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档案文化主要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档案文化。传统档案文化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深厚土壤之中,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特征、特点和内部结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特质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传统档案文化的特质和发展水平。本文对十年来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论。  相似文献   

2.
文化广告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产业已成为今日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广告也随之萌生与发展。本文对广告与文化广告做了界定,论述了文化广告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文化广告事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吴晓敏 《大观周刊》2012,(50):35-3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民族智慧积淀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延续性的文化。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给社会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广告作为一种经济和文化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告引领者大众的消费行为的同时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传达着其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现代广告招贴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最后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钰 《新闻传播》2023,(2):26-28
影视产业的发展同时具有文化和经济两重意义,在如今的数字媒体时代,影视业已然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住当下的机遇做好中国的文化输出是本文所尝试探寻的主题。因此,本文将以成功的外国文化输出经验为借鉴,分析外国影视文化输出战略,结合我国当下的国情,对中国文化输出的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档案文化主要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档案文化。传统档案文化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深厚土壤之中,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特征、特点和内部结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特质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传统档案文化的特质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何宜玉  何硕 《大观周刊》2012,(14):285-285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软实力成为大国竞相角逐的对象,圈家文化利益成为各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宗旨和目标。作为中国软实力核心的文化外交发挥着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难以达到的独特作用。孔子学院是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娟 《报刊之友》2014,(9):69-71
图书以及图书贸易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在过去,人们往往忽视图书的经济属性,而过分强调它的文化属性,强调它的文化传播功能。在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图书的经济属性,认真研究图书的经济属性,开发图书的经济功能对于更好地开展中国图书对外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图书文化经济二重性的视角来分析中国近年来图书对外贸易的发展,试图为学界和业界更好地开展中国图书对外贸易与对外文化传播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必然掀起文化建设的高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党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全球已经进入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创意经济"新时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虽然不能与领先国家同日而语,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下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成为了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板块。而出版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点石成金,就必须将自身发展规划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紧密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新",挖掘本土文化的创新点,对本土文化进行合理创新,对  相似文献   

10.
杨欢欢  薛婷 《新闻世界》2013,(6):332-333
伴随经济、信息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好莱坞梦工厂和迪斯尼挺进中国市场,将会为中国的文化传播和传统文化带来怎样的挑战和发展。本文以梦工厂动画为例,探讨在全球化传播的发展趋势下,本土文化传播的发展前景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趋势,并提出构建长远的文化传播意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谢洲 《新闻世界》2012,(8):260-26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迈进了消费主义时代。与此同时,西方盛行的消费主义文化不断向中国蔓延,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消费文化,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近年来苹果手机在中国掀起热潮引发的文化现象。本文将主要从消费文化的视角,对苹果手机在中国,尤其是在青年间风靡的现象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即是经济合作的经济带,又应该是中国-东盟文化合作的融合圈。当今世界国际政治中,经济发展促进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推动经济的发展水平,以"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分析中国-东盟文化融合在文化实力现实差距、西方文化冲击、文化互动差异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并从政府、媒体、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图书贸易文化是中国古代图书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原古代图书贸易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中国图书贸易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原古代图书贸易文化经历了先秦至汉代的萌芽、曹魏至唐朝的发展、五代至北宋的繁荣和南宋至清代的缓慢发展四个阶段,与中原古代政治、经济、学术、教育等因素相互影响,具有根源性、正统性、开放性和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不应该仅仅属于中国,同样也应该属于世界.如何让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之一元,而且是最丰富多彩的一元,翻译无疑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时至今日,发展中的中国为了与西方世界并轨,发展经济,在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上依然走着过去的单向道,造成了严重的文化"入超"和巨大的"文化赤字".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西部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信息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发,探讨了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的若干对策,并提出了图书馆在实施这些对策过程中的信息保证作用和服务内容. 西部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这里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位置重要,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因此,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还决定着中国在21世纪的命运.如果西部文化发展滞后,所造成的种种障碍,使经济在深层次的发展中无法展示其内在的潜力,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制约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息作为战略资源,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而图书馆是信息的来源和中心,自然应义不容辞地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为西部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供其选择、使用.这就是西部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信息保证.在西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信息保证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内容,本文仅从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的若干对策出发,探讨图书馆的信息保证工作.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影响力的增强,人们的文化需求正日益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潮亦再度涌起。但要探究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独特功能,就要做到体用合一,即从中国社会实践出发,找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徽州,无疑为这种研究提供了极富典型意义的范本。同时,徽州地区各种类型的文书档案、典籍文献和物质文化遗存蕴  相似文献   

17.
郝鑫岐 《新闻世界》2012,(5):217-218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是目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和蕴力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经济全球化使跨国公司成为促进各个国家联系交往的纽带,很多中国企业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他们身上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也将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闪光。本文以同仁堂的海外发展为参考,以求探索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在文化外交越来越凸显其优越性的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战略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的课题,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和谐发展,不仅依赖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也有赖于中国建立基础深厚、高瞻远瞩的文化传播战略与巧妙得宜的对外传播策略。搞好文化外交、提高国家软实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这对于中国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档案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着,档案是中国历史发展中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象征,显示着我国5000年的悠久历史,珍藏档案就是珍藏历史、珍藏文化,发展档案事业就是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的腾飞使得文化的地域性越来越弱,经济的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化交流在当今社会显得日益重要,而大众媒介担当着文化交流这一重任.它将一定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风俗习惯以及特定的文化倾向传达给人们,从而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促进着文化的发展.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