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花瑶挑花文化传承与保护正面临着经费缺乏、后继乏人、市场冲击等困难,处于濒危状态。要解决这系列问题,需要广泛筹集资金,建立保护基地,营造良好环境,着力培养传承人,成立专门研究机构,研究开发新产品,实行商品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花瑶挑花人的经济收入,充分调动花瑶人传承与保护该文化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李文轩 《零陵学院学报》2014,(4):159-160,177
花瑶挑花文化是湖南省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一,如今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现今社会各方面力量对花瑶挑花文化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将对此进行浅要分析讨论,并对花瑶挑花文化的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花瑶挑花文化是湖南省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一,如今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现今社会各方面力量对花瑶挑花文化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将对此进行浅要分析讨论,并对花瑶挑花文化的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湖南省隆回县北部山区的花瑶挑花头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挑花头帕的生存现状,探讨挑花头帕在传承、保护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保护意识淡薄、传承中断的危机、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等。并试图结合实际对挑花头帕今后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融合速度随之加快,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花瑶挑花,它赖以传承的社会人文环境也随之遭到了明显破坏。对挑花艺术本身的保护很重要,但保护其赖以存在的社会人文环境则更重要,人文环境是花瑶挑花生存母体,保持花瑶的社会人文环境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数字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也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因此,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符合时代发展的变化和要求。川西汉族挑花技艺是传统挑花技艺中的一种。本文主要研究在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川西汉族挑花技艺出现的新变化,并对如何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和设计手段对这项技艺进行保护与传承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淮保 《儿童音乐》2012,(11):70-72
花瑶音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它包括花瑶山歌、婚俗音乐、宗教音乐等,它们各具特色。花瑶山歌中的呜哇山歌最为典型,于2008年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发[2008]19号】。笔者在2012年邵阳市的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向两会递交了题案,阐述了花瑶音乐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交涉,着重阐明了花瑶音乐能走进当地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紧迫性,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悠久而灿烂的花瑶音乐文化如何传承和发展?经过多年对花瑶音乐文化的研究,笔者认为,花瑶音乐走进当地中小学音乐课堂是最好的传承平台。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文化部制定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给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带动了民间艺术的相关研究。而河南省传统民间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人才老龄化严重,缺少传承人;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政府保护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地方民间艺术故步自封,创新发展缓慢。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应采取如下措施:丰富多元化的传承方式,加强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加强相关部门的保护工作,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艺人提升自身能力,推动民间艺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花瑶民俗文化的特点与幼儿园生活体验课程特征的内在逻辑构成了有效整合的联系点。文章主要阐述如何构建贴近幼儿生活、注重幼儿体验、凸显花瑶特色、促进幼儿发展与传承花瑶文化的幼儿园生活体验课程。  相似文献   

10.
花瑶的传统民俗原本是花瑶人生存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民俗中表现出来的音乐文化是花瑶人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它滋养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花瑶的婚礼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独具魅力.以现代背景下的湘西南虎形山崇木凼村花瑶村寨为例,对花瑶新人婚礼的实录,来窥见花瑶民间礼俗仪式音乐生存的某些境况.  相似文献   

11.
聚居于南岭一带的平地瑶吸收了汉族与瑶族的文化养分,在与当地自然生态、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族群文化。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平地瑶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陷入困境,如何更好地保护并传承其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平地瑶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传承的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锦鸡芦笙是苗族鸟图腾支系的一种集舞曲一起的民间艺术,目前濒临失传的境地,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分,应通过资料征集、工艺和舞乐传承教育等加强抢救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3.
聚居于南岭一带的平地瑶吸收了汉族与瑶族的文化养分,在与当地自然生态、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族群文化.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平地瑶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陷入困境,如何更好地保护并传承其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平地瑶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传承的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库姆孜传承的现状和制约库姆孜发展的因素,对传承和保护和发展这一民间艺术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蓝靛瑶是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主要支系之一,历史悠久,尚保存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覆盖蔓延,河口蓝靛瑶祭祀仪式舞蹈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其祭祀仪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日益举步维艰。本文以河口2012"非遗日"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交流会为例,浅议对河口蓝靛瑶祭祀仪式舞蹈保护与传承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花瑶挑花艺术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因受到民族传统习俗、自然环境及时代变迁带来的审美观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功能特征、制作工艺、造型观念与主题内容等都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这种演变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形成艺术风格的流变.花瑶挑花艺术风格的流变是传统民族习俗与自然环境、时代意识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优秀传统民族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锦鸡芦笙是苗族鸟图腾支系的一种集舞曲一起的民间艺术,目前濒临失传的境地,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分,应通过资料征集、工艺和舞乐传承教育等加强抢救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8.
花瑶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多为民间爱好者的摄影介绍,2004年后进入真正的学理式研究期,截至2013年底,共发表文章131篇。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内容涉及花瑶的民俗、服饰、音乐、旅游开发等各方面,以"花瑶挑花"和"呜哇山歌"的研究成果最多;论文的学术视野及研究手段尚未超出田野调查与分析报告的范畴,具有湖南省地域特征,全国影响力不足,还有很大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9.
宝鸡西山酒歌作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民间说唱艺术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山酒歌唱词朴实、语言幽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但是由于传承方式等各方面原因,宝鸡西山酒歌面临濒危境地。本文从宝鸡西山酒歌的历史发展追溯、传承价值、现状研究、如何传承几个方面,探讨宝鸡西山酒歌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使民间艺术有效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0.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泥咕咕"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就是要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传播媒介,为"泥咕咕"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出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引起大众对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视,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化的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