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误区一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例1 图1为一杠杆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杠杆上A点的F的力臂.误解:力F的力臂即杠杆上OA这段距离.正解: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再从支点O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的垂线,两线交于A’点,力F 的力臂为OA'这一段距离,如图2所示.辨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把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误认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在图2中,力F的力臂是 OA',而不是OA,更不是AA'.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杠杆的支点不明确或不明显,所以在画力臂时,一般要根据杠杆  相似文献   

2.
误解1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例1 图1为一杠杆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错解力F的力臂即为线段OA.  相似文献   

3.
杠杆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机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被称为“杠杆五要素”,其中力臂是杠杆最关键的要素.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正确判断、规范地画出力臂,才能解好题.一、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杠杆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因此首先应该搞清楚两个概念:支点和力作用线的定义.支点的判断是画力臂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是依据经验来判断,从物理上讲就是杠杆绕其转动的那个固定点.如图1所示,是用羊角锤拔钉子的示意图,显然支点是锤头与木板接触的那个点,即图1中的O点(支点一般用字母O表示).如图2所示是用硬棒来撬…  相似文献   

4.
杠杆和滑轮     
一、理解与领悟1.为什么要引入“力臂”的概念芽杠杆问题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转动的问题.在转动问题中,力的三要素是如何体现的呢芽请看下面的例子.如,图1是用一根硬棒AOB撬起石头的情况.O是支点,F阻是石头对杠杆的阻力,A点是动力的作用点.作用在A点的动力方向可能有多种情况,比如图中画出的F1、F2、F3三种情况.实践告诉我们,尽管力都作用在A点,但由于力的方向不同,把石头撬起时,这三个力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作用在杠杆上同一点(比如A点)的力,方向不同时,力的作用线(沿力的方向的延长线)到支点O的距离也不同,而这个距离影…  相似文献   

5.
1 .力臂一定都在杠杆上吗?答: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如图1所示,若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垂直,则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恰好在杠杆上;如图2所示,若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不垂直,力臂同样需要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则作出的垂线段就不在杠杆上.所以,只有当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垂直时,力臂在杠杆上;当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不垂直时,力臂就不在杠杆上.因此,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图1        图22 .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答:如图3所示,我们可以将定滑轮看做…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一)简单机械1.杠杆(1)几个概念①杠杆—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②支点—杠杆绕着其转动的固定点。③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其转动的力。④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其转动的力。⑤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⑥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2)杠杆示意图用一根线段表示杠杆,在这线段上画出支点(O)、动力点(A)、阻力点(B)、动力(F)、阻力(F2)、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这种图是杠杆示意图。画杠杆示意图的步骤;①辨认杠杆,确定支点…  相似文献   

7.
杠杆的六要素分别是:杆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支点:杆杠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支点在杆杠上.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动力的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阻力作用点在杠杆上.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在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时关建的问题是力的作用线怎么画,力的作用线是画一条与该力重合的直线,重合的部分用实线,没重合的部分用虚线,动力作用线与动力重合,阻力作用线与阻力重合,然后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才是该力的力臂,如果垂足在实心线上就可不画力的作用线.  相似文献   

8.
画出使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O为支点,OA相似文献   

9.
备忘清单 1.认识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④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相似文献   

10.
正确画力臂     
要学好《简单机械》,首先学会画力臂,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步骤有:找支点;画力的作用线;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我们以杠杆和滑轮为例做具体练习,一、杠圩的力管1.技支点很多杠杆示意图直接给出支点,如图1所示.对没给出支点的杠杆,则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杠杆转动时杆上不动的点即为支点.如图2,要扬起瓶盖,起瓶器应逆时针转动.按B点移动方向可将盖打开,即在开盖过程中A点才是固定不动的,所以支点应是图中A点而不是B点2.画力的作o$力的作用线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过力的作用点,第二:沿力的方向.其实将力的示…  相似文献   

11.
例1在图1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点最小的力和这个力的力臂(图中O为支点).  相似文献   

12.
正本章是九年级上册的起始章,包含的知识点、物理概念比较多,我们把它分成简单机械、功和功率、机械效率三个单元来分别解析其中的典型问题。一、简单机械典型问题解析例1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B.力臂就是杠杆的长度C.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D.力臂一定在杠杆上分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可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作为杠杆必须能在其上找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力各的概念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画杠杆力臂的方法及步骤:①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支点;②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具体画垂线时可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力的作用线重合,平移三角板,直到另一条直角边过支点,画出其连线即为力臂.3.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不控重物时,调节杠杆两…  相似文献   

14.
怎样画力臂     
初二物理中力臂的教学是个难点,正确找出力臂,是解决杠杆问题的关键.同学们在画力臂方面出现的错误比以往各个知识点所出现的错误都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支点定错.如图(1)a、b中.许多同学误以为C或D是支点.图(2)中误以为0或A为支点.二_或大8[]阳大商错.加固O〕.同学们作#观动力与阻力画成与杠杆乘直.三、大青画错.在很多情况下,定出了支点与作用力,由于许多同学把力臂误认为是点到点之间的距离,甚至误以为是支点到作用力箭头处的距离,因此出现错误,如图(4)中OA、OB、OC、OH等.原因主要是力…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画出力臂图1 图2 图3 图4 同学们在画力臂时常见的错误有: 1.把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当作力臂,如图1所示. 2.过力的作用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平行线的垂线,如图2所示. 3.把支点与箭头的连线作为力臂,如图3所示.  相似文献   

16.
一、力学作图考情解读:力学作图种类:一是力的示意图;二是杠杆力臂的作图;三是滑轮组的组装.作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力的示意图中,线段的长度不能准确地表示力的大小,但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2)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重力的作用点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一定不要把力臂理解成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解题技巧:1.作力的示意图时,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  相似文献   

17.
考点1杠杆的力臂(多以作图、选择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分)例1如图1甲所示,轻质杆OA可绕O点转动,B处悬挂重物,A端用细绳通过顶部定滑轮被拉住时(定滑轮质量及摩擦不计),整个系统静止,请在图中画出杆OA所受各力的力臂。  相似文献   

18.
黄朝东 《中学理科》2002,(9):39-43,47
二、要点说明1.杠杆(1)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作图方法:先明确支点和力的方向,然后画力的作用线,最后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注意:力臂既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也不是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作用在杠杆上的力或力臂发生变化)时,此杠杆能否再次平衡?这样的问题按常规方法来分析,判断比较繁杂.如果运用夸张法来分析,就显得简单多了.下面举例来说明.例1如图1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一小段相同的距离,则().A.杠杆仍保持平衡B.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C.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D.无法判断(2003年天津市中考题)分析:假设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的距离都等于OA,则G1就作用在支点上,G1的力臂为零.这时G1与其力臂的乘积也为零,而…  相似文献   

20.
1.相似三角形与杠杆例1 如图1是一个简易吊车装置,现要吊起重为G=200N的物体,已知OA=7m,OC=3m,DC= 4m,OD=5m,求力F多大? 分析对于杠杆OA,O是支点,F的力臂是OC,G的力臂是OB.由于△DOC∽△OAB, 所以 OD/OA=DC/OB,OB=5.6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F·OC=G·OB, 所以 F≈373N. 2.勾股定理与杠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