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以国家干预活动增加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为特征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形式,为资本主义统治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哈贝马斯指出,科技理性作为目的理性的表现形式,在压制人们交往理性的基础上,遏制了人类的解放需求。通过建立批判的解释学、实行协商民主和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恢复交往理性的功能,从而破除科技意识形态的束缚,建构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视角,但是也存在某些幻想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及其意识形态的特点进行阐述,分析了科学与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合理化起到的操纵和维护功能,显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隐形的社会问题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晚期资本主义"中的科学技术是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参考和依照。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第一生产力,逐渐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并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及深远的影响,为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了解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理论,有助于在当代社会对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审视,正确地应用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认为科技的意识形态性表现在它对否定性的消除,对肯定性的确立。科技提供了新的控制形式,使得政治领域没有反对派,文化中的超越性因素化解,话语领域封闭,从而作为新的意识形态维护着发达工业社会的统治。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就是意识形态。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特征。传统意识形态的解体呼唤新的意识形态的出现,科技作为意识形态应运而生。技术统治的意识比以前的传统意识形态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无法抗拒。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后工业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哈贝马斯洞察社会的重大改变,同时提出两个命题:第一,"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第二,"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提出了独特的论断。深入探究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观,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运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有效的防控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成长和求学经历影响了他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方面,他以科学技术为切入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并把科学技术作为具有统治力量的意识形态来看待。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然而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舒适的同时也承受着科技的负面效应。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即是意识形态”的观点,把科学技术视为意识形态.文章介绍了此种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理论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均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二人都对发达工业社会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尤其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批判。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科学技术取代传统政治手段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哈贝马斯继承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在社会中起消极作用的思想,认为科学技术不仅成为第一位生产力,而且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二者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既有一致,也有分歧,文章对此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法兰克福学派继霍克海默、马尔库塞之后第二代的领军人物,一生著述甚多,是一位多产的思想家,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影响。在哈贝马斯的诸多思想中,科学技术观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精神的产物,并在批判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著名论断,对于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如何发展科学技术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和马克思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具体表现在对意识形态概念理解上,对意识形态批判认识上,对“科学技术”是不是意识形态的辩护上。划清二者在“意识形态”认识上的界限,有利于更好把握二者的意识形态理论,也有利于对意识形态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论述了科学经过技术物化为物质形态,从而实现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并执行意识形态职能,虽维护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状,但他没意识到在广度和深度上加深其基本矛盾,推进其灭亡过程的一面,没意识到科学技术还有推进社会政治民主化过程的一面,没意识到科学技术还有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联系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论述了科学经过技术物化为物质形态,从而实现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并执行意识形态职能,虽维护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状,但他没意识到在广度和深度上加深其基本矛盾,推进其灭亡过程的一面,没意识到科学技术还有推进社会政治民主化过程的一面,没意识到科学技术还有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联系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法兰克福学派对科技进步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危害进行了积极批判。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都对科技意识形态的危害进行了深入剖析。马尔库塞认为科技意识形态化去除了双向度,造成对人的压抑、奴役,社会的极权化。哈贝马斯认为科技的危害在于生活世界殖民化,人的实践兴趣降低,科技管理代替了民主。  相似文献   

14.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科学技术的两个富有创意的基本判断,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是认为科学技术履行意识形态的社会职能。在此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都对科学技术本身及其社会功能的根源,对科技理性、技术专家治国论以及科学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批判。这些批判尽管充满着穿凿附会之处,具有某种程度的片面性,但无疑也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的深刻的片面,因为它给20世纪和后20世纪的人类提出了这样一种警告:科学无视价值存在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的“异化”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战后科技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革命。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段时间内的“快速增长”,引起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物质生活的深刻变化,对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必须对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的科技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认识与兴趣是哈贝马斯创立其交往理论学说的依据。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学者,哈贝马斯继承了第一代学者们对现代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批判,尝试通过分析认识与兴趣的联系,重新定义认识论,建立以兴趣为导向的认识论。他认为,只有解放的兴趣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他推崇的是建立一种没有统治压迫、平等对话的模式,倡导追求自由以及体现主体性的价值,达到平等对话的共识,从而将主体从依附于对象化的力量中解放出来。但是哈贝马斯在探索的过程中扭曲了马克思的劳动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背道而驰。他旨在重建社会的批判理论,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将交往行为看作是历史观的出发点,将学习机制看作社会进化的根本动力,并对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新内涵做了深刻阐述。我们在肯定哈贝马斯促进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哈贝马斯努力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8.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一起抓”,但不能“一样抓”,因为它们各有特点。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来发展生产力。可以说,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对于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可以不问姓社姓资。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划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界线。在经济领域引进资本主义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又要对西方的“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严加防范。我们不能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是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注重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相互作用。哈贝马斯面临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认为只要运用交往行动理论,就可以获得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交往方式,拯救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弊病,重建社会的和谐统一。深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交往的论述,从唯物史观出发来理解交往,对我们今天认识全球化、认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必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正>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动力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强调了“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且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一些国家认为经济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又是教育的竞争。发展教育科学技术,实际上成了关乎这些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