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产业系统具有特征信息不全面性和不完整性的特点,符合灰色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其与国民经济紧密关联的产业部门、内部产业部门的关联度.结果显示:体育健身体闲业与国民经济关联度最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业产生较强影响;竞赛表演业与细分产业部门形成了一定的关联关系.但关联度不强,其不具备主导其他细分产业部门的实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产业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在确定体育产业为第三产业范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体育产业链上各关联产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结合探讨体育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和选择基准,对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当前制约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整体发展的"瓶颈"。分析结果认为:现阶段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的发展应选择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主导产业,即,以重点开发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提升整个体育产业链水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良君 《体育科学》2006,26(9):22-27
从产业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借鉴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系统科学的原理,构建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评价体系,并选择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和北京等城市进行对比,分析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提出提升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研究目的可分为经营性与公益性体育竞赛表演业,表演业区域布局与体育场馆设施区域布局有很高的关联性。并决定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规模与方向。文章主要以公益性体育竞赛表演业为研究对象。运用体育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公共政策理论为视角,以空间结构理论为主要研究依据,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与历史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浙江省体育竞赛表演业的现状分析,体育资源的调查分析,以及目前体育竞赛表演业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和各地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浙江省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优化。  相似文献   

5.
都市圈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最具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表现形式,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设备用品等领域的发展。伴随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竞赛表演服务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这无疑是体育竞赛表演业迅猛发展的契机。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时代大背景下,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梳理出我国三大都市圈3个中心城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宏观经济基础,尤其是经济数据,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竞赛表演产业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经营性与公益性两种类型,表演业的区域布局与体育场馆设施区域布局有很高的关联性,并决定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规模与方向。以山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业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山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业现状、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现状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将山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时序分为特色项目重点发展区和后续培育发展区两个层次,将其区域构建模式定位为"三圈"模式。  相似文献   

7.
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与产业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产业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的方法,以浙江省体育产业统计调查为依据,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产业部门间的静态关联、动态关联和交叉关联分析,揭示了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联广度、关联深度、影响力度和感应程度。结果显示:体育产业与16个产业部门存在较紧密联系.关联广度在诸多产业部门中居前位;与体育产业具有强关联的产业部门为纺织服装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等5个部门;体育产业对经济拉动的影响力度和综合感应程度均大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并均呈现逐年升高态势,表明体育产业的需求压力在逐步提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的产业部门是体育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点。根据体育产业的性态分析,认为体育产业是“动力产业”,具有5个比较鲜明的产业特性。  相似文献   

