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为加强对考生遵守考试纪律的教育,减少违纪舞弊现象的发生,教育部要求考生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前阅读“诚信考试承诺书”并签字认可。2004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其中第三十条规定“教育考试机构应当建立考生诚信档案,记录、保留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考生的相关信息”。教育考试机构应当接受社会有关方面对考生诚信档案的查询,并及时向招生机构提供相关信息。“承诺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须知晓和遵守的有关考试规定、纪律要求,考生愿意在考试中自觉遵守,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  相似文献   

2.
关于"考试违规",每一位考生在进入考场之前都应有所了解。诚信应考、主动杜绝违规行为是必须的;对许多考生来说,还要避免因无知导致的"不经意地"违规。目前,高考适用的、每一位高考考生务须了解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教育部在2004年制定、并以部长令的形式发布的。因此,该《办法》又被称为18号令。《办法》旨在规范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德育》2008,(6):6-6
《新京报》2007年12月23日报道:依照教育部要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提醒考生必须在《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签名。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也作出了同样的要求。 要求考生在考试前阅读《诚信考试承诺书》并签字认可,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狠刹考试违纪舞弊歪风、制止“考场腐败”的决心。问题是:这一纸承诺真的能提高考试诚信吗?  相似文献   

4.
据4月20日《北京娱乐信报》报道,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自学考试中,虽然考前考生签订了“诚信承诺书”,但仍有201人涉嫌作弊受到取消当科成绩或被停考一至三年等处罚。据了解,今年4月自考的考生在答卷之前,先要签“诚信承诺书”。这是我国自考史上,考生首次正式签订的“诚信  相似文献   

5.
5月19日,教育部周济部长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18号令,宣布《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正式实施。《处理办法》提高了可操作性,加大了处理力度,将考生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具体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14种,将监考等考试工作人员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具体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10种。《处理办法》规定,考生违纪取消其该科成绩;考生作弊其当次报名参加的各科成绩无效,自考考生作弊视情节轻重可同时停考或延迟毕业1-3年。《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统一了各项国家教育考试的违规处理办法,成为新形势下从严治考、依法治考的有效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为规范自学考试管理,严肃处理违规考生,我省自学考试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年5月19日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八号令),制定了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守则)和《关于对自学考试考生违规行为认定与处理的规定》两个新法规(见另文)。并决定从2004年下半年自学考试开始,对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出现的违规考生,按照我省制定的《关于自学考试考生违规行为认定与处理的规定》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7.
信息     
《天津教育》2012,(6):15
全国教育部发布修订后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2012年5月14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修订后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监考教师认真学习,在国家教育考试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对各种违纪、作弊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相似文献   

8.
《河北自学考试》2009,(5):12-12
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18号令)对高考中考生的违规行为认定和处理有如下规定: 第五条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相似文献   

9.
全国政策     
《考试》2004,(12)
高自考作弊考生不服作弊判罚可申请复核 10月高自考作弊考生处罚,首次使用今年新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这也使得不服处理决定的高自考考生获得了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权。  相似文献   

10.
观察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发布教育部目前发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办法将首次在即将举行的2004年高考中使用。处理办法将考生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具体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4种,将监考等考试工作人员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具体分成“违纪”9种和“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考试》2004,(6):56-56
作为教育部长的第18号令《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将在今年的所有教育考试中执行。这个办法的颁布执行,无论是对于自学考试的考生.还是从事自学考试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处理办法》分别对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考为我国重要的国家级考试,从报名、考试到评卷各个环节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各级教育考试主管部门每年都会出台详细的政策和规定,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18号令)更是从法律的角度将考生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具体分成9种违纪行为和14种作弊行为,进一步严格规范了违规行为的处罚,使之有法可依。每位应考考生都应遵守这些考试规则和要  相似文献   

13.
人事考试作为选拔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作为人事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面向社会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考生考场作弊现象履有发生,直接威胁人事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成为人事考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认真防范考生作弊,是当前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处理规定》(人事部令第3号),狠刹考场腐败歪风,整治考试环境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从今年高考开始,考生在考试前要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自己在考试中将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从夹带、抄袭发展到“枪手”替考,甚至利用手机作弊,考试作弊手段层出不穷,作弊成了社会公害,你作过弊吗?对作弊你又是如何看待呢?你认为怎样才能遏制愈演愈烈的作弊风呢?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诚信高考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统一考试中,要求考生在考试前阅读《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签字认可,以表明其对考场纪律的知晓、认可、遵守。  相似文献   

16.
《广东教育》2005,(8):62-62
事件:教育部从今年起首次将考试诚信记录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并与高校录取挂钩;凡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都有可能影响录取。对有违规记录的考生,将在考生特征标志信息项中,统一用字母“W”予以标示。(《中国教育报》)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52):2-3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数量激增,考生水平高低不齐,考试诚信问题日益显著。本文通过对考生心理、高校教育等多方面展开调查,分析考生缺乏诚信、考试作弊的原因,从而提出对策,营造良好、诚信的考试氛围。  相似文献   

18.
诚信:考风建设的指向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高考招生工作规定明确要求,考生在申请报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时,须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本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客观、真实、准确,承诺参加招生考试时遵守有关管理规定、诚信考试不作弊等。此举无疑再次把考试诚信问题推向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考生身份验证是国家教育考试管理部门对标准化考试考点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考生诚信档案、社会诚信档案的重要信息来源。采用先进的人脸生物识别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建设考生身份验证系统,有望大大提高教育考试中考生身份验证环节的速度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作弊,净化考场环境,从而提高考试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在技术上为考试的公平公正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继上海、北京后,我省淄博、临沂自考办也要求所有考生在每一科试卷上亲笔签下《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此举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不能仅仅对此现象采取简单肯定和拒斥的态度,而是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深潜于其中的考生诚信问题予以进一步思考。以期望在理论上推进诚信问题的深入研究,在实践上促进考生对诚信的践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