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刘应庭 《江苏教育》2007,(22):26-27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流淌着一条河.一条月亮之河。在“风花雪月、山水云雨”的大自然景观中.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咏月名章。仅以苏教版小语高年级教材而言.以月亮为主题或以月亮为衬托的文章就选择了近10篇。例如《月亮和云彩》、《嫦娥奔月》、《二泉映月》、《月光启蒙》、《望月》等。在教学时.教师可“顺学巧导”,开展一次以“月亮”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如陶渊明对“菊”,陆放翁对“梅”一样,天才诗人李白对月亮情有独钟.他以“人月相得”的诗学意兴.化月为情,借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进行自然与人情的互释、内心与外界的沟通,赋予了月亮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和哲理精神,把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李白与月物我交融.显示出了独特的意境之美,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一位母亲带儿子去看“月亮花”。当月亮花还是花苞时,倘若人们用手去轻轻拍打它.它会在十秒钟之内倏然开放.仿佛一个袖珍月亮。这位母亲在拍打月亮花时,她的五岁的儿子拉着她的表襟,小声地央告:“妈妈.不要拍它.让它自己开,好吗?”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都知道“猴子捞月亮”的故事.聪明的猴子把水中的“月亮”当成了天上的月亮,就是因为它们太相像了.“水中月”实际上是天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如图1,根据平面镜成像  相似文献   

5.
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月亮走,我也走……”月明之夜.走出家门,置身于乡间小道或都市大街,随意看着天空,便会发现:自己走,月亮也走:自己停,月亮也停.月亮好像一个调皮的小天使,总是跟着自己。  相似文献   

6.
地球的悲哀     
“哎哟.哎哟!”从太阳系传来阵阵痛苦的呻吟声。“咦,是谁在叫?”月亮医生被惊醒了。他看到可怜的地球大妈捂着大肚子,一边在空中不断地打着滚,一边痛苦地喊叫着。月亮医生慌忙上前扶住她,焦急地问:“地球大妈,你怎么了?”地球大妈费力地张开布满血丝的眼睛,颤抖着身躯,低声说:“月亮……医生,快……快救救我,我……不行了。”  相似文献   

7.
许仁杰 《科学启蒙》2012,(9):100-100
月亮挂在深蓝的夜空中。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月亮在夜空被吹得打了几个滚掉在地下。“唉,又是一个中秋节。”我叹着气把圆月的照片捡起。窗外的人造大气层上方可怜巴巴地躺着两个土豆一样的月亮。  相似文献   

8.
—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带儿子去看“月亮花”。当月亮花还是花苞时,倘若人们用手去轻轻拍打它,它会在十秒钟之内倏然开放.仿佛—个袖珍月亮。这位母亲在拍打月亮花时,她的五岁的儿子拉着她的衣襟.小声地央告:“妈妈,不要拍,让它自己开,好吗?”  相似文献   

9.
汉语拼音教学一结束.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音节词和句子后.我就让学生准备漂亮的笔记本开始写绘画日记。先让孩子学习用拼音写一两句简单的话.并配上图画。最初的简单有效的写话训练可采用给词写句的方法。如学了“月”字.可组词“月亮”“月光”“日月”“明月”等.请想象一下.什么样的月亮挂在什么样的夜空?你能画出来码?然后让孩子用上“月亮”一词把自己画的画说一句话并写下来。  相似文献   

10.
一、怎样解释"月亮地下"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有些老师将"月亮地下"解释为"月亮底下",这是不对的。"地下"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读díxià时指"地  相似文献   

11.
古诗词中的“月亮学”现象,感兴趣多而深入研究少。本认为,阴柔之美与初民崇拜是“月亮学”生成的条件;月亮的普照与诗人的人民性是“月亮学”传播的前提;月亮的跨时空特质是“月亮学”繁荣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月光下,斑马老师和同学们坐在山坡上聊天。 斑马老师望着弯弯的月亮,回味无穷地说:“月亮上,我曾经去过一次……” “啊?”同学们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那天,我在树林里砍柴,用力太大,斧子飞了出去,飞呀飞,一直飞到了月亮上。你们说,我该用什么样的梯子才能爬上月亮,取回斧子呢?” 爬上月亮?绝对不可能!同学们纷纷摇头。  相似文献   

