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宾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110-111,118
十四世纪时期,察合台汗后裔秃黑鲁·帖木儿在阿克苏继承察合台汗国汗位。此后,秃黑鲁.帖木儿汗接受了伊斯兰教,并使十六万蒙古人皈依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掀起了又一次的传播高潮。同时,秃黑鲁.帖木儿汗在接受伊斯兰教后,也借助于宗教势力恢复了汗权,达到了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十四世纪初期,察合台汗国一分为二,汗国东部形成了以朵豁剌惕部异密拥立的察合台后裔们建立的东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前后大约三个世纪,本文将对汗国的汗位世系加以考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敦煌文化尽管丰富多彩,但与伊斯兰教无关,马可波罗所言敦煌少量穆斯林的记载也被视为不实之辞。其实,这一观点未必正确。1276年,原本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豳王家族成员脱离中亚察合台汗国而投奔元朝,受命驻扎河西以对抗察合台汗国之侵扰。敦煌之《莫高窟六字真言碣》和《重修皇庆寺记》就是该家族于元朝晚期勒立的,功德主速来蛮、速丹沙等明显带有伊斯兰文化色彩,《肃镇华夷志》言其回回出身,二者相合;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佛教诗歌中竟有称颂穆斯林和阿拉伯帝国的内容;瓜州锁阳城、玉门西域城、赤金城西北角都为圆形角台,具有明显伊斯兰建筑特点,意在表示对麦加克尔白天房的敬奉。这些足证元代晚期伊斯兰文化在敦煌一带是真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今北京),在辽金时旧城的东北面建造大规模的新城和宫殿,号称大都。在忽必烈汗迁都大都的同时,蒙古帝国已经分裂成为五个大“兀鲁思”(Ulus汗国,领地),元朝皇帝仅只在名义上是这一联合体的最高统治者,其他四大“兀鲁思”(金账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已经各自执行了独立的政策,蒙古大汗实际上也无力过问他们。在十三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作为蒙古帝国宗主君的元朝皇帝,其权力只及于直辖地(蒙古、汉地)以及别失八里、畏兀儿之地。十三世纪初叶中国的封建分立局面:北方的金朝,南方的宋朝,西北方面的西夏以及西辽,西南方面的大理以及吐蕃等地区,却因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借用军事上的强力造成了一个新的综合的统一王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国情复杂的庞大帝国进行有效统治,帖木儿帝国采取了一些列措施来加强对国家各个方面的控制:他保留察合台后裔作为傀儡汗以维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通过优待察合台系贵族来换取其支持;实行统治权与行政权合一,将各种重要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他还对帝国境内的阿拉伯-波斯和突厥-蒙古两种行政体制进行整合改造,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双重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6.
1989年8月1日至5日,中国蒙古史学会召开了明代蒙古各部落专题讨论会。来自北京和内蒙古的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图书馆的26名同志参加了会议。这次小型讨论会围绕专题展开争鸣,对问题的研究比较集中和深入,使大家获益颇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一、辉特有人认为辉特是察合台、窝阔台后裔及其所属部落的泛称,中亚帖木儿汗是辉特人。多数同志提出反对意见:作为卫拉特组成部落的辉特,一直居于阿尔泰山以北,未曾西迁,它与察合台汗国无关,也不属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帖木儿汗的活动主要在中亚,有自己的世系,他不可能是辉特人;“大辉特”包括的范围过于广阔。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汗国是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之子克烈汗(又译作克拉依汗),于1456年在白帐汗国发生分裂后,与贾尼别克汗一起,率领部分游牧部落向东迁徙,进入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我国明代西域察合台后裔政权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境内,在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广阔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8.
伊儿汗国合赞汗改革初论徐良利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帝国蒙哥汗时代,旭烈兀第三次远征西亚,在伊朗、阿富汗、两河流域和阿姆河西南地区建立起蒙古帝国第五个兀鲁思──伊儿汗国(1258─1388年),统治西亚100多年。迄今为止,我国史学界对伊儿汗国的研究和讨论付...  相似文献   

9.
問題解答     
问:蒙古族武力强盛時所建立的四个汗国(欽察汗、察合台汗、窩闊台汗、伊而汗)是否归元朝统治? (成都张(?)国) 答:被蒙古族奴隶主贵族用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大帝国很早就显出四分五裂的趋勢。蘇联历史学者潘克拉托娃指出‘成吉思汗的国家不是统一的,成吉思汗家的每一员都领有特定的部分’這是因為蒙古原来是一个按照血缘關係的紐带组织起來的部落集团,在向外发展的过程里迅速的膨胀成为封建的帝国。然而原来的紐带不能一時消滅,分封出去的皇子們仍然要尊成吉思汗的直系继承人元朝皇帝为宗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西郊出土的《唐故回鹘白夫人墓志》记载墓主白氏为阴山贵族之后、突厥可汗之裔,其夫为回鹘可汗,名讳信息等均未记载。结合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白氏之父很可能为白道生,祖为白崇礼,曾祖为后东突厥汗国第三代君主毗伽可汗。734年,突厥帝国出现宫廷政变,白氏家族成员脱离突厥而投奔唐朝,改原姓阿史那为白姓。白夫人所嫁可汗很可能为漠北回鹘汗国第三代君主牟羽可汗,在夫于779年被杀后回归长安,于815年亡于长安。白氏生于后东突厥汗国与漠北回鹘汗国交替之时,卒于回鹘汗国末世,见证了回鹘的兴衰历史,其墓志反映了唐与回鹘关系之大背景。  相似文献   

