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6,(15)
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与发展,高压并联电抗器逐步应用于特高压电网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必要性及其安装位置、结构形式、安装容量等具体要求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可控并联电抗器在我国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压、特高压可控并联电抗器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中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其控制灵活、造价低、可靠性高,不仅可调节系统无功功率,还可抑制工频过电压和潜供电流,在我国500kV系统应用的两套装置运行平稳,充分发挥了其设计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并联电抗器发生事故不断,本文对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与油浸式铁芯并联电抗器进行比较与分析,为变电站在不同条件下的低压并联电抗器选型提供一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电网采用的主要无功补偿技术是集中补偿与就地补偿技术。而当前使用最多的就是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部分电网还采用先进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静止无功补偿电抗器(SVC)等。本文主要举例叙述我国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的现状及无功补偿存在的问题,并举例提出今后我国无功补偿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压并联电容器容易产生较高的涌流和过电压,现行高压并联电容器合闸方法通过配以电抗器来限制合闸涌流,但实际运行容易造成电容器设备损坏。针对这种问题,提出通过接入涌流抑制器实现高压并联电容器不同期合闸的方法。采用并联电容器的第三绕组,接入"涌流抑制器",来消除高压并联电容器合闸阶段出现的励磁涌流。消除励磁涌流后需要分析直流电压对并联电容器合闸的影响,为了避免并联电容器功率器件承受过高电压,对并联电容器允许工作的直流电压高低值进行限定,使并联电容器电路的可调范围得到充分利用。确定并联电容器合闸须满足的参数条件后,检测电网频率和电压是否正常。分析并联电容器合闸的时序,给出高压并联电容器不同期合闸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励磁涌流,保证高压并联电容器顺利合闸。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低压并联电抗器多采用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环氧包封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由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在国内获得广泛应用。主要阐述变电站内一起低压并联电抗器的贯穿性闪洛故障情况,并结合实际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为广大相关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西藏某220kV新建变电站在启动过程中,投切低压并联电抗器时出现的操作过电压导致该段10kV母线上并列运行的站用变压器高压侧三相短路并烧损的现象,对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等7家单位联合开展的世界首套两种型式750kV可控并联电抗器关键技术研究、成套装备开发与工程应用情况,阐述了该项目的 4项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点,概述了项目取得的多项技术成果及成效和作用。该项目有效抑制了超高压输电通道线路过电压和潜供电流,提升了750kV系统安全稳定水平和断面输送能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频感应加热所使用的电源,一般都是晶闸管逆变中频电源,它是将工频电源经三相全波晶闸管桥式整流,经平波电抗器滤波后,再经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供给电感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进行工作的。中频感应加热与工频感应加热相比,前者集肤效应明显,加热渗透深度小。本文将探讨轴承套圈锻造中频感应加热工艺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为例,介绍了特高压工频过电压和特高压操作过电压两种过电压引起的原因和抑制的方法.希望对电力系统中从事特高压研究的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人说,如果每个人都活成一束光,那中国就必将是一轮闪耀的太阳。而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禹云长就是中国这轮太阳中的一束"强光"。30年来,他沉醉于电抗器科研攻关,攻克了3个世界性难题;他陶醉于让产品运行在世界各地,使中国电抗器技术水平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至今,他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并联电抗器领域的顶级专家,然而,属于他的征程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2.
朱玲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227-227,229
根据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工作原理,采用串联电抗器与被试互感器组成并联谐振电路的方法,进行11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现场捡定。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月,我国云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工程的成功应用。文中介绍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阐述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与交流输电的设备和技术区别,同时指出了未来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15)
本次论文的题目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首先深入了解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发展现状以及引入特高压的必要性;其次了解其输电线路的参数特性,并与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经济性以及稳定性分析比较,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特性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的了解。与低压、高压以及超高压电网相比,特高压有着明显的优势,建设特高压电网是我国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对主变中性点加装小电抗器数学模型分析、不同接地方式的短路电流数据、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的计算,得出主变加小电抗器后单相短路接地网入地电流增大,建议在施工方面加强相关防范措施、提高工程设备验收标准。分析了目前主变小电抗接线方式,建议推广小电抗与接地并联不带隔离开关的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故障限流器(FCL),主要利用变压器型可控电抗器的励磁特性以及与其并联的电容器谐振原理,运用在电力系统中,正常情况下,该FCL呈现很大的励磁阻抗,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当发生短路故障时,该FCL与并联的电容器产生并联谐振,似的线路中产生很大的阻抗,从而实现限流和保护电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GIS设备就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至今为止,已经有2000多台GIS设备在运行。GIS设备不仅在高压和超高压环境下使用,而且在特高压的变电站也广泛使用。事实证明,GIS设备具有安装方便、配置灵活、环境适应能力强、安全可靠等优点。本文先简要概括了封闭式组合电器的特点,然后讲解了在验收封闭式组合电器时应注意的事项,最后叙述了封闭式组合电器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5,(22)
持续且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保证。无功功率调度问题一直是影响电力系统品质、效率及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最优化无功功率调度是属于多目标函数优化问题。本文以长距离输电线路模型表示输电网结构,对电压于无功功率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并联电容器于并联电抗器对长距离输电线路电压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文  张磊  马峰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132-133
详细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端加电抗器以及RI并联滤波器抑制电动机过电压的原理,并给出了相应参数的设计方法,通过搭建一台两电平PWM变频器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分析的电动机端过电压抑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电力行业,变电站运行中,并联电容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质量。本文简要叙述了并联电容器的内涵原理及其结构,分析了保护并联电容器运作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变电站并联电容器日常运行维护中的一些措施与故障处理手段,以期对提高其运行稳定性提供一定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