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丁龙 《快乐阅读》2011,(18):114-115
美术新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人的鉴赏能力、感悟能力、创新意识的整体培养。美术素养必须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学中生成。本文旨在努力实践课程理念,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探索美术鉴赏教学的新途径,从而促使学生艺术观念、艺术修养的养成,努力实现完美人格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为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改革的春天。我们美术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全面落实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科学整合美术课程资源,优化美术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着力打造高效美术课堂,全面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爱平 《考试周刊》2014,(35):173-174
<正>兴趣是成才的前提,实践是登高的阶梯,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因材施教,分层达标,用画展刺激学生,用荣誉发展学优生,用温暖关怀学困生,给予学生登高的"梯子",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探索实践,创造创新,成为奇才和怪才。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让教师上好一堂课,学生画好一幅画,这样虽然完成了美术教学任务,却忽视了对学生美术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违背了美术课程标准,特别是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此,我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回顾教学实践,参加了多次新课程培训,并深入钻研,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把培养学生兴趣贯穿于美术教学和实践活动中。一敢与悲鸿争伯仲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调动情感因素、引导合作探究等策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化课堂教学氛围,切实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有效教学策略,促进新课程有效实施。一、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1.更新教学观念,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应从宏观上调整教学过程,从思想上更新教学观念,重视美术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给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激励评价者。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调动情感因素、引导合作探究等策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化课堂教学氛围,切实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中尤为重要。情感培养是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特征,贯穿在初中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因为“情”是艺术的灵魂,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美术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享受,进而提升他们的情感,陶冶美好的情操。  相似文献   

8.
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观和艺术欣赏能力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现今,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普及,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维也在不断转变。但是,可以看到,小学美术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形式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传统的应试教育注重教师教学,却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知道主动创新。因此本文将就小学美术的课堂创意教学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以创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1美术教师进入新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1.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而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观和艺术欣赏能力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现今,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普及,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维也在不断转变。但是,可以看到,小学美术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形式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传统的应试教育注重教师教学,却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知道主动创新。因此本文将就小学美术的课堂创意教学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以创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宋春花 《成才之路》2009,(36):29-30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学习美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美术欣赏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几幅名画,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欣赏方法、审美思维,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认识美术作品,并能独立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评述的能力。国家美术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我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美术教师一直习惯于照着教材去教,学生模仿着去画。在实施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尊崇教材”,一切“惟教材”的观念在今天是行不通的。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我深有感触。在教会学生美术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后,我们与其让学生临摹一幅美术作品,不如让学生自南去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从美术教学以及学生美术学习的层面分析,我们发现许多涉及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了一些理性思考,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邓军 《湖南教育》2006,(9):32-33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教学示范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示范、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实际操作、演示,加上语言配合,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或制作的方法、步骤及原理。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学应是扬弃,而不是舍弃。在美术课程改革中,教学示范仍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关键是在于示范得当,讲解得法,变传统教师讲解的填鸭式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需要、发展需要。如何走出目前的误区,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教研工作中探索了以下一些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改革为美术课程与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如何将这些新鲜的理念落实到活生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去,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责任重大,需要改变原有的"讲授-接受"的教学观念,还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美术知识,让他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会将美术的精神真正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欣赏美和创造美,从而使学生受益终生,这才是"教师"这一职责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美术区别于数学、语文等科目,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人文学科。美术课程的互动教学是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面临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重新认识美术教学,了解美术教学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些什么。由于对美术本体文化价值和学生学习需要的认识有偏颇,笔者认为不少教师在新课程下美术教学的认识与  相似文献   

18.
靳馥宇 《甘肃教育》2010,(10):22-22
新课程标准和旧的教学大纲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学校美术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学在提高人的美术素养以及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审美意识的形成时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很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美术素养,因此,美术教学必须通过改革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激发人情感 美术新课程提出:美术教学要渗透美术化层面的内涵,这是把美术教学放在一个上位的层面来看待其学科价值的体现。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化的传承和交流,改变过去美术教学中仅以技能、技法占主导层面的状况,增加化含量,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刻理解和感悟美术化,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美术新课程强调在广泛的化情境中去认识美术。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在特定的化环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和科学特征”,加深对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美术社会作用的认识。如《上帝创造亚当》、《纺织女工》、《自由领导人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格尔尼卡》、《父亲》等名的中外美术作品,如果不了解其创作的化情境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美术作品所蕴涵的特定规定性,甚至会得出错误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