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生态旅游与生态文化有着必然的、深层次的联系。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人改造自然的精神力量,它以可持续性、多样性为特点,运用系统、整体的价值观和方法认识、处理自然社会问题,其目的在于构建、维持“协调”,创造良好的自然、社会环境。生态文化将使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旅游是对生态文化的阐释与实践,从生态旅游发展历程和生态旅游主客体属性两个方面都渗透着生态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对工业文明扬弃超越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在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上的深刻变革,其核心价值就是"和谐"。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阵地,承担着弘扬与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因此应把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及时纳入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中,并以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为宗旨,引导大学生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大关系,使他们确立以和谐的自然价值观、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崇高的精神价值观为一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同时,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必须以实现内外转化为路径,即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生态文明素质,再将生态文明素质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伦理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平等观,具有社会伦理关系结构双重性、人类文化价值理念生态化与实践性的特征。这对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确立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唤起我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良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都会面临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抉择.生态时代不仅仅是对物质时代的取代,而且还是精神时代向高层次发展的历史抉择.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也是人类主体意识的自觉和历史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需要,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体现。生态文化与社会文化,人文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在人类拯救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的现代环境运动中形成的。生态文化传载着重要的价值,致力于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从思想认识,管理机制,教育体系及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等方面阐明了生态文化体系架构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体现。生态文化与社会文化,人文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焉在人类拯救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的现代环境运动中形成的。生态文化传载着重要的价值,致力于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从思想认识,管理机制,教育体系及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等方面阐明了生态文化体系架构建设。  相似文献   

7.
深层生态文明教育是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范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也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选择。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是浅层化的,本质上是一种浅层生态学指引下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浅层生态文明教育。在深度反思浅层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上,再以深层生态学为思想基础,以实现人和社会的生态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生态公民为目标进行深层生态文明教育,同时立足“自然—人类—社会”系统,倡导践行人与人多元共存的命运共同体理念、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理念以及人与社会绿色共享的发展共同体理念引领深层生态实践,实现全机构推进、全领域拓展、全过程贯通的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从“自然-社会-人”的内在联系中提出了自然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的解放的整体性解放思想,显示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性逻辑。马克思、恩格斯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置于全面揭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视为人类自觉地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所呈现出的文明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将生态问题放到自然解放、人的解放与社会解放的视域中考察,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生态文明系统失衡以致引发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进而彰显出生态文明时代必定是人与自然和解、人与社会和解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建设生态校园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人本理念、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形成环境文化圈、个体文化圈、群体文化圈,平衡同质与异质关系、交互与自足关系、竞争与普爱关系,建设管理文化、质量文化、职业文化、环境文化、符号文化等多个文化系统,实现文化共同体中自然与人的双重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伟大而崭新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和引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界之间双向依赖和相互作用、人类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受自然界及其规律性制约、人应善待和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等生态思想,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引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方向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即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状态。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既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当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与生态文明观念相冲突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等。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是当前高校德育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生态公平是研究和践行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生态公平既包含人与人的关系,更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将生态公平纳入社会公平体系中,会进一步丰富当代社会公平原则的建构。将生态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也会帮助我们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生态问题,归结到底是人的问题。在传统的生态文化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以人为本”,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观念对立,强化着人类存在的反生态本质,从而导致生态的反向发展;二、“物我共生”,主张“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消灭主体价值,以最终实现人类的幸福。所以,生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与伦理问题。自然,两种不同的生态文化伦理,必然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态后果,保护生态环境应该从文化开始。  相似文献   

14.
李彤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2):126-129
21世纪是一个"环境的世纪",人类面临着如何摆脱现实困境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转变的问题.向一种新的价值观过渡,迫切需要认清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危害和误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把制度变革和生态革命结合起来,强调制度变革和科技进步相统一的原则来解决生态危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是建构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基础,对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完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丹江口库区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一种新潮流,是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本性需要。它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倡导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的灵魂,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载体。丹江口库区应依托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广泛普及生态环保教育,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进而实现库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生态文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文化是反映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社会文化.生态文化有它独特的内涵、性质和特征,是生态生产力的客观反映和表现形式,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拓宽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发展生态文明消费文化和生态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学教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态文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生态文学的典型作品,挖掘出蕴藏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层次地逐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然、社会、人文相结合、相协调的生态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其中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人类应当深刻反思以往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负面效果,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于是生态文明呼之欲出。为实现生态文明.我国必须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人、自然与社会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生态思想,为我们今天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生态意识是随着地球生态失衡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逐渐得以建立和强化的,生态文明的提出凸现了对以往文明发展的纠偏和补救,生态文学是生态问题在文学视野里的投射和焦虑。试图通过文本内的生态呼吁,达到文本外的生态成效,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开始关注生态问题,在生态哲学和自然写作的交互影响下,建立起新型的生态叙事话语,创生了生态主题写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当代中国文坛,生态文学书写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向,它们分别以"信仰"、"忧患"、"拯救"为中心词,通过个案分析,我们可以把握此一写作主题的创生方向和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