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我们国家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共同语的普及程度和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普及共同语,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普及教育、发展科技、建立现代化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性工…  相似文献   

2.
语言规范化教育不容忽视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苏宪萍语言是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使这一交际工具发挥应有作用,必须使其规范化、标准化。推广普及普通话即是语言规范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其推广普通话的成果,师范毕业生使用...  相似文献   

3.
夏群  华玉明 《现代语文》2007,(3):102-103
一、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10月国家正式公布了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法律地位和使用范围.这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开始走上法制轨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和传承媒介。社会文明发达程度越高,人们社会活动范围越广,对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要求也越高,这是大势所趋,是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可见,推广普通话是一种政府行为,作为中国公民,理当义不容辞,响应号召,说好普通话。当前,国家语委要求:要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校园语言;党政机关的公务语言;广播,影视有声传媒。  相似文献   

5.
国家通用语言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塑造公民国家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8年开始设立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我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有力举措之一。历年推普周主题鲜明、意义深刻,推广主题可以分为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等,这些主题折射出文化及社会的变迁,反映出国家通用语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中的意义和价值。国家通用语言不仅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更能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推普周的主题是多种功能的概括性表达,通过对推普周主题开展类别化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促进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诞生和推行,标志着我国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开始向纵深发展,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最近,国家又将普通话的考核工作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之一,激发了广大教师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因此,如何总结经验,采取措施,加快推广、普及普通话的进程,促讲语言规范化,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成为新时期语  相似文献   

7.
语言规范的标准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目前,具有可操作性的主要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走向科学化、标准化道路的重要步骤.它对加快普及民族共同语进程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浅谈旅游从业人员普通话规范用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萌 《文教资料》2005,(27):42-43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所明确规定的。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92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由50年代后期的“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997年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要求继续贯彻这个方针,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并且提出了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率先普及普通话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以“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基本措施,加大行政管理力度,逐步走上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我国是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方言的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具有维护祖国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推广普通话工作,将每年9月的第三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每年这个时候,全国各地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推广活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也不例外。现在,让我们看看该校2008级3班的活动情况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开放性的推广,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普通话已成为国家大力推广的规范化、标准化语言,成为教师、国家公务员的职业语言,同时,各种从业人员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也成为了一种必然.因此,普通话的学习几乎就成为全民学习的一种热潮.  相似文献   

11.
语法规范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的高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凡是先进的国家,都毫无例外地以规范化、标准化为先务,其中尤以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早在五十年代,中央就提出普通话语法规范化的问题,并确立了明确的标准.但是,从几十年来的语言实践来看,不少人对语法规范化还缺乏必要的了解,致使自己的语言违反语法规范,也看不出别人的语病;特别是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语言污染现象无所适从,甚至把错误的当成正确的,以讹传讹,严重地影响了交际,有损于工作和学习.因此积极宣传语法规范化,大力推广语法规范化,对语法规范化进行再认识,以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不断消除语言污染现象,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一提起普通话,大家都知道它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广播电视,天天听,天天看,也能跟着说上几句,但是要想说标准的普通话,却有不少人感到困难,为帮助大家学说普通话,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学习普通话的问题.一、提高对普及普通话的认识.学习普通话,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宪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民族区域自治法)、《义务教育法》也都把推广普通话列入了有关条款,因此,推广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语言政策.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统一,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因而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当前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政策导向更加强调普通话使用主体或共同体的超民族属性,因此可以将"国家通用语言"进一步构建解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通用语"或"中华民族通用语"。"中华民族通用语"变体的前身曾使用过汉语民族变体、汉语民族方言、地方普通话、中介语等身份和称谓,其共同特点是在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中带有明显的母语特征或称中介语石化现象。在政府语文工作层面,包括少数民族使用的"地方普通话"已被列入"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等国家语言能力测试和国家语言资源保护规划。同时"中华民族通用语"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的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不同于汉语方言地区普通话推广的标准、理论和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语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桥梁。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9月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今年9月9日至15日,是第10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这更具有纪念价值。同学们,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普及普通话,全靠你我他。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语,共同为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贡献一己之力。(编者)  相似文献   

15.
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学校是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基础阵地,在学校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于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在平时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力度,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领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全面推进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  相似文献   

16.
推广全国通用的语言,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推广普通话(简称推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必然需要,是使推普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检验学校规范用语教学水准的全新尺度与手段, 湖南科技学院普通话培训测试站自1999年12月成立以来,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中心,以普通话培训测试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一、普通话的由来 我们使用的“现代汉语”的定义,许多人以为等于普通话,实际上,广义地看,应包括现代的所有汉语方言。因为对于绝大多数汉族人来说,他们(包括北京人)的母语即最初学会的语言,都是方言。普通是民族共同语,在现代社会里,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代表自己国家的语言,我国就是使用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十分必要,普通话的推广和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代化的商业、交通、媒体、中小学教学和五方杂处,正在实际上加速普通话的普及。国家的强大,国际的交流,要求共同语句字的标准化,都是毫无异议的。  相似文献   

18.
三晋短讯     
第九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太原开幕9月10日,第九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省城太原开幕。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省领导赵劲夫、张少琴出席开幕式。举办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是为了增强公民的语言规范意识、法制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加快普通话在全社会的推广普及进程。第九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主题为“50年推广,新世纪普及”,时间从9月10日开始到16日结束。此次宣传周还启动了我省旅游系统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志着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学校、广播影视、党政机关和公共服务行业这四个重点领域中全面展开。(赵太生)省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19.
高师普及普通话工作初探张春梅“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国家宪法的规定。全国的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工作,学校是基础,是先导。学校普及普通话,主体是学生,但关键在教师,而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培养教师的高师院校的普通话教学和普及普通话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常听到学生回答问题或者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时,掺杂着浓重的地方异音,也常见学生做练习或者考试给汉字注拼音时,出现的平舌音、翘舌音分不清,前具音、后鼻音辨不明等情况.这些现象是由于地区方言在客观上给学生学习语言标准造成的不利因素,也给推广普通话造成一定的障碍。许多调查事实证明,无论在哪个地区,普通话交流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标准音同地方音的差异.特别在南方方言地区,语言上的差异尤其突出.这对于推广普通话、普及普通话,减少地方方言隔阂,促进汉语规范化,标准化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实现语言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