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娟 《阅读》2024,(18):18-19
<正>春天来了!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天正是读书的好时节!新学期伊始,我们一起来读中国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诗作《偶成》,从蕴含哲理的诗句中感悟时光的宝贵。偶成[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相似文献   

2.
柳树的头发     
兮儿 《阅读》2006,(3):11-11
同学们,你发现春天了吗?春天美吗?让我们和学中的小精灵们一起跟随着春天的地铁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再像作一样用自己的妙笔来描绘美丽的春天吧![编按]  相似文献   

3.
春之歌     
王宜振 《阅读》2013,(3):9-10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脱下厚厚的冬装,一头扑进春天的怀抱:轻轻地拍一拍春天的肩膀,然后问一声:春天,你好!呵,春天哟春天,多么美好,多么奇妙!你瞧,春雨唱着歌儿,乐得又蹦又跳:洗呀,洗亮了大地,大地钻出毛茸茸的小草:洗呀,洗绿了枝条,  相似文献   

4.
豆豆 《阅读》2006,(3):9-10
春风又绿江南,春水又涨清池.蔷薇又卧晓技.芍药卫含春泪。让我们跟着小书虫一道踏上开往春天的地铁.在生花够笔中感受春天的烂漫。[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古人春游记     
王皓玥 《阅读》2024,(27):50-53
<正>春光明媚,杨柳青青,天气和暖,春天是一年中最惬意的时节。我国的春游传统由来已久,古代时人们就喜欢在春天外出游玩,寄情山水,赏景寻乐。那么,古人春游去哪儿玩、玩什么、怎么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瞧瞧古人的春游记吧!  相似文献   

6.
《阅读》2013,(1):42-43
绘实景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向我们展示着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烈日炎炎,秋天红叶似火,冬天千里冰封,更有那风雨雷电,霜露雾雪……这些都给我们独特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7.
春天的阳光     
小时候,妈妈对我说:"书是春天里的阳光。"她说,春天里,阳光洒向哪里,哪里的种子就会发芽,鲜花就会开放。书就像阳光,能温暖我们的心灵,照耀我们茁壮成长。听了妈妈的话,我便扑进书里,去感受那春天的阳  相似文献   

8.
潘仲龄 《阅读》2007,(3):9-9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诗人通过拟人化的写法,把春天写得生气盎然,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请你读一读,背一背。  相似文献   

9.
邹中娥 《阅读》2011,(4):32-33
春暖花开,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耐不住寂寞的人们,特别是可爱的孩子们,只要看到天空中飞着风筝,或听到天上传来风筝雄浑的哨声,就会走到户外,感受春天的阳光,体会放风筝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龙和凤凰,是迄今仍然活在我们华夏子孙心目中的两大图腾。作为虚拟的图腾物象,在喜庆节日里,舞龙舞凤,是我国民间最喜欢的两种动物舞;作为神话意象,龙和凤凰,常常出现在人们创作的各种艺术作品里,成为人们振奋精神和向往美好的寄托。  相似文献   

11.
通海花街节     
<正>通海花街节是通海地方特色文化之一,也称赶花街,是彰显通海"礼乐名邦"、"秀甲南滇"形象的重要载体。花街节一般是两年一届,每届举办的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六,截至2014年已成功举办了15届。每逢赶花街的日子,通海就成了春的世界、花的海洋。在县城中心的大街上搭起一个仿古建筑的长廊,中间点缀亭台楼阁,搭配匾山联海。长廊之下精心摆放了各式的名花佳木,而游人则在长廊的两旁自由观赏,络绎不绝的游人围着长长的走廊流连忘返,感受着春天的美好。  相似文献   

12.
快乐之歌     
碗碗 《阅读》2023,(77):36-37
<正>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快乐。无论是清脆的萝卜、翠绿的卷心菜,还是亲朋好友温暖的双手,都使人感到快乐。让我们跟随着这首《快乐之歌》,感受世界的多彩,品味人生百态,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并将这些快乐无穷无尽地传递下去。  相似文献   

13.
智慧 《阅读》2012,(3):21-23
瞧,小草棵棵破土而出;看,花儿朵朵含苞待放;听,鸟鸣声声清脆婉转……欣欣然,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正笑盈盈地向我们走来——春天来了。春天,是一首动听的歌;春天,是一幅斑斓的画;春天,是一首迷人的诗。春天是神奇的大自然对我们最好  相似文献   

14.
读划通读——感知语言;细读——解决问题;赏读——感情体验。使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体会到春天到来时一幅桃红柳绿、万物复苏的美景。在读中勾划出文中表现春天特点的词语:“吹绿”、“吹红”、“吹来”、“吹醒”、“轻轻地吹”、“细细地下”,让学生读、划结合,来进一步认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感受春风轻柔、春雨细如牛毛、飘飘洒洒的美。  相似文献   

15.
朱红甫 《阅读》2013,(Z1):42-43
总有一些旋律,曾引起我们的共鸣;总有一些回忆,曾触动我们的心灵;总有一些人和事,曾打动我们的心扉……我们生活在一个无限美好的世界,只要留心总能捕捉到"美好"因子。那么,如何才能让耳闻目睹的"美好"在我们的笔尖流淌呢?1.开门见山,紧扣主题文章开头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叙主题,紧扣中心,展现美好,读者很容易便领会你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6.
瞬彩 《阅读》2014,(19):49-49
<正>春天来了,百花齐放。同学们在赏花的时候,有没有透过水滴观察过花朵呢?有位摄影师将水滴在花的种子上,通过水滴的反射来捕捉花朵美丽精致的影像,呈现出一个安静美好的世界。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也许世界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感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知道祖国的春天来之不易”是本组教材的专题。  相似文献   

18.
感受是人们对感官接收的外界信息的情感反映.感受是写作的激发点,是写作的材料库.感受能力的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感受要开放五官,用心参与;感受要有整体感;感受要引发想象和联想;感受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感受要善于把握事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就向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新任务。 美育,是指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树立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灵魂、美化人们生活的教育。在现代化教育中,以美去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审美意识,并使之获得高尚的审美  相似文献   

20.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情趣。那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普遍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