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6,(20):F0002-F0002
自8月29日,大众报业集团“重走长征路”大型集体采访活动开始。在为期1个多月的采访中,集团6位记者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对长征中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点进行了实地采访,感受当年红军长征波澜壮阔的场景,发回了大量报道。  相似文献   

2.
北京晨报策划、组织、实施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历时4个多月,10多名记者、编辑参加报道,除了在北京的采访外,还先后走访了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6个红军长征走过的省市,采访了十几位健在的红军老战士、诸多红军亲属以及长征研究的专家学者.最终,以"见证传奇"为主题,分别以"还愿、英雄、等待、影响、揭秘、传承"6个为分主题,从10月12日至20日,共12个整版,推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读者总体的评价是:内容鲜活,故事感人,幕后新闻多,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3.
北京晨报策划、组织、实施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历时4个多月.10多名记者、编辑参加报道,除了在北京的采访外.还先后走访了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6个红军长征走过的省市.采访了十几位健在的红军老战士、诸多红军亲属以及长征研究的专家学者。最终.以“见证传奇”为主题,分别以“还愿、英雄、等待、影响、揭秘、传承”6个为分主题.从10月12日至20日.共12个整版.推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读者总体的评价是:内容鲜活。故事感人.幕后新闻多.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4.
长江笔下的红军长征,第六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两次写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中央红军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多里的长征,究竟是怎样走过来的呢?这是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要写长征的全过程,不直接采访红军,特别是红军中枢的领导人,几乎是不可能的。长江作为国民党区报纸的记者,1935年还没有采访红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不是范长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旧《大公报》的大量报道 ,论证了为什么范长江不是“第一个公开如实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 ,认为范长江红军长征报道的失公失实原因 ,主要在于世界观、对我党缺乏了解和采访作风不深入等三方面所致。对范长江西北采访的第一个目的以及范长江红军长征报道的影响 ,也作了必要的考证和分析 ,同时还澄清了范长江西北采访研究中的一些错误看法。  相似文献   

6.
国内新闻界     
《红军之路》采访组开始采访为了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继承、发扬红军长征的革命精神,加快江西老区的建设,中共江西省顾问委员会、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省委老干部局、省民政厅和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发起组织《红军之路》采访组。《红军之路》采访组由  相似文献   

7.
谌许业  杨彦辉 《档案时空》2006,(9):F0004-F0004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跟随电视记录片《伟大长征》摄制组参加了红军长征通道的采访拍摄,为通道转兵与红军精神所感动。深深领悟到通道会议与通道转兵以及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的不畏强敌,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艰苦奋斗,独立自强;爱民护民,坚韧不拔的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精神是留给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园地     
5名学员巡访长征战场本刊讯迮玮报道:由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5名毕业学员组成的“长征战场巡访”小分队,顺利结束了为期40天的实习采访活动,于6月15日返回南京。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2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配合当前部队的战斗精神教育开展,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和成都军区《战旗报》社共同组织发起了这次“长征战场巡访”活动。小分队成员采访行程万余里,途经贵阳、遵义、仁怀、习水、赤水、会理、冕宁、石棉、泸定等红色名城,亲历红军长征期间重大会议召开地点和重大战役发生地进行寻访报道,采写了一系列宣扬红军战斗精神,反映部…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领导派我从江西瑞金出发,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采访,十个多月后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记得在接受任务离开北京的时候,严冬刚过,乍暖还寒。回到北京时,又是滴水成冰的季节了。沿途经过的十几个省、自治区的壮丽河山和民情风俗,对我来讲无不感到新颖,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期间,我除了沿着中央红军经过的地区,采访那里的今昔变化,还访问了红二、红四方面军及红25军长征经过的部分地区,行程20000多公里,历尽万苦千辛。但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总会勾起千般思绪,对我个人来说,这的确是我一生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  相似文献   

10.
《新闻窗》2006,(1):F0002-F0002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贵州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内主流媒体.于2005年12月18日启动了大型采访报道——《沿着红军的足迹——穿行多彩贵州》贵州日报、贵州电台、贵州电视台的记者.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进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采访。  相似文献   

11.
探索重大历史题材报道新路策划实施"长征工程三年计划"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提议并策划了"长征工程三年计划"大型采访活动.长征采访组先后于2004年10月16日至2005年1月13日和2006年9月15日至10月30日,乘车沿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及红四与红一、红二方面军会师路线采访.  相似文献   

