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化是一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本文采用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地域分布、转移主体和技术领域等三方面对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中国专利技术转移的特征开展研究,并对京津冀地区技术转移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注重区域内部专利技术转移,而专利技术外部转移较频繁的多是沿海发达地区;北京地区注重信息和通信行业的技术转移,天津地区注重现代医学的技术转移,河北地区则注重化学化工产业的技术转移。专利技术转移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转化率相对较低,并已开始逐步形成小团体现象和一定规模的技术转移联盟。根据京津冀专利技术转移的特征,本文最后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区域技术转移网络结构与网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三年京津冀区域技术交易流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京津冀13个城市间的技术转移网络,并分析其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发现了京津冀区域技术转移的联系整体性逐渐加强,区域技术转移的凝聚力也逐渐增强,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也印证了京津冀区域技术转移网络“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并发现天津在京津冀区域技术转移中的中介、传递作用不足,且处于降低趋势。针对此问题,本文还提出构建京津冀区域技术转移网络治理机制的相关建议,供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深入采访参与日本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并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希望了解技术转移过程中不同利益者如何看待日本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并挖掘导致日本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成功或失败的缘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欧洲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日趋活跃,而瑞士大学的专利技术转移活动更是其优秀代表。在对瑞士大学技术转移背景做了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瑞士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情况的国际比较研究。继而,研究了瑞士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的成功因素。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全面客观了解浙江省“十三五”时期技术转移特征。基于浙江省2016—2020年发生权利转移的发明专利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与可视化工具展示了“十三五”期间浙江省专利技术转移的整体概况和发展趋势,深刻剖析了专利客体的行为主体特征与区域分布特征以及专利本体的技术分布特征,并从氛围营造、关系协调、平台搭建与产权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浙江省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深化创新体系改革与区域技术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技术转移本质与特征的理论视角,系统分析了技术转移的驱动因素、运动机理、构成要素与过程等四个本质维度,以及技术转移的利益性、势差性和重复性等三个特征维度。比较研究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技术转移实践特征。研究表明:政府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起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案、法律和计划等,保护技术转移的参与者利益,制约技术转移的无限制重复性;长期稳定较高水平的R&D投入产生大量可供转移转化的技术成果,在国家宏观层面整合的科研机构共同作用下,形成技术转移势差;建立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组织、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商业孵化器等形式的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多主体的联合,驱动了技术转移运动。最后构建技术转移逻辑框架,提出中国技术转移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研究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大学不仅在研究水平方面而且在与产业界的合作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本文以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在许可合同数量和收入两个方面的情况,继而提出英国大学的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大学技术转移协会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优秀的研究成果和商业化、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先决条件,政府法律法规的设立和政府项目的支持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指导因素.最后,提出了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对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网络凝聚性互惠性、连续性和频繁性等基本特征,能够激发和加强合作组织之间的信任,并进 一步推动复杂技术或知识在合作网络中的交流。【方法/过程】本文利用京津冀跨区域联合申请专利数据,分析技术 合作网络凝聚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京津冀跨区域主体间技术合作网络凝聚性演化动力机制。【结果/结论】结 果表明,京津冀跨区域主体间技术合作网络凝聚性较低,网络中主体间合作具有较高的沉没成本、机会成本和转化 成本;产业邻近性、社会网络稳定性和历史网络基础是影响网络凝聚性特征的重要因素;路径依赖是网络中凝聚子 群发育的动力机制;京津冀跨区域主体间技术合作网络治理方案可以围绕网络凝聚性特征和影响凝聚子群形成因 素两方面展开。【创新/局限】本文仅根据京津冀核心主体提出网络关系治理模型,定义的数目范围较小,今后应进 一步扩大研究主体范围并尝试提出适用于城市群网络关系治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发生专利许可及转化的专利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回归模型,探讨甘肃地区专利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地方政府精准评估及制定促进专利转化政策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甘肃省企业的专利技术转移基本在区域内消化及吸收,而地理位置因素对甘肃高校的专利转移影响不显著。相对于地区经济水平、创新能力、科研人力资源因素而言,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对甘肃地区专利转移产生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分类;其次提出了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的三阶段划分及其发展趋势,并指出美日等国家已经达到了第三阶段;最后通过对全国14个省市的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调查结果中得出了多个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许可专利与转让专利的总体情况、专利的地域特征、专利技术年龄以及专利技术领域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高校许可专利数量远大于转让专利数量,主要是发明专利,集中分布在作业运输类以及化学冶金部类;(2)许可与转让专利输出和输入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和高校资源较丰富的地区;(3)转让专利的技术年龄大于许可专利的技术年龄;(4)许可专利比转让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更加广泛,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适合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2008~2012年我国城市间技术交易数据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高校和企业两个不同技术转移主体形成的城市技术转移网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技术转移主体对城市的要素禀赋特征要求不同;企业技术转移网络中各城市的技术输出普遍领先于高校技术转移网络;两张网络中发达地区的技术输出与吸纳均遥遥领先于落后地区,处于绝对中心地位;两个网络中均存在占据技术资源和信息流通关键位置的城市,控制着技术向中西部转移的关键路径;两个网络的技术转移关系是正向相关的,能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incoPat专利信息平台检索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企业间专利转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校企专利技术转移网络,探究整体和个体网络结构特征、热门技术领域及动态演化情况。