8.
杨扬  唐雪秋  方安 《体育科技》2023,(6):105-10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西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体育竞赛表演业规模也不断壮大,但广西体育竞赛表演业仍存在区域供给不平衡、供给内容匮乏、供给主体单一和供给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背景分析其原因,从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利用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深化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监督等方面提出广西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广西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出发,分析全运会与体育产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举办对山东体育产业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研究表明:全运会在体育产业中属运动竞赛表演业,并具有较强特殊性;全运会具有较强的需求关联和供给关联,展现出强大的示范效应和旁侧效应;第十一届全运会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示范效应,促进山东省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同时,加速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体育产业链上各关联产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结合探讨体育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和选择基准,对海峡西岸体育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当前制约海峡西岸体育产业整体发展的“瓶颈”。结果表明:现阶段海峡西岸体育产业的发展应选择体育健身娱乐业和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海峡西岸的体育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1.
针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个别夺金项目的失分现象,从多方面进行了主、客观因素的分析.指出导致中国夺金项目失分的深层因素是日益严重的竞技体育功利化发展趋势,“举国体制’’和“奥运战略,,是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成功的保障同时也是其巨大压力的根源。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科学规划奥运奖励机制等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兴冰雪项目——单板滑雪发展的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单板滑雪项目中的大回转 (1998年长野冬奥会 )、双人平行回转 (2 0 0 2年盐湖城冬奥会 )和半管单板技巧 (暂定名 )项目已经连续两届被列为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为了进一步落实奥运争光计划 ,在冬奥会的雪上项目中获得突破 ,笔者受国家体育总局冬运管理中心的委托 ,赴日本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学习与调查 ,从单板滑雪竞赛管理组织的发展、竞技开展层次与种类、该项运动迅速发展的原因等几个方面 ,对当今世界单板滑雪运动发展的现状进行简单的论述 ,并介绍半管单板技巧这一项目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我国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将从众多方面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其中,首先受到关注的是体育产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的体育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如何做好准备来迎接这一机遇的挑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高等院校是体育人才汇集的场所,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体、配套的体育运动设施、经验丰富的体育师资,因此理应成为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地方。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束缚,缺乏市场意识,管理体制僵化,运行机制不活,再有资金不足,营销人才匮乏和经营理念落后等原因,高校体育产业未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常德市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德市地理条件优越、历史悠久,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丰富,市政府重视,发展机遇很多。但需要强化品牌意识,充分利用西部开发、加入WTO、北京奥运等机遇,将常德市体育休闲旅游做成一个产业,使其成为常德市的经济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观战旅游及第29届奥运会旅游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题材旅游是体育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奥运题材旅游使体育对社会的经济意义有了新的发展和扩展,并形成了奥运会经济的经济拉动效应。以奥运会为题材的奥运旅游,既为奥林匹克事业发展创造了更多发展的经济效益,也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殊题材的特大发展机遇,探讨如何借奥运促进我国入境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北京奥运后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奥运后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取向进行思考,建议以后奥运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检视、客观评价我国体育的过去,全面规划未来。提出对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取向进行调整:告别悲情体育,走近快乐体育;结束焦虑体育,迎接自信体育;正视金牌体育,欣赏魅力体育;调整奥运体育,发展多元体育;审视申办体育,关注效应体育。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体育产业影响以及相应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建新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2):149-151,154
阐述了国内体育产业的现状,及经济全球化以后,体育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场的开发和国外资本的进入有利于体育产业向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我国企业规模、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较大,国外资本的进入和体育产品的投资使国内一些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甚至被淘汰出局。因此,建议有关部门有计划逐步的开放市场,进行行业保护,加大培育体育经营商、建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对拓展体育产业投资发展空间,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现状进行分析。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田径运动进入市场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田径市场化是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性发展和实现新一轮“奥运争光计划”的现实需要,并对田径竞赛表演市场的商业化运作提出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1937, Dallas, Texas, hosted a sporting festival that drew teams from across the Americas to a ‘Pan American Olympics’. Organized under the umbrella of the Greater Texas and Pan-American Exposition, the games drew hundreds of athletes for track and field contests, soccer football matches, and a boxing tournament. Though historians generally consider the 1951 Buenos Aires Pan-American Games as the genesis of the Western Hemisphere’s biggest sporting carnival, the Dallas games certainly inspired even if they did not directly inaugurate the Pan-American Games movement. Directed by George Preston Marshall, the owner of a professional gridiron football franchise and an ardent leader of segregation in that sport, the Pan-American Olympics paradoxically produced an interracial set of contests that matched black, white, and Latino athletes against one another in the heart of the segregated US South. The Dallas Pan-American festival reveals the enigmatic visions of their architect, illumines the racial and national cleavages of the 1930s, and highlights the persistent dream of an Olympic-style event that would include all of the Americas.  相似文献   

20.
"人文奥运"思想的历史追溯及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连生 《体育与科学》2005,26(1):40-42,75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综合分析等方法从人文的视角审视奥林匹克运动历史的发展,认为“人文奥运”拓展了蕴含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人文思想的适用范围,从现代社会更广阔的层面上提出了人文的问题。“人文奥运”的思想突破了奥林匹克运动人文理念的适用范围,在人文内涵上有所丰富的创造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虽然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人文思想,然而自觉地从人文的视角审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当属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人文奥运”的提出既涉及体育伦理的思想理念,也涉及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问题。这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结合和建设奥林匹克运动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都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