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广义心灵哲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意识论研究的现状、有关前沿自然科学和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发展出发 ,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心灵哲学研究的基本构想 ,认为 :在新的起点、以开放的视野大力深入开展对心理的哲学研究 ,既是我国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必然 ,又是人类生存现状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历史和现实所提供的难得机遇与条件 ,不仅能使我们缩小该领域的差距 ,而且还能使我们扬长避短 ,突破英美心灵哲学单纯从科学精神、语言分析出发只注重对心灵之“体”的研究的偏颇 ,把东方传统的从人文精神出发重视对心灵对于人的生存之“用”的探讨的优势继承过来 ,并加以改造升华 ,发扬光大 ,建立以心灵之“体用”为研究对象的广义的心灵哲学。文章还就其思想渊源、逻辑思路、应予研究的主要问题等阐述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论福多的思维语言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语言假说(LOTH)是关于思维(thinking)和思想(thought)本质的一个经验主义的论题。根据LOTH,思维是在心理语言中进行的,即在相应有机体的头脑内物理地实现的符号系统中进行的。本文从思维语言的界定、思维语言的主要特征等角度分析了福多的思维语言假说,在此基础上,评述了当代主要的心灵哲学家对福多的思维语言假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的递进发展的角度,评介了心灵哲学中心理语词的语义学问题,介绍了人们用以描述心理状态的常识语词从何处获得意义的三种观点,即“标准观点”、“哲学行为主义的操作定义”和“理论网络论”。经过分析,文章倾向于如下结论:心理语词的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意义来源是这些语词出现于其中的常识性理论网络,只有学会了使用包含这些心理语词的预言和解释规则之后,才有可能理解那些常见的心理语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的递进发展的角度,评介了心灵哲学中心理语词的语义学问题,介绍了人们用以描述心理状态的常识语词从何处获得意义的三种观点,即“标准观点”、“哲学行为主义的操作定义”和“理论网络论”。经过分析,文章倾向干如下结论:心理语词的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意义来源是这些语词出现于其中的常识性理论网络,只有学会了使用包含这些心理语词的预言和解释规则之后,才有可能理解那些常见的心理语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唤醒,本文综述了当前有关教育和心灵的关系的一些观点,分别是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自由、教育需要情感的渗透、教育要为心灵对话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均主张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心灵世界,重视对心灵的关怀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对佛教和西方哲学有我—无我观念的比较是当前比较心灵哲学的热点和重点.佛教关于“自我”的思想中既包括具有解构主义色彩的无我的方面,同时又包括具有辩证色彩的有我的方面.作为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分化的产物,比较心灵哲学用心灵哲学的名相概念解读和重构佛教的有我—无我观念.在比较视野下对有我—无我问题的研究发现:在佛教和西方心灵哲学中,自我被给予了大致相同的现象描述,而对被描述的这种自我的实在性,它们分别以各自的方式予以否定.因此,西方心灵哲学和佛教在自我问题上殊途同归,都坚持主张“无我”,认为“自我”仅仅是人们的构造和幻象.  相似文献   

7.
自然主义是当代心灵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潮,随着"生物学转向"之发生而诞生的新目的论又是这一思潮的一种新的受到广泛关注的理论。当前,目的论的地位和命运不仅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处在被嘲笑和批判的地位,而且成了人们解决心灵哲学难题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或"自然化"根据。相较于旧目的论,新目的论的内容、观点、论证和实质都"判若两人"。其为心灵哲学摆脱困境开出的处方是,只有以新目的论为基础的心灵自然化,才能克服过去自然化的困难,让心灵哲学走向新生。它不仅为心灵哲学提出新的方案和策略,为功能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还在目的、目的论、进化、选择、因果解释等形而上学和科学哲学的传统领域提出了新的问题及解答,因此有很多方面的学理意义,尤其是有形而上学的意义,值得作多角度研究。  相似文献   

