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冬 《百科知识》2021,(10):25-27
在我们的肠道里定居着上万亿个细菌,它们构成了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这些数量庞大的人体"肠道居民"是怎么生活的?它们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来看看肠道细菌的"日常",你就会找到答案了.  相似文献   

2.
杨冬 《百科知识》2021,(19):32-34
除了自身的细胞外,我们身上还生活着大量细菌,它们构成了肠道正常菌群.目前,科学家认为,构成正常菌群的细菌是在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定居到人体中的,这个过程被称为定植.那么,正常菌群的定植对于人体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相似文献   

3.
风湿免疫病是以人体自身反应性T、B细胞过度活化,大量产生自身抗体,并引发多器官多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脾虚湿阻是风湿免疫病常见中医病机,贯穿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平衡是脾主运化发挥功能的前提,而肠道菌群紊乱是脾虚湿阻的重要病理因素。此外,肠道菌群在风湿免疫病中的研究方兴未艾,肠道菌群通过调控宿主免疫达到影响风湿免疫病的作用。因此,“肠道菌群—宿主免疫”可能是构建脾虚湿阻与风湿免疫病两者关联的桥梁,是研究脾虚湿阻诱发风湿免疫病生物学机制的突破口。本文分别论述了肠道菌群、风湿免疫病和脾虚湿阻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就现有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26)
昆虫作为地球上的动物种群之一,其分布范围最广、生物数量最多、生物适应性最强。昆虫的肠道作为纽带连接着宿主与外界环境,且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肠道菌群。这些聚集于消化道的内共生菌与宿主的关系非常密切,参与了宿主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帮助宿主昆虫对食物进行协助消化和解毒,并为其提供食物中缺乏的营养物质,部分还能协助种间种内通信,甚至促进其宿主的生长发育。本文对近年来在昆虫肠道菌群功能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将来关于昆虫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是人体内微生物与肠道构建的共生关系的生理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人体肠内微生物菌群中有益菌与有害菌之间以及它们与肠道之间共同建立了微生态平衡。双歧杆菌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典型的生理性有益菌,双歧因子是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有效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调节微生态优势平衡,预防疾病发生,保持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邹俊  劳晓洁  赵蕊  梁振国  陈茂伟 《大众科技》2021,23(1):44-47,84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艾滋病病毒感染会破坏人体肠道黏膜屏障,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文章对比HIV感染者与正常人肠道菌群之间的区别,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寻求机制学说提供科研思路.  相似文献   

7.
人肠道微生物的基因目录人体是大约100万亿微生物细胞的宿主,其中大部分在肠道中,在那里它们对人的生理和营养都有深远影响,而且现在还被认为对人的生命非常关键。肠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10,(7):10-10
<正>封面故事:人肠道微生物的基因目录人体是大约100万亿微生物细胞的宿主,其中大部分在肠道中,在那里它们对人的生理和营养都有深远影响,而且现在还被认为对人的生命非常关键。肠道微生物帮助人从食物中摄取能量,肠道微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9.
人类:理想的宿主 我们的身体只属于我们自己吗?不,我们的身体同样属于生活在肠道中的绦虫等寄生虫以及成千上万的细菌。 在人类的肠道内生活的绦虫并没有自己的消化系统。它们通过自己的外表面直接吸收肠子内加工好的营养品,这些营养品对于它们来说,如同是营养丰富、极易吸收的大餐。  相似文献   

10.
肠道微生物系统由多种多样的细菌构成,这些细菌对宿主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衰老等有重要影响。胃肠道益生菌是一种能够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而促进动物胃肠道功能的一类微生物。本实验应用动物实验方法对实验组小鼠饲喂含有绿色杆菌的日粮14天后,通过测量每日小鼠的增重变化以及盲肠内肠球菌的数量变化研究绿色杆菌对小鼠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和对照组小鼠相比,在其他饲养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实验前后实验组小鼠体重增长较多,脂肪层厚度比对照组较厚;实验组小鼠肠道内肠球菌数目比对照组少。结果提示食物中补充绿色杆菌可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可调节宿主肠道中的菌群。  相似文献   