11.
撒马尔罕既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和中亚地区的历史名城,也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城市。该城有着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而帖木儿时代无疑是撒马尔罕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本文拟以《陈竹山文集》和《克拉维约东使记》为主要依据,并结合相关史料对这一时期撒马尔罕的发展概况作出粗浅考究,不妥之处希请斧正。  相似文献   

12.
兰州黄河北有保保城,早年曾随谢再善先生等假日游访。当时所见,仅余一土岗而已。但本地老人能略道其故事:保保姓王,蒙古人(一说汉人),为元末名将,曾在兰州和明军对峙,故在河北筑城,后人称为保保城云。保保事迹如何?近日读史,偶有所得,粗记如次。(一) 《明史》卷一二四《扩廓帖木儿传》:“扩廓帖木儿,沈丘人,本姓王,小字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儿甥也。察罕养为子,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察罕帖木儿来历如何?《元  相似文献   

13.
13世纪中期,旭烈兀创建伊儿汗国,在中西交通史上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在黄金氏族内部,诸伊儿汗站在忽必烈一边,坚决反对察哈台系、窝阅台系分裂蒙古帝国的斗争,与元朝保持密切的友好关系,也使伊儿汗国与金帐汗国的斗争局限于领地纠分问题之上。为了实现蒙古帝国向西征服叙利亚、埃及的目标,诸伊儿汗承袭帝国传统的外交政策,企图与基督教西方结成反对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的共同阵线,随着十字军运动的失利和伊儿汗国伊斯兰化,波斯的蒙古人在争夺叙利亚的战争中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14.
成吉思汗在西域的统治吐娜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崛起,他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统一了蒙古高原,建立了蒙古汗国,开始经营西域。公元1209年,高昌回鹊王巴而术阿而忒的斤脱离西辽,投归成吉思汗。公元1211年,海押立(故址在巴尔喀什湖南)的葛逻禄首领阿思兰汗,...  相似文献   

15.
中亚帖木儿帝国(1370-1507)是中亚历史上的重要游牧帝国之一。现以《巴布尔回忆录》一书为基础,分析帖木儿朝王室的婚姻状况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从一个方面探讨帖木儿朝家族兴衰史,进而分析帖木儿朝王室的婚姻制度与它的家族和王朝的兴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元代河西出伯系诸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蒙古汗位为契机,蒙古大兀鲁思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分裂,术赤兀鲁思、察合台兀鲁思、旭烈兀兀鲁思均不同程度地走向独立。面对大汗权威昔盛今衰的挑战,忽必烈一方面极力削弱元朝疆域内诸王宗藩的分割性,代之以皇子皇孙出镇制;另一方面试图恢复大汗对西道诸王的政治控制,远交近攻,把经略的重点放在中亚的察合台汗国,其结果之一便是系出察合台的出伯家族获得极大的重视,不仅在抵御西北诸叛王的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17.
梁份《怀葛堂集》,《四库全书总目》谓“前十四卷为杂文,末一卷为诗十二首,漫游杂录十一条”,《清史稿》谓梁份“著有《怀葛堂文集》十五卷”。今存于国家图书馆之《怀葛堂文集十四卷诗集一卷》(以下简称国图本),殆为清修《四库全书》时江西巡抚采进本,署“南丰梁份质人著,同学诸子校”,特多评语,附于各篇之后。书前有姜宸英、王源序,前十四卷收文共一百四十七篇(其中《送朱修龄序》缺首页,  相似文献   

18.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新兴的蒙古帝国先后发动三次西征。蒙古的西征一直打到地中海沿岸,其对伊斯兰世界的破坏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在蒙古军的暴力破坏下,短短数年一大批城市变成废墟,同时伊斯兰的哈里发教廷亦遭摧毁。然而,在伊斯兰教临近灭亡的边缘时,却得以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并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蒙古人建立的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金帐汗国纷纷伊斯兰化,同时,伊斯兰教在中国亦得到长足发展。整个13世纪可以说是伊斯兰教在其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明史》堪称二十四史之善本,然其遗漏和缪误亦是颇多,今人黄云眉已有《明史考证》数册,兹以地方史料再补证二处。一《明史》卷一四四《盛庸传》:“盛庸,不知何许人。”  相似文献   

20.
伊儿汗国建立前蒙古人在中亚和西亚先后进行两次西征.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后,蒙古帝国在中亚设置达鲁花赤,建立起蒙古帝国的统治权.绰儿马罕西征后,蒙古帝国在波斯委任成帖木儿、诺撒耳、阔儿吉思为最高行政长官.元宪宗蒙哥即位后,蒙古帝国加强对被占领地区的统治,设置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委任阿儿浑负责管理西亚地区,蒙古帝国中央政府与西亚建立起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蒙古帝国在中亚和西亚的早期行政统治一定程度上保护和继承了波斯文化,恢复和发展了呼罗珊残破的社会经济,同时为旭烈兀西征和伊儿汗国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