12.
黎明 《档案时空》2003,(9):24-25
1934年10月至1936年4月,英国人勃沙特曾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离开红军后,他根据自己在红军中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部传奇纪实作品——《红军长征秘闻录》(原名《神灵之手》)。1936年11月,这部作品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亮中国》(通译《西行漫记》)还早一年。勃沙特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人,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寻找勃沙特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访原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将军(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时,肖克向索尔兹…  相似文献   

13.
今年十月十日,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五十周年。在迎接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我国最早实地报道红军长征的新闻记者范长江。大家知道,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曾报道过红军长征;除此之外,近年来又新发现了长江报道红军长征的七篇通讯:《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徐海东果为肖克第二乎?》、《红军之分裂》、《毛  相似文献   

14.
哈思挺 《新闻窗》2006,(5):13-14
8月25日至9月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北京市互联网新闻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了“2006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追寻长征足迹、穿行多彩贵州”大型采访活动,隆重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着力宣传伟大的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多侧面展示多彩贵州新形象。寄希望能通过互联网强化“多彩贵州”形象符号。  相似文献   

15.
彭博 《河北广播》2006,(6):30-3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二伟大史实,追记红军故事,宣传长征精神,从今年8月开始,河北电台新闻频道陆续派出十名记者,兵分五路,历时两个月,累计行程上万里,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从红都瑞金到古城遵义,从湘江两岸到赤水河畔.从泸定铁索桥到茫茫大草地。从甘肃会宁到陕北吴起……记者们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不畏路途艰险,跋山涉水,冒暴雨、躲塌方、战酷暑、斗蚊虫,并克服水土不服、饮食不惯等等困难。以长征精神采访长征,满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采访了当年的老红军、红军长征的见证人;采访了时长征深有研究的军史专家、党史专家,于今年10月11日开始,在每天早八点的《燕赵论坛》节目中。推出了十集系列专题节目《辉煌的历程》,以历史的笔触、丰富的表现手法、翔实的史料,真实再现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长征故事。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什么是长征精神。节目播出以后,受到了听评专家和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在采访长征、报道长征的同时,各位记者的心灵一次次地被震撼,他们感动的泪水和艰辛地汗水,一同洒在了英雄鲜血染红的热土上。采访归来,意犹未尽。他们又纷纷拿起笔,把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以表迭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档案》2006,(3)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由陇南市广播电视局和市档案局联合拍摄的电视专题片《红军长征在陇南》于2006年6月24日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投入拍摄。市档案局副局长祁波带领摄制组一行5人,沿着当年红军在陇南的足迹,首先抵达宕昌县哈达铺镇拍摄了红二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曾住过的同善院、邮政代办所等旧址。摄制组在哈达铺镇上街村采访了回族妇女马玉英,拍摄了她讲述当年婆婆给红军做锅盔吃的情景;采访了哈达铺中学校长柳春才,听他讲述他爷爷柳英当年参加哈达铺苏维埃政府组织的游击队与敌作战的动人故事;采访了宕昌县党史办副主…  相似文献   

17.
8月1日,我乘坐沪昆高铁,第一次踏上贵州的土地,开始了长征沿线省级党报联盟“重走长征路”大型采访贵州段的活动. 一到贵阳,未作停顿,我随贵州日报同仁便直奔黔北重镇——遵义市.要知道,此次采访的重头戏几乎都在遵义地区.1935年初,对红军长征具有决定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遵义,也成为红军长征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江沂 《中国档案》2006,(10):26-28
《红军长征记》是记载红军长征史实的最早文献之一,是长征亲历者的群体口述史,1942年出版,如今已存世不多。有人曾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里看到朱德签名赠给埃德加·斯诺的初版本,其实此书陕西省档案馆早有保存。最近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探询了此书的编写过程,竟然意外了解到红军长征结束后,开展第一次征集活动的诸多细节,以及长征示人的最早记录。而《长征画集》则是长征过程中黄镇同志亲持画笔留下的记录,读来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纪念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弘扬长征精神,我们走访了在天津地区生活、工作、健在并曾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战士们。由于这些老红军大都已年事过高。多数患有各种疾病,给我们采访工作增加许多困难。经过多方努力我们终于见到了红四方面军老战士、天津警备区顾问(军级)英勇的“红小鬼”李元兴。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南京林业大学将一组由本校师生在福建永安山区发现的红军标语的照片在校电视台作了宣传报道,在师生中产生强烈反响。为弄清这组照片的由来,笔者专门采访了相关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