13.
在东北亚地区分布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与阿伊努族中均流传着月亮阴影神话,并可将其分为“祈求型”、“攫取型”和“惩罚型”等三个类型;而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月亮阴影神话分别容括于“祈求型”和“攫取型”之中,阿伊努族月亮阴影神话则包括于“惩罚型”之中。这三个类型中,“攫取型”比较接近于月亮阴影神话的原型,因为其中出现母亲诅咒女儿——原始人的语言信仰,男性的月亮攫取人间少女——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的反映,少女及其水桶等成为月亮阴影——原始人对月亮阴影的猜想等与人类社会早期思想观念相关的神话母题。在这三个类型中,“祈求型”和“惩罚型”月亮阴影神话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三者显然来自相同的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14.
中秋盼月     
中秋节早晨一醒来就听见“浙浙沥沥”的雨声,我感到十分愁闷。因为中秋节最重要的就是月亮,今天雨下得这么大,月亮肯定出不来了。我不耐烦地听着雨声,杂乱无章,毫无规律,但无论我怎样骂着雨点,它总是我行我素地下着,不来理睬我。  相似文献   

15.
聪明的妈妈,如果您的孩子这样问您,您会怎么回答呢?是告诉他月亮去了地球的另一面,还是说月亮下班回了家?作为大人,我们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转动。”我们会告诉孩子。有责任心的父母.可能还会找出三个圆形的物体,分别代表太阳、地  相似文献   

16.
一天晚上,小熊抬头望着天空,心想:这一个生日礼物给月亮吧!可是,小熊不知道该给月亮送什么才好。于是,他爬到高山上和月亮说话:“嗨!”山那边也传来了回声:“嗨!”小熊高兴极了!我能和月亮说话了呢!  相似文献   

17.
月亮翻跟头     
天黑了,圆圆的、亮亮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森林里,有一只小老鼠没有睡觉,他在小河边散步。小老鼠喜欢抬着头看天上圆圆的月亮。天上的月亮看见了小老鼠,她不高兴地叹了一口气:“唉……”小老鼠觉得很奇怪,他爬上一棵高高的大树,问月亮:“月亮小姐,你为什么不高兴呀?”月亮皱着眉头说:“每天,我一出来,你们小动物都睡觉了,不来和我玩,我孤零零地在天上,好冷清啊!”小老鼠对月亮说:“月亮小姐,别难过,我来帮你!”小老鼠飞快地爬下大树,取出一只哨子吹了起来。小老鼠的朋友哈巴狗、小白兔、胖小猪、小猴子听到了小老鼠…  相似文献   

18.
月球概述     
孙晶 《初中生辅导》2014,(12):41-43
同学们还记得那些和月亮有关的诗句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等。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对月亮赞赏有佳,并对月亮寄语了相思之情。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楚辞》等书籍中。  相似文献   

19.
高考语文评卷将作文分为两个等级.一个是基础等级,一个是发展等级。作文中有“出彩点”就能提升到发展等级;没有“出彩点”,就会停留在基础等级。要想作文脱颖而出.作文必须有“出彩点”。多年担任高考语文阅卷组长的何永康教授说:凡优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必须在“光辉”上下功夫——只有写出“出彩”的作文.才能刺激评阅者的眼球向大脑传递“此文达到发展等级”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古代游子诗人与月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中国人爱月亮,仰望明月勾起多少美妙的幻想;最爱月亮的是诗人,歌咏月亮的诗篇如璀灿的星光。而咏月的诗人大多是游子,他们诗行中的月亮多是忆国怀乡的月亮,多是思亲恋故的月亮。不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是游子;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杜甫,也是游子;吟出“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的白居易,正客居异地;遥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其时也远在他乡。为什么偏偏是月亮幸运地成了诗人游子痴痴以求,眷眷相思的对象?为什么恰恰是游子诗人一齐爱上了那轮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