11.
假如外星寄生虫钻进你的身体,控制了你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甚至是你的大脑,你会有何感想?人类:理想的宿主我们的身体只属于我们自己吗?不,我们的身体同样属于生活在肠道中的绦虫等寄生虫以及成千上万的细菌。在人类的肠道内生活的绦虫并没有自己的消化系统。它们通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以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肠道茵群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血糖不同人群的肠道茵群结构特征以及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以不同血糖人群的粪便为样本,直接提取细菌总DNA,以此为模板进行ERIC-PCR扩增,得到反映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空腹血糖人群的肠道茵群结构有一定差异,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结构特征;正常空腹血糖人群与2型糖尿病人群和糖耐量减低人群间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较大.结论:通过分析比较指纹图谱的差异,提示维吾尔族人群的肠道茵群结构很有可能与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在人的身体内外生活的微生物的细胞数量有百万亿之多,编码的基因数量可达人的基因数目100倍,统称为人体微生物组(Human Microbiome)。特别是超过90%的共生微生物生活在人的消化道里,称为"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结构的失调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对肠道菌群为代表的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中华民族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更是地球上人口最为众多、分布也最为广泛的民族,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海内外华族的疾病谱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成为民众健康的最大威胁。"国际华族微生物组研究计划"希望通过对海内外华人的肠道微生物组结构变化与健康关系的系统研究,深入理解在遗传背景相对稳定、而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快速变化时,菌群结构的改变在疾病谱的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有助于深入揭示慢性病的发病新机制;同时,借助中医药和中国传统养生经验,开发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新的医药、食品和保健品,并通过海外华人群体的使用,逐步在各国推广,有可能是中国传统医药产业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难得机会,更可能成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类健康作出重大贡献的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14.
正nature肠道菌群与营养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Nature封面:粪便细菌的一个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Nature杂志第760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肠道菌群与营养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粪便短链脂肪酸浓度的改变已被发现与肥胖症、胰岛素抗性和代谢综合症相关,但却没有在它们之间确定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段梅红 《百科知识》2023,(14):33-39
<正>肠道是“身体健康的重要防线”,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甚至可追溯至“娘胎”。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所有疾病始于肠道。”2005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将每年的5月29日定为世界肠道健康日。肠道:关乎整体健康的重要器官肠道夜以继日地工作—消化、吸收食物,为人体内各器官正常运转提供养分。肠道不仅是“通道”,它的健康更关乎身体的整体健康。肠道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在人的一生中,肠道要处理大约70吨食物,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99%由肠道消化,另外1%由口腔机械性消化和唾液淀粉酶进行分解,而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00%靠肠道来完成。肠道还是人体排泄废物的关键器官,人体内超过90%的毒素和废物均从肠道排出。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11,(17):35-35
本期封面是白蚁(Reticulitermes tibialis)肠道菌群的微分干涉差显微照片。围绕着较大原生动物(10至60微米)的迂回曲折的轨迹较薄、波浪状的细菌是螺旋体,在该放大倍数下看不到病毒。目前,无论是宏基因组研究还是经典分离技术都不注重鉴定病毒的宿主。利用微流体数字PCR.  相似文献   

17.
双歧杆菌作为人体的终生伴侣,它的保健作用随着厂家的深入日益为人们所了解。双歧杆菌对人体的功能主要有①治疗肠道功能紊乱,维护肠道菌群平衡;②抗肿瘤作用;③免疫赋活作用;④抑制腐败菌生长,控制内毒素,延缓肌体衰老;⑤降低胆固醇;⑥抗辐射作用;⑦营养作用。通过各种途径,维持和补充双歧杆菌数量以保持其种群优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综述前人的研究,探讨运动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及两者的交互关系。运动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菌群的丰度,服用以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卷曲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为主的制剂,运动员运动持久力显著增强。适宜运动干预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进而改善机体健康。以运动干预作为手段,肠道微生物作为靶点,有潜力成为预防或者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失眠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该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神经康复进程,甚至还可导致脑卒中的再次复发。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多存在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的减少、多样性的降低等肠道菌群紊乱现象,文章通过论述肠道菌群与脑卒中的联系,以及与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生发展关系,探讨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理论依据与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病因及病机尚未明确的功能性胃肠病,目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从病因、病机、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及乌梅丸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等四个方面展开综述,为今后在临床中运用乌梅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