
本节课是笔者以"追星"为主题设计的一堂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体验课。作为教材外的紧贴学生实际的一次教学初探,无论是在研备本课时还是在课堂实施中,笔者都力求打造的是一堂充满思考的师生共同探究的共享课堂。  相似文献   

14.
<正>1设计思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苏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第四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第1节的内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的要求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要求教师按"应用水平"进行教学。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高中生物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5.
沈天全 《生物学教学》2008,33(11):42-43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内容。该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对两个品种的花生长度测量、统计、绘图、分析等明白生物的变异普遍存在。它是本节重点,也是本节难点。它是难点的原因有三:一是花生长度测量的误差问题不好解决;二是由于样本的数量较少.测量出的数据可能是不连续或部分数据偏高偏低,给学生绘制曲线图带来困难;三是学生通过对数据、图像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1.1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节是“植物种子的萌发”。该节要求描述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学习本节需要前四章中的知识、技能、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等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注重过程”是新课程倡导的一项基本教学理念.过程性具体体现为数学概念的形成、知识来龙去脉的揭示、思维活动过程的暴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等.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忽视了“过程性”,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8.
1.设计思想: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学习或实验方法为目的的新理念。学生实验课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最佳时段,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掌握实验方法的有效途径。依据认知规律和课标要求,本节实验课采用操作示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设计思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抛体运动"规定的内容标准为"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处理复杂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一节正是该方法的典型应用.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所以,以此为基础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即可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本节课应突出"自主、善导、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通过"提出课题——确定方向——成立小组——设计方案——合作探究——交流总结"等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本节课在设计时突出了以下几点:(1)重视科学实验探究——整节课由探究性实验组成,通过实验设疑解疑、探究规律,体现了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奥秘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必修二第七章第六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节的内容属于探究实验,该实验探究是对功、弹力做功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和应用,给学生增加探究与体验的机会,以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同时又是为后面学习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铺垫。因此,为了能够处理好该节内容,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