研究发现:(1)校企专利技术转让关系主要呈现"一对一"的形式,网络逐渐由"一枝独秀"向"遍地开花"的格局演变。(2)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表现突出,大部分高校技术转移能力亟需提升;重要能源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技术企业的技术受让广度和深度较高,大部分企业从"双一流建设"高校获取专利技术数量有待提高。(3)G01N(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H01L(半导体器件)、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和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一直是校企专利技术转移中的热门技术领域,理工类重点高校技术转移涉及技术领域较为广泛。最后,从政府、高校以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我国校企专利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贸易摩擦的最终目的是争夺技术创新的制高点。研究借助SPSS统计软件,以金砖国家2000-2018年在华获授权的3696项专利为依据,对外国在华专利技术的时序变化、专利权人、优势技术领域、优先权和PCT专利、有效专利、专利权利转移和被引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型企业专利权人是外国在华实施专利技术创新战略的主导力量,个人专利权人是重要力量。②根据科技发展需求,技术保护是外国在华进行专利技术创新战略的主要目的。③经济发展水平和主导产业优势是外国在华实施专利技术创新战略的推动要素。④应该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合作,吸引更多核心创新技术首次在华申请专利和进行技术转移,推动中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内地31省份之间专利权转让数据构建技术转移网络,对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动态演化进行研究,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省际技术转移的多维邻近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转移活动集聚特征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技术流动方向多元化,东部地区内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均存在频繁的技术流动,但西部地区间的技术转移活动较少。多维邻近性的回归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性与关系邻近性均对省际间技术转移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邻近性与技术转移呈现倒U型关系;文化邻近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复合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运用距离协同模型并融合熵理论对京津冀技术供需系统2005—2015年的协同水平进行研究发现: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并实现从弱协同到基本协同阶段的过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对技术供需水平的提高起重要推动作用;各地技术资源禀赋异质导致高技术产业技术供给要素与需求的协同水平及需求要素与供给的协同水平呈差异性,且专利技术供需协同面临较大挑战。基于此,在推动技术需求驱动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立,提高有效技术评估、筛选与供给,完善区域技术供需对接机制,推进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不少学者对日本产学连携政策开展了研究,然而,产学连携政策对于推动高校技术转移的实证研究却很少,笔者对日本技术转移领域表现突出的4所大学,即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农工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开展了相关研究。确定这4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除了其在专利技术转移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外,更是考虑到这4所高校在同一经济区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经济区域发展模式对于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所产生的影响。这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京津冀3个地区2002—2012年产业梯度及梯度转移情况,并用全国同时期的产业碳生产率水平对其进行衡量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梯度优势产业碳生产率偏高,且碳生产率偏低的大部分产业梯度转移到天津、河北;天津梯度优势产业碳生产率较北京有所下降,河北梯度优势产业碳生产率最低;天津、河北除承接北京梯度转出产业外,两地区之间也存在梯度转移。在分析产业梯度的基础上,给出京津冀合作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欧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在国际层面上对比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有效专利数量、专利许可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五个指标,提出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应加强商业化的运作导向。商业化导向意味着大学对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高度重视,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健全相关的专利管理规章制度,也需要加强技术转移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筛选程序,引入大学技术转移成本考核体系,实施专利许可的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20.
借助SPSS统计软件,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等金砖四国2000-2018年在华获授权的3 696项专利为依据,分析专利技术的时序变化、专利权人、优势技术领域、优先权和专利合作条约专利、有效专利、专利权利转移和被引用等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外国在华专利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具有明显的国家政策导向,其中大型企业专利权人是主导力量,个人专利权人是重要力量;技术保护是外国在华专利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主要目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主导产业优势是推动要素.对此,中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根据不同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积极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加强自主创新、技术创新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以企业为主导、政府为引导、各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专利对策,吸引更多核心创新技术首次在华申请专利和进行技术转移,推动中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