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引入了协同分数的定义,以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对高校的协同能力特别是产学协同进行了统计分析,为全面评价协同能力提供了创新性的视角和科学计量学依据。另外,对2000-2015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及各高校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合作情况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姜春林  郭琪琴  张光耀 《情报杂志》2022,41(2):198-206,封3
[研究目的]科学合理的人文社科学术著作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优秀成果评选、职称评定、项目评审及人才评价等学术评价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参考。[研究方法]以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第3届至第7届获著作奖的27个学科的2175本著作为对象,做指标特征分析。综合考虑各项原则,遴选出5个一级、11个二级、28个三级评价指标,并进行学科分类。使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确定不同学科分类指标权重,完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申报第8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人文类、社科类和综合类的577本著作为实验数据,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结论]哲学、社会学实证结果与实际获奖情况比较一致,管理学则与实际获奖相关性不高。从学科属性、数据源等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应加强书评数据库建设和著作全文本分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秀翠 《科技风》2013,(16):252-253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一项科学研究、学科集群交叉发展、人才培养三位一体计划,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战略意义。2011协同创新中心作为计划的载体,是今后高校发展的方向,全国高校要抢抓机遇,抢占新一轮高校发展的新契机、制高点;把控全局,做好顶层设计;真抓实干,改革真正落地。进一步大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大力提高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加强高校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的职能,加强学科建设,发展科学技术;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研究机构的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笔者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高校研究机构管理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高校研究机构编制与岗位、聘任与考核等问题提出了初步设想。(一)高校研究机构的编制与岗位。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专职科研人员编制,报学校主管部门审定拨给,由学校统一掌握。在学校编制限额内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研究机构承担科研任务的多少,可按下面“专职科研编制定额计算办法”计算后下达。研究机构专职科研人员编制由基数和浮动数两部分组成。基数可根据研究机构的管理层次、类型差异、重要意义和学科发展战略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高校科技协同创新也被教育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其不仅能够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高校科技协同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在基础上探讨高校科技协同创新的有效路径,以此来为今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支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系统论分析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内在关系,分析当前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全新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高校科研管理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也面临新的改变和新的要求。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以适应全新的工作方式才能更好的为高校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进而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和全社会的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具有知识密集性特点,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正在兴起,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空前活跃,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提出并构建了大学、政府与市场的三角协调模式,结合我国高校发展的特殊环境和现状,探讨了三角协同模式下的高校发展特点,加强大学战略管理,形成学校可持续性竞争力,完善高校内部运行机制,实现高校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协同创新的主体之一,在协同创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具有知识协同创新、技术协同创新和文化协同创新的优势.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可以发挥引领和主导国际科技研究与合作、支持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和支持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升和增强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扬  黄莹 《大众科技》2021,23(3):98-1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共同利益和客观需要,科研机构与高校走联合发展之路,协同培养研究生,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通过对桂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科研能力较弱,参与科研项目的实验和实践不足.为解决此不足,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教育,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盼 《科教文汇》2014,(4):82-83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对影视教育发展而言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从“协同创新”的理论源头出发,解读影视教育协同创新内涵,并以辽宁师范大学协同创新实践为个案,指出高校应从区位条件、科研能力、师资基础、学科特点、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家、地区发展战略与政府相关部门、兄弟院校、行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的快速增长源于科学技术的迅速转化,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是建立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也就提出了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部门的联合与合作的要求。应用协同理论、创新理论对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多主体参与的合作研究过程进行研究:运用深度访谈对影响多主体合作研究过程的因素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合作研究过程的协同创新理论模型,并通过电子科技大学的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体、电子科技大学与英特尔公司合作研究为案例,对理论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应对协同创新的过程进行优化以实现协同效应的最大化,其中创新过程的协同主要包括协同领域筹划、协同框架协议起草、启动、交付、评估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赵宇 《科技创业月刊》2020,33(2):126-129
高校KAQ创业教育模式包括knowledge(知识)、ability(能力)、quality(质素)3个范畴,目前3个范畴存在孤岛式发展,研究三者的协调发展模式尤为重要。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模式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如何在KAQ协同发展中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因素,以期培养出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并具备扎实创业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先进理论创新是高校主要的职能,充分发挥高校在这几个职能中的效率直接关系着高校社会作用价值的体现。信息链理论是分析和构建组织协同机制的有效指导工具,通过引入组织论中的信息链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基于信息链理论的3种基本结构形式分析并构建基于线性信息链结构、网状信息链结构、集成信息链结构的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对3种基本产学研模式从理论上对其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天津某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运作模式的实证情况,得出基于实证的集成信息链式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是较优化的结论,为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产学研模式科研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开展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同时也将协同创新带入了高校发展的新历程。科技产业化发展作为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将给我国的产业化发展注入新生力量,同时对促进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结构优化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生产是科学技术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高校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不能脱离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高校科学研究的特征是什么?讨论这个问题对指导当前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曾红梅 《知识窗》2023,(3):51-53
在新时代,社会对高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美育教学工作改革的政策和文件,要求各高校加强美育教学改革,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实践探索,创建协同育人的美育工作模式,并制定协同育人模式考核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有效发挥美育协同育人模式的作用和价值。基于此,文章探讨高职院校美育协同育人模式考核评价,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美育协同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并提出具体的考核评价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22个湖北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从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三个维度剖析创新人才对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嵌入机理,并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果表明: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绩效整体情况表现良好;创新人才的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维度对创新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关系嵌入维度的作用相对较弱。最后,探讨了强化创新人才网络嵌入的战略举措,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启动并实施,国家和各地分别认定了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各方对其投入不断增强,其建设效率亦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的组合模型,对江苏省批准建设的59个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效率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建议和思考,为主管部门如何更有效的引导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建立更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和竞争退出机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下,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和企业关键技术等而建立的协同创新体。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高校推进协同创新面临诸多困难。对此,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的引导和管理、构建协同创新模式和平台、培养领军人物等,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