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是民主治理,其思想来源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和后现代公共行政,其基本观点包括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本文从新公共服务的价值体系出发探析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出和建立了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与公共利益,更加适合现代公共社会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征的科学体系。以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不同的社会准则。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建立在此价值观基础上的公共性内涵,通过政府公共性危机阐述了公共性缺失的危害,除了公共人的培育就是要引导个体在个体性合理呈现的基础上,关注公共利益,实现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让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生活日益分化为"公共性"与"私人性"且公共性生活领域不断拓展的现实下,需要强化培育公民个体公共精神的观念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培育公民个体的公共精神不仅有助于公民个体能够适应现实公共生活的要求,扮演好公共人的角色;也有助于实现公共生活领域的有序发展,使得公共利益与公共价值得以维护,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4.
保卫教育的公共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是一种超越任何利益集团的由公共价值导向的以扩大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实践。作为实现公共利益的方式,教育是我们重要的公共事务之一。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公共教育的根本属性。本文认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公共意识薄弱,学校的教育理念存在着“去公共性”的现象。为了公民社会的建构,我们的教育必须促进社会的公共善,必须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培养受过教育的公众,即培养理性的、自由的、有德性的公民群体,这是保卫教育公共性的缘由所在。  相似文献   

5.
公共性是高等教育的内在属性,也是其实现公共利益与公共价值目标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关系着社会资源的使用,影响着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不可避免地与教育公平、公共服务等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要素产生关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前,“赢家通吃”与高等教育公共性式微问题尤为突出:市场化经济改革和全球化的环境消解了高等教育的公共性,私人利益僭越了高等教育的公共性。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凸显公共性并通过高等教育公共性的价值定位以促进共同富裕,即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取向坚守参与公平的底线,保障公正的结果。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重申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回应社会公众对平等关切与实质机会的要求,有益于在公平正义的维度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常瑾 《基础教育论坛》2012,(Z1):114-116
<正>公共教育体制是人类社会教育制度变迁的结果。公共教育制度体现了国家从一味强调国家利益的教育体制调整为首先重视体现个人利益,而后形成公共利益的变化。这不仅是利益理论发展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也带来了教育领域本质性的变革。个人利益从国家利益的回归标志着公共教育体制的初步建立,只有公民的个人利益得到满足,公民成为真正的主人,才能最大化的发展公共利益,公共教育体制的存在才有其社会基础及历史必要性。因此,保证公民的个人利益、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共教育体制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的公共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系起来,就是要将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公共价值体系确定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而这种公共价值体系的建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表现为文化的理性过程与理性的文化特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性是指教育所具有的既使社会受益 ,又使个人受益的责任和功效。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公共性同时为教育立法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范式。然而 ,长期以来我国将教育的公共性理解为教育管理如何实现国家的教育目标 ,体现教育根本特征的公共性及其内在属性却并不为重视 ,从而使教育立法重权力与秩序 ,轻权利与自由 ,在价值上偏离了公共性的要求。在以引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过程中 ,我国教育立法显现出较大缺陷 ,不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受到冲击 ,社会公共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教育事业面临公共性危机。必须正确认识教育公共性的内涵和要求 ,并将其作为教育立法的基本目标价值 ,遵循合理性、公益性、公平性和公开性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中国教育立法  相似文献   

9.
公共理性的公民资格与多元社会的正义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以其敏锐的目光洞察到现代社会由于个人自由和公共自由、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及失衡所造成的种种政治合法性危机,通过其前期无知之幕之后所隐含的公民设计以及后期明确表达的公共理性的公民资格观念,表达了以公共的正义规范制衡私利,调节自由市场的自发后果,抑制市民社会个人私利泛滥、促进积极自由和公共利益,在个人和国家、个人和社会之间保持一种适度平衡,从而保持多元社会正义秩序的理论旨趣,体现了西方公民资格理论的自由主义传统和公民共和主义传统交叉互渗的当代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教育的转型。教育的自觉转型以人的转型为核心。公民是当代中国人之转型所在,公民教育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教育转型之所在。公民教育不是政治教化,也不只是公民意识教育,而是一种以培养公民完整素质为宗旨的新的教育形态。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是公民的两个基本品质。当代公民的公共性已从传统的国家公民延伸到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因此,当代公民需要具备个人公民、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等多重身份,我们也必须以具备多重身份的复合型公民的要求来设计公民教育的层次与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公共性是高校科学研究的核心价值,它在时代变化中更新着自身的涵义。在功能上,高校科学研究经历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从服务教学到服务社会的转变。在价值上,高校科学研究呈现了从内生性公共性到外生性公共性,从自我实现型公共性到依赖型公共性的转变。这些公共属性间的矛盾与冲突形成了功利化与行政化的科研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寻求高校科学研究的价值回归与自主性回归。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高校的德育工作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积极创新机制,探索路径选择,通过内容耦合、公共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和多场耦合等形式充分发挥德育力量的合力作用,使高校校园价值追求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就其本质特征、内涵以及实现步骤和手段而言,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所展望并描述的共产主义是一致的,是共产主义理念的当代阐释.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对社会生产的基础作用以及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并借由“发展成果由人们共享的问题”将二者联接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基本动力理论的一大创新,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之决定力量及最终目的的原理,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人之观点的精妙阐释和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时空中,一方面,公共意识呈现萌动与异化、觉醒与混沌、理性与勃发的历史嬗变;另一方面,公共意识促进着“国家-社会”关系的新型重构、公共生活参与的主体互动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领域的形成,从而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演进,国家与社会关系不仅可视为一种历史的解释范式,也可视为一种实体建构的规范范式,从而得出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是公共意识生长的轴心空间。  相似文献   

15.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是中国人民长期艰难探索而做出的正确选择,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增强识别和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与舆论支持;必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益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利益关系是社会历史的本质。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与核心。协调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普遍受益原则和统筹兼顾原则。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构建社会秩序的理论,市民社会理论一直致力于界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与之相应,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公与私的矛盾,必然成为国家与社会现实架构中的内在关照。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深刻反映或集中体现了这个核心矛盾。  相似文献   

18.
公共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应有之意。公共性是历史的产物,它是建立在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基础上的,公共利益形成了公共性的重要前提。公权私用、行政性垄断等公共性的缺失影响以人为本的实现。坚持公共性,加强公共理念建设,以公共服务为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公共性和公权私用等社会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这样以人为本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公共治理和世界各国的治道实践充分证明,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类型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随着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国家向公民社会、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探讨社会转型与治道变革的内在关系,对转型时期的公共治理及其模式进行重新定位与选择,确立发展、效率、公平、法治、分权的治道变革价值取向,建立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治道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属性,它要求国家主动干预,维护公共利益;要求国家财政支持,改善整个社会的教育条件;要求以社会为本位,维护每一个人的平等受教育权。由于传统法律部门难以回应教育公共性凸显所反映的社会要求,教育法应运而生,成为维护教育公共性的一个理性选择。2002年之前的教育立法,整体看是为了实现改革目的、实现"以法治教"而制定的法,缺乏与教育内在价值的呼应,不能发挥社会所期待的、应有的功能,在前期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导致了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当下,教育立法必须回归教育的公共性,以教育的公共性为教育立法的核心价值基准,教育法各要素的规范也须考虑公共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