8.
罗蒂对传统认识论哲学的批判与“治疗”,经历了从语言学转向到心灵之镜破碎的过程。他曾一度热衷于分析哲学,但很快就背叛了它。罗蒂认为知识是没有基础的,既没有确定的“语言”基础,也没有笛卡尔式的“心灵实体”基础,认识不过是信念与欲望之网的重新编织活动。传统哲学是一种“镜式”哲学,“基础主义”是其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与心灵哲学的融合,不仅体现在对共同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为不同思想传统对核心概念的重新解读。当代心灵哲学对“现象学”概念的理解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从对胡塞尔“现象学”演变分析着手,侧重于对意识的经验维度的分析,并引入第一人称和意向性概念;二是在分析经验的主观特性时,对“现象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予以修正,使之区别于相关概念;三是以经验维度的分析为依据,分别从意识和意向性出发,拓展出现象意识和现象意向性。这三个特点通过展现“现象学”概念的引入、修正和拓展,集中反映了当代心灵哲学与现象学融合的认知取向。  相似文献   

10.
“民众心理学”是当代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争论的热点和焦点,它指的是与科学的认知心理学不同的、积淀在人们心理结构中的、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因涉及心灵哲学的若干根本问题,围绕这一理论又兴起了各种不同的诠释理论,将有助于心灵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J.福多的“心理的模块性”概念隐含着这一“悖论”:心理的实质是非模块性的。其实,认知的“中心系统”也是模块性的,确认“中心系统”也是模块性的有助于消除福多的这一悖论,从而,可倡导一种彻底的,整体性的心理模块论,即“输入系统”与“中心系统”两大模块系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思想是对陈白沙开创的江门心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构成岭南心学思想路线,此路线是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综合创新.湛氏心学思想包含“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本体论思想,以及主静与主敬相统一、涵养与致知相统一、知疑与创新相统一的功夫论思想.  相似文献   

13.
心力观是梁启超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从梁启超改良思想“开民智”、“求自由”、塑造新民、君权变法等重要观念中都能看到心力观的影响。心学影响下的心力观易于和改良思想结合有其内在原因,而由于心力观本身的局限也影响了梁启超更完善的改良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熊十力哲学将真实存在归结为“本心”或“实体”。而本心或实体有两个维度的含义,即个体性与普遍性。在两个维度之间,熊氏哲学表现出从突出个体性滑向强化普遍性,并陷入普遍主义立场的取向,从而消解了个体性。  相似文献   

15.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难以概括通篇所呈现的作者内心境况;异常喜悦的心情当亦蕴涵在该篇文章之中,尽管此种心境的存在极其短暂。事实上的“一团乱麻,一团火”之所以能够经过作者的艺术创作而“淡”了许多,这是由特定的家庭教育、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环境,以及“中和主义”等哲学思想的影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阳明心学既是主张知行合一的行动哲学,也是强调德性修养的心灵哲学。王阳明通过黄金的"成色"和"分两"隐喻,形象地论证了"德性-才艺"的关系问题。在阳明心学视域下,德性与才艺是一体成就的,德性的修养自然会带来才艺的养成,而才艺的养成也会促进德性的成就;在才艺的培养上,王阳明主张"随才成就"和"素位而行"。王阳明的德艺观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上乘陆氏兄弟“心即理”的先验论,同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对心学以及儒学来说都是重要的发展.知与行历来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焦点,是哲学及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行合一”论认为求知与实践应同时进行,直接反对朱子学派“先知后行”之说,在宋代后再次提出与理学截然不同的方法论,与“心即理”“致良知”共同构成了阳明学派思想体系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计算主义是当今哲学界备受关注的新思潮。计算主义的心智观即心灵的计算理论(The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Mind)以计算机作比拟来试图揭示人类心智认知之谜,这使得它一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界的宠儿。虽然心灵的计算理论所提出的独特的心智解释模型也面临着许多诘难,但是,这种全新的理论对如何发展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心智学说却有着特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不能简单地把解放思想归纳为胆子大小,“过”与“不及”都需解放思想。应把解放思想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中去具体地分析其内涵。要做到解放思想,就必须掌握客观规律,就必须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不断创新。创新要求我们学习科技知识,注重调查研究,发扬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